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绿色生命的感悟松不老

发表于-2013年05月20日 晚上9:23评论-1条

仲春,与友人结伴游览牛姆林风景区,我无心欣赏那凉爽的山风,呼响的林涛,阅耳的鸟鸣,有趣的猿啸,我关注的只是绿色生命。

车到青钱柳山庄,我就感受到那来自大山里的一股强劲的生命活力在涌动。踏足茂密的森林里,我确实看到了许多有趣的生命现象:

那出类拔萃的乔木,就因为自身的高大鹤立鸡群般地占踞着有利的发展空间,枝叶尽情舒展,无拘无束地享受着来自上苍的雨露阳光。可它们似乎也没有把便宜占尽,我就看到山梁上那棵高大的百年老松就因为自身的过于高大被雷电拦腰折断,留下一根毫无生命力的光秃秃茎杆。

那成片的灌木林,就簇拥着挤身在林海的中层,它们面对的是茂密的周遭,上有高大者遮档,偶尔还有那麻烦的藤蔓缠绕,哪有横向发展空间可言?想要活得安然点,唯一的出路就是引体向上。为了使上部那几片维持生命的绿叶多得到一缕阳光,他们从小就得练就在夹缝中生存的基本功。

藤蔓,任其努力也挺不起腰身,它们的生存希望只能寄托于攀援,它们别无选择,只能从其他物种身上寻求发展。幼小的藤蔓,就专注于找寻可依附的对象,一旦有了可依附的对象,它们总是缠着不放,小心伸展。而老熟后的藤蔓,情形就大不一样。

蕨类、藻类植物,先天的不足料定它们难有出头之日,无奈的它们只得认命,在岩壁上、湿地里攀爬,虽然也有个别幸运者附着于其它物种勉强寄生于高层,但大多数的位置还是贴近地面。那一大群弱势群体能有什么办法? 它们缺少雨露阳光,但我看到它们享受着的却是林下的凉爽,倒也活得自在坦然。

我一直想象着处身林下最底层小草生存的艰难,它们得到的只是透过上层叶片微不足道的散射光,更无夜露滋润可言,“春萌、夏茂、秋落、冬枯”,它们的生命节奏几乎就一个样。可我所看到的林下情形却非我所想象,在那茂密的森林底下,映入眼帘的也是一沛充满生机的翠绿景象。

命运也许有时就决定于瞬间,决定于那一粒种子的飘落地点。驻足林间小道,我看到:那长在悬崖峭壁上的柯树就难以活得像模像样,而长在湿润肥沃的山凹就显得特别粗壮。

密密麻麻的生存环境,可见好多物种都在致力于长高,可有些物种就是永远也高不了。我想,也许是因为有些物种永远也高不了,才形成林涛中那错落有致的多层次生存层面,才构成那自然和谐的绿色海洋。

竞争显然是重要的生存手段,安分同样也是一种美妙的存在形式。其实生活的路多种多样,关键就在于能否找准有利的扎根地点和适合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空间。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松不老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文清推荐:文清
☆ 编辑点评 ☆
文清点评:

绿色,给人带来的是生机,
当大地充满绿意的时候,
我们感受到了生命的活力。

文章评论共[1]个
文清-评论

拜读朋友佳作,晚上好!at:2013年05月21日 晚上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