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四十前后文鲜

发表于-2013年05月17日 下午5:05评论-1条

但丁在《神曲》里把生命比作一座拱形建筑,三十五岁比作人生的拱顶。如果说生命有一个分水岭,那么这个山岭就在三十五到四十岁之间。从此时起,人的体力、精力、记忆力开始明显下降,生命的原动力就像一条刚刚爬过顶点的抛物线,沿着另一侧缓缓下降,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在这个节点上,人的观念自然会发生一些大的改变,有时甚至是颠覆性的。这种颠覆,在我身上尤为明显。

四十以前,不懂生命本身的珍贵,总觉得有大把的时光可以从指缝间白白流走。造物的赐予中,最为廉价的当属时间这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有的是时间可供拖延浪费。人走下坡路时,不由得要回头看,这种反省似的回看,实在是消极意义上生理老化、而积极意义上心理成熟的表征。

青年时代的自信是非常盲目甚至愚蠢的,理想也不着边际,结果面对一支支冷酷的现实的矛枪,信念的脚步不得不一退再退,活像割地求和的清政府。那时工作环境条件宽松舒适,渐渐滋生了骄奢淫逸的纨绔习气和自由散漫的不良作风,与一帮狗友狐朋整天厮混一处,自甘沉沦于污浊的泥淖浑噩度日而不愿自觉自拔,反倒沾沾自喜,自认潇洒。读初中三年级时,我一生最为钦佩与惧怕的李金老师有一天冷不防推门而入,面对混乱不堪入目的晚自习,厉声喝道:“骄傲使人落后,谦虚使人进步。你们这个样子,连谦虚的资格都没有。”

那句话深烙在我脑海,任凭人生际遇的一帆风顺、风吹浪打,怎么也挥之不去。每至玩乐嬉闹到不可开交,便如李老师常年戴六角带沿帽下那双怒目一样,摩西登山训众时上帝如火的脸显示在巨岩上一样,怒视和炙烤着我猥琐羞惭的外形与灵魂。

那时的我常常被假想的生存危机和实际生活中一些本来微不足道的困窘搅扰得忧心忡忡。建功立业、光宗耀祖的狭隘思想须叟不离左右,功名利禄的虚荣心十足,心理严重物化,物化却缺少实际行动,自然不会有物的补偿。 那时鲜有能够冷静对照客观世界这一面巨大的镜子,反思自身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即使是偶然受到一些文字、一点点顿悟的启发与警示,那光芒也如同彗星的尾巴一样稍纵即逝。因为诱惑我的,往往是镜子里折射出的人生浮华,而非镜子背面所掩藏的世事真相。个人对于复杂的社会,对于庞大的世界,确实是太渺小了,渺小到可以忽略不计。所以,在一些貌似强大的东西面前,我迷失了自我。 那时我以为我是我自己,其实我不是我自己,怎么形容那种形名不符的矛盾形态呢?这么说吧,我是一个随波逐流者,是一个在生活之奶油面包的牵引诱惑下,一个精神与肉体上的双重孤儿。

诸葛亮《戒外甥》:“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凝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那曾是我不止一次地写在笔记本扉页、甚至镌刻在煤矸石上的座右铭。光阴匆促,一个眼高手低的志大才疏者如我,最终惶恐不安与日俱增地感到人生秋季的即将来临。由于“志不强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眼看要落一个“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悲守穷庐,将复何及”的结局。

于是精神在这种屡战屡败的境地里每况愈下,自厌、悔恨、焦虑、惶惑、落寞,到头来发展成一种无法治愈的综合症:空虚。

那种空虚症多年如影随形、不离左右,主要症状是这么一种可怕的体验:感觉心里空空的,脑子犹如一个黑洞,总想吸什么东西进来以填补那巨大的亏空,可对什么也提不起兴趣,即使觉得有趣也稍纵即逝。而且奇怪的是,那些偶尔被吸进去的东西,不仅没有起到填充作用,反倒似乎加重了那爿虚空,就像一个永远感到饥饿的肚子和一张不停吞食的嘴,也不知道吃了那么多以各样形式出现的图形、文字、声音、幻像到哪儿去了,由此成就了一个不伦不类的我。

与空虚结伴同行的,是无聊这个孪生兄弟。一个又一个艳阳高照的双休日里,我像一只怎么走也走不出自身内心牢笼的困兽,无论走到哪里,身心也不会得到片刻的安宁放松,一双习惯于疾走如飞的瘦腿左冲右突,无所事事到令自己也惊诧的地步。在自己给自己写的一句诗里(如果那算诗的话),我这样描述道:“我像一股闷热的盛夏燥风,到处乱刮。袭扰了他人,也差一点烧碎自己。”

记不清是谁说过这样一句:“尽管生命短促,可有些人还是要感到无聊。”婚前与婚后,我曾多次问过父亲:“您这一生,有感到过空虚吗?”父亲总是白我一眼,坚定地答道:“我不懂什么是空虚。”有一次竟然诡秘地冲我一笑,指着炭仓说:“把那个洗白,洗白就不空虚了。”这是什么话?分明在愚弄他所谓“不知天高地厚”的儿子。我当时很认真地想:这话也许是对的,如果我真的能把黑炭洗成白炭,也许就可以摆脱空虚这个魔鬼了,也许就可以像彭祖那样活上八百八十岁,在见到黑炭变白炭的刹那带着豁然惊觉的自明绝尘而去。

四十以后,懂得了生命本身的可贵,一种“不测”与“无多”的感觉愈来愈强烈地占据了身心的主要感受。常言道“不到黄河心不死,不见棺材不落泪。”想起青年时代以人人所经历过的年龄优势,对老弱病残投射出不解和漠视的目光,那种自肆的浅薄与无知,何异于那个“五十步笑百步”的古代笑话?身心虽然仍旧在七情六欲、功名利禄的诱惑当中挣扎不休,仍旧会因为一时的得失难安于寝食,但已跨过这个年纪的我,就像穿过一半麦地的人,多少明白了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现在的我,手拿一尾别人眼里也许不大而我眼里不算太小的麦穗,仿佛置身于凌晨前那样的黑暗时刻,虽然倍感中年之后的孤独与冷清,却依稀感到了黎明前渐亮的天光。我想我应该坚信自己的直觉,就这么往前走吧,哪怕是依然带着落寞的神情为所有路过的眼睛所无视,却总有“柳暗花明又一村”出现。

伟大的耶稣说:“永勿申辩,亦永勿抱怨。”就让这句话作为我四十以后的座右铭吧,在隐忍与克制中,生长出芽来。

2012年10月16日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文鲜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梦海晴空点评:

人到中年,所有的不安及困扰都来了,那些担忧及困惑都应该慢慢克制,
在保重自己,保护自己的前堤下进行工作,这样能够顺利度过中年的大关。

文章评论共[1]个
文清-评论

夜静了,来看望朋友,请晚茶!at:2013年05月18日 晚上1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