——感动后的伤痛
四川省绵竹中学 龚志华
今天看了如下一则新闻:
惠州一名男同学疑误踩江边沙石滑入江中,其4位同学发现后手牵着手去施救,结果不幸一齐落入江中失踪致4人死亡。
4位同学为救同伴所表现出的勇毅精神,是可赞的,同时也是可叹的。
看着照片上江边安放得好好的书包和球鞋想到五个年轻的生命转眼为江水吞噬,我的心痛了,痛了!
笔者自然没有责怪4位同学的意思,可以想象,四位同学手牵着手,不能说没想办法,不能说没使劲,可不管这么努力,他们是孩子啊,他们的力量哪里能敌得过滑入江中的同学或因江水深深,或因心慌挣扎所激发的力。
外出游玩时,要学会辨认安全之地,救人时也需懂自我保护,这可能是我们教师和家长很少给孩子上的必要的一课。
假如哪位男孩子能目测江水湍急,不在江边洗脸的话,就不至于踩江边沙石滑入江中;假如这五个孩子不在距离教学点两公里的不安全的地方玩,那么大人施救就会及时些、得力些;假如四个孩子在施救时懂得自我保护,而全力求助于大人,那么就不会一命加四命;假如……
生活中少得往往就是“假如”。
这样说,似乎五个小孩的死与家庭、学校没有关系,其实是有关系的。
我们常常谈安全教育,却疏于防范,让安全出现了空档;我们常常讲安全教育,却忽视了安全知识学习和实际演练;我们常常讲,要勇敢救人,却少谈方法与手段;我们常常讲,要见义勇为,而少谈要考虑实力,讲求策略;我我们常常讲生命教育,可是少有讲生命的归属、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以致有些孩子把不全属于自己的生命随意抛掷。
如花的季节,如花的生命,就这样消逝,委实让无数有同情心和责任感的我们于心不甘。
生命如同玻璃,一触即脆,唯有把内心筑得无比强大;
安全重如泰山,警钟长鸣,我们应当做得更细、更实、更充分。
只有这样,生命才不至于白白流逝;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对得住责任与良心!
-全文完-
▷ 进入古蔺之子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