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从“有一场青春叫高考”说开去古蔺之子

发表于-2013年06月05日 下午5:16评论-2条

从“有一场青春叫高考”说开去

四川省绵竹中学 龚志华

每日习惯看“百度新闻”,今日一打开“百度”,就见到了显眼栏目名,就叫“有一场青春叫高考”,原来是明星们的视频高考故事,有青春偶像“黄晓明”“佟大伟”“杨幂”“夏雨”“喻舟”等。

应该说,让明星为高考学生加油,讲自己的高考故事,其做法没错,只是“有一场青春”这种提法,让语文人觉得不合语法,不合味。“高考”怎么是“一场青春”?“一场”能修饰“青春”吗?“高考”什么时候与“青春”挂联在一起?“高考”不过就是学生一生中的一次重要的考试罢了,它只是青春中一个很微小的部分,“高考”定不了“青春”,“高考”代表不了“青春”。“青春”是多变的,壮丽的;着的是青葱色,踏的是时光风轮;“青春”是美好的,迷人的。不像高考,是单一的、孱弱的;着的是黑色,踏的是焰火;“高考”是可恶的,烦人的。不过话又说回来,“高考”又是学子要经历的,它是学习阶段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正如一句“一个人不经历高考,人生就不够完整”,虽说夸张了些,但说的是实话。

现在的媒体,现在的社会,总会借着“高考”作文章,煽风点火,把高考之火烧得烈烈的。笔者在揣想,实际上“有一场青春叫高考”的潜台词,恐怕是“有一场战役叫高考”吧。高考是重要,高考中,每一位学子是应该尽力,不过有没有必要把高考抬到一个很高的位置,把高考看作要叫人死,叫人活的事情呢?有没有必要如此渲染、夸张,来增添高考考生的心理压力与精神负担呢?

这些天看到了如下新闻:

文胸要换成背心,裤子穿松紧带儿的,鞋子最好是一次成型的塑料凉拖……今年吉林省将实施“史上最严”高考安检,金属探测仪一响,即便只是文胸后面有两排金属搭扣,也将被拒之门外。为此,那些曾经镶过金属牙齿,体内手术留下钢钉、钢板的考生,这几天正忙着去医院开具证明。(《新京报》6月3日)

云南省23.6万余名考生将展开纸上博弈。由于今年云南启动了金属探测仪,省招生考试院(以下简称省招考院)提醒:考生在进场前,不要携带金属制品入场,比如项链、耳环、手镯、钥匙等,一些挂有金属配件的服装最好也别穿,以免耽误安检影响考试。据了解,今年高考安检的严格程度再创云南历史之最,全省除了配备2.1万余名监考教师以及每个考场都有摄像头外,还将在每个考点配备5名专职视频监考员,可谓是密不透风。(《春城晚报》6月5日)

高考安检,这些年来,强度越来越大。不就是反舞弊吗,怎么搞得像是“反恐”?最严高考,能仅靠这些安检技术?如此失去人性关怀的安检,是减压,还是增压?如此安检是否有损高考学子尊严?

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高考像滤筛,将决定着学生谁筛出谁筛出。而社会与高考管理机构则要想法保证筛选出的是真材。其实,无论高考有多严密,学生的可怜的高考成绩也还有些偶然的成分,这些成绩能否代表“材”,值得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笔者写此文,主要想表达这样两个想法,一是不要人为夸大、渲染高考,让学生以自然状态(“一颗红心,两种打算”的思想状态、轻松的心理状态)参加高考;二是不要以敌对态度对待高考考生,在严格的同时还需要人性关怀,不要太苛严,更多地要进行思想教育与行为引导(尝试“无人临考”)。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古蔺之子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春燕来
☆ 编辑点评 ☆
春燕来点评:

高考是严肃的,也是沉重的,但它也是属于青春的。

文章评论共[2]个
点墨岁月-评论

青春,高考划了一笔最为闪亮的墨迹!祝福!问好!at:2013年06月05日 晚上10:34

文清-评论

炎热的夏天,我做一把扇儿去为你扇去清凉的风,让你度过一个凉爽的夏天!at:2013年06月06日 中午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