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文章憎命达云心飞扬

发表于-2013年05月30日 上午10:46评论-1条

五一节去书展上淘宝,许多书都两折三折出售,真是天上掉馅饼了。书店都搭着红色的帐篷,一家接一家挨着排开,中午的阳光透过帐篷射进来,仍然很刺眼很热,但仍有很多买书人。书很多,我走马观花地看了一遍,最后淘得一本《苏青文集》,才三元四角,厚厚的一本书,淡雅的封面设计,颜色尽管有点陈旧了,拿在手里,还是好高兴啊!遗憾的是,只有下册,没有上册,但我还是毫不犹豫地买下了它。另外又买了几本别的打折书。

喜欢文学的朋友,应该知道苏青的,但又了解不多,她是当年与张爱玲齐名的上海“孤岛”时期的女作家,也是张爱玲的好朋友。她的作品似乎不如张的多见,今天有幸一见,如获至宝,书的一侧脊上盖着“新华书店俱乐部”的椭圆形的红印章,虽然书上沾满了灰尘,被岁月尘封了很久,最后沦落到被贱卖的地步。我拿回家,用布子小心翼翼地擦干净,仍爱不释手。

一说起作家,我们都是很仰慕的,想象中他们都是风流潇洒,仪态万方的,实际上,作家穷困落魄的,遭遇坎坷的更多, 没想到,曾经文名大噪的女作家苏青也在此列。苏青的才华自不待言,她走上文学之路,竟然是命运所迫,无奈之举。苏青先是受命运之神垂青的,出生在一个富有之家,受过高等教育,她是新旧思想兼而有之的。婚后的苏青本意是做一个相夫教子的贤妻良母,但不幸的是,因为家庭经济左支右绌,夫妻间关系失和。有一次,她向丈夫索取家用开支,发生激烈争吵,丈夫竟打了她一记耳光,还说:“你也是知识分子,可以自己去赚钱啊!”就为这一记耳光,没有写作愿望的苏青被逼上了文学创作道路,开始用作品换取稿费,争取获得独立的经济地位。

如果说离婚以前写作是客串性质,离婚后以卖文为生,可以算是正式“下海了”。

苏青带着三个年幼的孩子艰难谋生,又逢战乱,经济窘迫,心灵受伤,其间的心酸苦痛可想而知,她就这么一路写下来了。

苏青的性格爽直、豪放,看她的文章,感觉她勇于直面现实,敢说真话,比如她对男女平等,女子教育,都有很独到的见解,她认为女子教育所用的教材,其实是为男子编的,并不适合女性。男女平等,有时是女性雄性化了,我立即想到,文革时期即如此,女子着装打扮男性化,显露女性特征是可耻的,劳动强度和男性一样,妇女能顶半边天,男子能做到的女子也能做到。她还举例说,如说什么“男女平等呀,一起上疆场呀!”她就提出,女子上疆场,生理期一定是很痛苦的。学校里的数理课程是浪费女生精神和时间的,纯属苦苦陪着男生读,怪不得我当初在学校数理化读得那么痛苦,原来如此啊!

这样的观点,真是闻所未闻,新奇独特,我觉得不全对,也不无道理。

苏青的经历又一次验证了一句话:文章憎命达,司马迁的残酷遭遇,宋濂的艰苦求学,莫言的穷困童年,都是磨难多多的。苏青熬过了抗战时期的苦难生活后,有人向她泼污水,进行人身攻击,1955年又被打成胡风分子,尝了一年半的铁窗风味才恢复自由,十年动乱中她又吃了不少苦头。

苏青的好友张爱玲也是童年时家庭缺乏温暖,屡遭变故,心灵饱受创伤,被迫独立,终于走上文学之路的。

多难的文人啊!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云心飞扬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呆贝贝推荐:呆贝贝
☆ 编辑点评 ☆
呆贝贝点评:

文章憎命达,语出杜甫《天末怀李白》,意谓有文才的人总是薄命遭忌。
作者此文中的苏青亦是如此。但苦难也成为了写作的一种动力。这也算是因祸得福吧。

文章评论共[1]个
云心飞扬-评论

谢谢编辑推荐,问好贝贝!at:2013年05月30日 晚上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