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 isn’t always what one likes.
以路为题的思考,历来不在少数。足临路前,不免要停顿,或踌躇方向,或等待时间。
古诗云:万卷古今消永昼,一窗昏晓送流年。在小租屋里的凌晨时光看窗外十字路口的车来车往,一转眼一年就快过去了。在这大半年的时间里,能见到太阳的日子不多,只因日未出而作,日已落未息。略得闲暇的时刻,竟都是等待108公车的时间,车站成了小憩的好地方。
等车的时间其实不长,至多15分钟,在这15分钟里,就不想工作的事情了,只看进出大悦城的人——坐地铁,坐公车,打的;衣着或简朴,或华丽;走姿或文静,或潇洒,或匆忙......人来人往,交织成生活的图景,有关知识的研习,看书不如看眼前人/物。
在108上,一直都是站立,因为路程不长,其间或有婴儿清脆的啼哭,或有老人和蔼的微笑,或有情侣的打情骂俏......人生百态,能浓缩到一辆公车上。漫步行走是一种稳稳地幸福,怎奈此间节奏太快,着实令人无法逍遥时光。因此即使在以车代步的时候,也想保持住行路的姿势。
回望昨日的自己,总有一个乌黑的影子形影不离。极少从起点坐到终点了,或许本就没有起点终点,方向倒置,终点便又是另一个起点可,反之亦真。靠站只是停顿,车辆终将向前。
平日里要伺候几万件衣服,要阅读理解背诵两本一共20cm厚的手册,要对形形色色的上帝顾客保持8颗牙齿的微笑......“业余时间”这样词汇,越发的渐行渐远,背影已然有些模糊了,作为有小洁癖的一个人,有时竟不得不两天才洗一次衣服。
年终岁末时,照例要给自己的下一年列出一张120本书的阅读书目,到现在,13年已经过了1/3,却只读了不到20本,眼见得说话越来越没水平,便觉得自己面目可憎。
拿铁一杯,牛轧糖数枚,于阳台摇椅上,晒一晒太阳,读一读闲书——这是曾经幻想的惬意下午,不曾想如今连喝口茶都要小跑,实在有辱斯文。
有关半年的思考,则以明日歌来解:半年复半年,半年何其多。我生待半年,万事成蹉跎。
车辆靠站,人当何去何从?
佛问:人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众说纷纭,从贫苦来,往富贵去;从无间炼狱来,到西方极乐去......凡此种种,不一而足。人问:佛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佛答:从来中来,到去中去。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佛曰,众生一相;又曰:相由心生。人心之间,安有雷同乎?悟,是一个极关键的字。红尘滚滚,究竟是苦海无边回头是岸,还是东陵之水任意逍遥?有人挣扎不休,有人泛舟漫游。束缚与解脱之间,仅隔一“悟”字而已。迷则此岸,悟则彼岸。
彼岸繁花似锦,这头烟雨朦胧。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熙熙攘攘中,何为所失?何为所得?此时若萌生退意,又当如何?江湖精彩,也有无奈。
面庞消瘦几分,肚腩徒增几两,不知如何是好。
-全文完-
▷ 进入老妖道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