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小议头发萧茗

发表于-2013年05月15日 中午12:21评论-4条

前一段时间,电视里总是出现很多清宫片,因此那些光着半边头、梳着长辫子的男人似乎成了我们生活中的常客。我搞不清楚为什么清朝的皇帝要搞一个这么别致的发式,在他们进入京都之前,就是“辫子军”。

不知道正史上是怎么记载的,好像有一个野史的版本是说清朝的开国皇帝,为了怀念某一女人,在京城做了皇帝后,对女人网开一面,汉族女人可以保留原来的发式,但是男人一律得剃头,所谓“留发不留头”,表面上似乎为了巩固他们的统治,我总疑心这是一个借口。试想开国之初,收买民心才是上策,何必要在头发问题上大动干戈,即使要统一发式,也没必要搞成这样子难看的头发。

有一次看英国皇室逸事,书上说在维多利亚时代,女皇为了显示自己的年轻,老大年纪在脸上画毛细血管。我那时年轻,不知道女人年轻与否的奥妙在哪里,看了这本书仔细注意一下婴儿与成年人的皮肤,才知道婴儿粉嫩的皮肤果然是看得到毛细血管的,而年纪一大,就算涂上二两粉,如同小说所形容的“驴粪蛋上下了霜”,女人的脸上依然有股遏制不住的黄气,毛细血管断然是看不到的。

如此想起清朝的皇帝,我有个大胆的假设,大概皇上是一个秃顶男人,为了不让别人觉察他的秃,只好下令天下男人都陪他一起秃。尤其是,从医学的角度来说,秃顶是显性遗传,传男不传女,那么以后的皇上十有八九也都是秃顶男人,为了一劳永逸,永绝后患,清朝的皇上只好开动国家机器,以“留发不留头”的狠招来改变天下男人的发式。

我这样说是有些根据的,君不见时至今日,秃顶男人总是留一缕可笑的长发,欲盖弥彰地耷拉在寸草不长的头顶上,可知秃顶实在是男人的致命伤。当然这是玩笑,历史学家们千万不要当真。

但是,据说“热闹的大街不长草,聪明的脑袋不长毛”,又据说秃顶的男人有幽默感,法国有个著名的光头明星,中国的葛优,都是例证。中国的相书更有秃顶的男人有财富的说法,所谓“十个光头九个富”。仔细观察那些经常占据了报纸版面的华人富翁,秃顶的男人确实不少,他们的财富与他们的头发成反比例。但是即使再有钱,秃顶依然不能算一件美事,因此,能公然表示自己不在意头发的男人真是少之又少,这一点与人们无法不在意女人的外貌一样。

更惨的是,在这个现代商业社会里,男人不可能像陈佩斯似的留一个光头在所有场合出入。那样的发式,只适合孔武有力的保镖。因此,那个卖头发“再生”药的商人发了大财,在这一点上,男人的钱其实比女人的钱好赚。

我喜欢有一头天然的卷发的男人,非常自然的起伏,浓密而黑的头发,无论男女,都是可以长分数的。那些把头发染得五颜六色的男人,那些头发过分长的男人,如果非要如此才能突出他们的艺术细胞,还不如秃头算了,至少那只是天灾,而不是人祸。

头发的分寸,其实就是做人的分寸。留平头的男人,有一种男子气概,因此高仓健从来都是平头出场,穿军装的男人如果留长发只会不伦不类。但是,平头要好看很不容易,首先是气质,其次是头型,再次是发质——只有密而又粗硬的头发理平头才有效果。据说有这种发质的人无论男女,都是性格倔强的人,用鲁迅的话来说,是强烈地显示出“和现实的不调和”,鲁迅自己就是这样的男人。而发型不合时宜的人,那种五颜六色的眩目,或者又长又凌乱的又不干净的头发,如果这人年轻,那么也许他是问题少年,尽管传媒已经改称他们做“新人类”,如果他已经太老,我只好说,他大概做梦都想做金庸笔下的丐帮帮主吧。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萧茗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静月清荷点评:

没曾想,头发也可入文。
我是看到了题目,然后才打开文章的。
看完后,我惊叹于作者洋洋洒洒的思想表述和文字见解。
说起来,人年轻的时候,发乃“青丝”,也为“情思”,自然在儿女情长这类事上多有体现。
但让人对头发产生畏惧的,恐怕还是体现在政治上。
好在,现在自由了,头发可以吹拉烫染,任君喜欢。不过,不管你如何收拾,头发的分寸,也就是做人的分寸。
必须慎之,重之。轻松文字,读来会心。

文章评论共[4]个
静月清荷-评论

编辑点评[静月清荷]点评:没曾想,头发也可入文。我是看到了题目,然后才打开文章的。看完后,我惊叹于作者洋洋洒洒的思想表述和文字见解。说起来,人年轻的时候,发乃“青丝”,也为“情思”,自然在儿女情长这类事上多有体现。但让人对头发产生畏惧的,恐怕还是体现在政治上。好在,现在自由了,头发可以吹拉烫染,任君喜欢。不过,不管你如何收拾,头发的分寸,也就是做人的分寸。必须慎之,重之。轻松文字,读来会心。[at:2013年05月15日 中午1:51

静月清荷-评论

轻松短文,读后悦心。at:2013年05月15日 中午1:51

万物月生-评论

评头品意也是一景。欣赏。at:2013年05月15日 晚上9:12

萧茗-评论

谢谢朋友的关注与支持,祝天天快乐!at:2013年05月16日 中午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