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似水年华]禅悟时间半个老子

发表于-2013年06月04日 中午1:17评论-7条

禅悟时间

老头(重庆钢铁股份公司品质部焦铁科,彭荣,邮编401258)

似水流年【解释】:流年:光阴。形容时间一去不复返。形容时间流逝之快。【出自】:明?汤显祖《牡丹亭》第十出:“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似水流年,流年,光阴、时间。光阴、时间像水,无色无味无形无相。

时间,地球人把地球与太阳的相对运动叫做时间。地球自转一圈就叫一天,等分24段,每段是一小时,一小时等分60段,每段是一分钟,绕太阳一圈就叫一年。我们认为的时间实际是一个球的运动。计时用的机械手表实际是一堆破铜烂铁的运转,一榔头砸下去,什么就不存在了,时间到哪里去了?计时用的电子手表实际是电流的运动,没有电,废物一块,时间也随之不见了。所以不管是机械手表还是电子手表当所处的环境变了,比如引力变化、磁场变化所显示的时间也要发生变化,不是快了就是慢了。

事实上,地球的运动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受其他星球引力的影响也是变化无常的。如地球自转一天是24小时,因为地球受潮汐摩擦的影响,每经过一百年自转速度减慢近2毫秒。所以说,时间是人类依自己生存的环境而设定的,它只是用来度量物体运动变化的一个参数,并不是真有时间。离开了地球,白天晚上都没有了,昨天、今天、明天也就没有了,年、月、日全都没有了,哪里还有时间呀? 

我们能看见东西是因为有光的原因。物体把光反射到我们眼睛里,光的速度是每秒钟30万公里,光一秒钟能绕地球七圈半,所以我们看地球上的东西都是在一秒钟以内的。假如一点光也没有,就是在你眼前,你也什么都看不见,什么也没有。哪来的物又哪里来的时间。

我们对时间的认识是依赖光的存在,事实上光也是不可靠的。 晚上,我们抬头看一下满天的星星,它们并不处在同一个时间里,因为它们到地球的距离不一样,如半人马座的比邻星,它的光射到地球上需要4.2年,所以我们看到的比邻星是4.2年以前的,而我们要想看到现在的比邻星,就必须等到4.2年以后才能看到。我们看到的“仙女座星云”是220万年以前的,原来我们看到满天的星(恒星),都是处在过去不同的时间,就连我们看到的太阳也是八分钟以前的,所以说,过去是可以看到的。既然“过去”是可以看到的,那就说明“过去”是假的。而“未来”也是假的,因为未来永远也不会来。过去和未来都是假的,时间当然就不是真的了,事实上“永恒的存在”“无形无相”才是时间的实相。

“永恒的存在”“无形无相”实际上就是佛教弟子修行、证悟的终极目的、目标,就是所谓的“佛”、“佛性”, 也是道教弟子修行、证悟的终极目的、目标“道”。 这某种东西从来不会发生任何变化,它是不生不灭的,也不会因它所依附的物体消失而跟着一起消失,因为它是独立存在的,这种东西才是实相,是实有的。说到这里,是不是感觉越来越玄乎。要认识这个东东,实际上我国在2000多年前就把这个问题阐释的相当清楚了,哪就是老子的《道德经》。《道德经》开篇就讲明白了,“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什么是“道”,什么是“时间”,我们来看六祖慧能的解说:处凡愚而不减。在贤圣而不增。住烦恼而不乱。居禅定而不寂。不断不常。不来不去。不在中间。及其内外。不生不灭。性相如如。常住不迁。名之曰道。看完六祖慧能的解说又来看傅大士的解说:有物先天地。无形本寂寥。能为万象主。不逐四时凋。夜夜抱佛眠。朝朝还共起。起坐镇相随。语默同居止。纤毫不相离。如身影相似。欲识佛去处。只这语声是。欲求成佛。莫染一物。

为了完全认识时间再看两则禅宗公案。

一则是:梁武帝诏(志公)问。弟子烦惑未除。何以治之。答曰十二(十二:古时候的一天时间)。帝问其旨如何。答曰。在书字时节刻漏中。帝益不晓。帝又问。弟子何时得以静心修习。师曰。安乐禁。解说:梁武帝问志公:“弟子烦恼迷惑没有去除,用什么去对治它?”志公答:“十二时辰”。 梁武帝不知道接着又问:“弟子什么时候才能够得到心静?”志公禅师说:“安详、快乐、停止(就是)”。

二则是:后尝问。嵩岳慧安国师甲子多少。师曰不记。后曰。何不记耶。师曰。生死之身其若循环。环无起尽。焉用记为。况此心流注。中间无间。见沤起灭者。乃妄想耳。从初识至动相灭妄想时。亦只如此。何年月可记乎。解说:武则天问嵩岳慧安国师:“多少岁了?”嵩岳慧安国师说:“生死的肉身像圆一样循环往复,哪里是终点、起点?从什么地方开始记起?何况心念流动不止,中间有各种形象生起消失,但是‘佛、道、时间’是没有间隔间断的。实际是妄想。从生相到灭相也是这样的。哪里还有什么年月可以记哟。”

现在大家应该明白了什么是时间,时间的实相就是:“无形无相”“永恒的存在”,就是老子《道德经》中的“道”,就是佛教里的“佛”“佛性”。要通过“道”之动、“佛性”之用才能看到时间,认识时间,显示时间。必须附物、情、事才能显示时间。依稀相似,仿佛不同。时间与物、情、事不隔一条线,是一不是二。似水流年中记忆的不是时间,记忆的是物、情、事件。比如少年,记忆的是父母的情、伙伴之间的游戏玩耍;情窦初开时异性相吸的语默动静音容笑貌。

时间:觅即不得,得亦不真。天不能盖,地不载。无去无来无障碍,无长无短无青黄。不在中间及内外,超群出众太虚玄。

什么是时间?莫染一物。

2013年6月4日于重庆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半个老子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呆贝贝推荐:呆贝贝
☆ 编辑点评 ☆
呆贝贝点评:

作者认为时间的实相就是:“无形无相”“永恒的存在”,就是老子《道德经》中的“道”,就是佛教里的“佛”“佛性”。其实,在贝贝看来,时间就是每个人已经经历的一切的数量显示,所以,好好的生活,就是珍惜时间。

文章评论共[7]个
呆贝贝-评论

编辑点评[呆贝贝]点评:作者认为时间的实相就是:“无形无相”“永恒的存在”,就是[**]《道德经》中的“道”,就是佛教里的“佛”“佛性”。其实,在贝贝看来,时间就是每个人已经经历的一切的数量显示,所以,好好的生活,就是珍惜时间。[at:2013年06月04日 下午4:11

寂寞心扉-评论

“无形无相”只是方式的诠释,牵连时间的释义未免附会,佛道只是心间的唯美的存在。感染一丝,宁静一丝,常看石,永恒也终寻依托。at:2013年06月04日 下午4:38

半个老子-回复什么是美?有标准乎?有制度乎?高美,矮美乎?肥美,瘦美乎?没有饿何来饱?心无形无相,何有心,美依何处?什么东西要依托?依托何处何物?时间、心、美丑是强名,名可名,非常名。努力,珍重。 at:2013年06月11日 早上9:50

寂寞心扉-评论

看文有收获,感觉冲破现有的就能掌握未来的,氧化世界的标准之外,还有挑战的另一种模式的存在。学习了!at:2013年06月04日 下午4:42

文清-评论

夜晚的清辉月光,映照你一天的快乐,祝永远快乐!at:2013年06月10日 晚上11:09

半个老子-评论

在第一则公案中“在书字时节刻漏中。”没有翻译,应该是时间“在写字、做事、交谈和沙漏之中”at:2013年06月11日 早上9:55

半个老子-评论

心映明月,照天照地。at:2013年06月11日 早上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