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中国式过马路’这样的词、这样的声音一再的打扰你,直到近似骚扰的时候,再怎么专注再怎么忙碌也不得不停下来关注一下吧。一看啊,还真是中国特色。
说中国式过马路是没素质。其实不然,恰恰是有素质有内涵的表现,只是病态素质灰暗内涵罢了。它是这个社会这个民族的人文特征与历史沉淀在细枝末节上的浓缩表现。
从中国式过马路这种现象中能看什么呢?特权主义,僭越思维,小我意识,从众心理。不是吗?红绿灯是干什么的?说到底是为你服务的,是保护你人身安全的。你每一次站在红绿灯前,你就无尝地接受了一次关爱和保护。但是有那么一种人,他觉得他可以超越这种保护,他可以僭越这种规则,他觉得只有他可以无视这些规则而仍然能安全无虞,或者他看见别人因为不守则而取得比守则人更快速度通过的好处,于是就只奔那点好处而跟着蹭走,并为这稍稍快些通过的好处而沾沾自喜呢。这不成了是非不明了吗,但这种人并不这样认为,他只嗜血般的乐于享受特权,痴迷僭越,沉醉小我,惶恐被落下。这种人一多,那可不声势浩大蔚为壮观了吗?时间一久,可不就根深蒂固了?
管中窥豹可见一斑。从这一件事上,可知整个社会的全貌。你也特权他也特权,你也僭越他也僭越,那么公序良知还有存活的空间吗?堪忧!
如果摒弃了小我,你或许可以看到一些东西了,能看得深看得远一些。公序良知被践踏被蹂躏,那么社会是什么样子?当无规则时你僭越什么,无特权时你享用什么,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小我又怎么自保?一身难保何以保子孙?
曾经看过一则国外的小趣闻故事:两个并排的公用电话亭。一个门上写着女,一个门上写着男。那天写着女字的电话亭没有人用,而写着男字的电话亭前排了好长的一支队伍,却没有一个对那个写着女字的没人用的空电话亭存有非份之想?
有趣吗?很有趣吧?一群死心眼,一根筋。也许他们确实没有中国人聪明,但是另一种现象或许可以解释一下这种死心眼一根筋的长处,一个满是人的屋子如果失火了,如果大家排着队撤退,要比争先恐后那样的乱跑得救的人多得多。如此看来,秩序这东西看上去木讷呆笨却恒久有效,什么可以使你一劳永逸了?良好的秩序。
而误中国人的是什么呢?是近水楼台先得月、疾足先蹬这样的词汇吗?谁知道呢?
-全文完-
▷ 进入踏歌行千里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