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经典电影赏析
李老师,你好,我是您选修课的一名学生 。这学期能上您的课,真是件幸运的事情。
选修课,算是大学生活里有些滋味的一件 事了。但是有些人把选修课当做是逃课的借 口。报选修课时,他们不根据自己的兴趣也 不看这门课的意义而是相互“交流经验”, 比如哪个老师不点名、哪个课程考试简单等 等,总之有些人态度不正确。
我喜欢艺术,尤其是电影。所以这学期的 两个选修都和电影有关。虽说是选修,但在 我看来其重要性不亚于专业课。所以如果李 老师有所注意的话,每节课的前三排总会有 一个男生,那个人就是我。
李老师的选修课是大学生活中最轻松最 精彩最享受的一门课。不点名、有事也不用 请假就可以不来等,李老师您太棒了。记得 第一次上课您这样说过“如果一个老师不能 靠他所讲课程的魅力吸引学生,他不是一个 好老师”,正巧昨天晚上还在网上看到这样 一句话“靠点名来留住学生的老师就像靠怀 孕来留住情夫的小三”。李老师还说开这门 课的目的就是让我们找回大学生活里丢失的 一些东西,让我们的大学生活更有趣。我想 这就是大学里开设选修课最初最初的出发点 吧。而导致今天学生报选修课的目的不纯洁 、反感的局面,某些老师也有不可推脱的责 任。到底是老师因为学生逃课才点名还是学 生因为老师点名才有不纯的目的,追究起来 实在没有意义,就像1加1为什么等于2,就 像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李老师是我们的师兄,给我们一种邻家 大哥的感觉,很容易让人接近。正是因为李 老师是我们的师兄,知道我们这个时候需要 什么,所以对选修课的认识要比其他老师深 刻的多。我想,如果中国的每个领导都是从 基层出身都能设身处地的去了解老百姓的需 要,想百姓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解决老百 姓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中国的老百姓就有 福气了。李老师的口才着实令我佩服,说话 快、风趣幽默、声音也很好听。李老师对每 一部影片的讲评都十分到位,和影片同样精 彩,甚至比影片更精彩。
说到选修课的内容,主要就是欣赏影片了 。有关于纯真爱情的、有寻宝冒险的、有令 人捧腹大笑的、也有发人深省的。每一部影 片都十分好看,其中《国家宝藏》《三个傻 瓜》《变脸》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导演和 演员的实力都相当棒,这里就不再说明了, 但《三个傻瓜》给我的触动不得不说说。
该片以搞笑为主,看似低俗却令人深思。 主人公兰彻,一出场就给人以不一般的感觉 。特立独行、对学习的认识等要远远先进是 他人。兰彻是一个敢于挑战世俗、不拘泥于 常规的人,同时也是富有爱心、甘愿为朋友 付出、特别乐观、待人真诚、有梦想的人。 而查尔图就是个方面角色了,学习用功却得 了第二,无疑是对当代教育的讽刺。生活中 也有不少像法汗一样的人。法汗梦想做一名 摄影师,但迫于家庭压力选择了工程师,不 过幸运的是他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家长应该 怎样对待孩子的梦想呢?《向日葵》重点讲 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后面会做讲述。《三个 傻瓜》也说明了什么是爱情亲情友情。看完 影片深深被打动了,有种曾经沧海难为水除 却巫山不是云、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回来不 看岳的感觉。李老师每次都会给我们介绍影 片的背景、导演及演员的事迹,让我学到了 很多东西,比如之前一直认为张艺谋是中国 电影界的领军人物,原来中国还有吴宇森、 陈可辛,更别说卡梅隆、斯皮尔伯格、阿米 尔汗了。再次提到阿米尔汗,他的电影理念 是要对别人传递一些积极的东西而不是追求 票房和荣誉。这才是艺术的本质和最高的存 在。艺术不需要无病呻吟不需要做作。
既然这是我的作业,下面就不再废话了。 我推荐的第一部影片就是上文提到的《向 日葵》。该影片以1976、1987、1999三年做 横截面,勾勒出了北京一对普通父子一路紧 张但偶有温情的关系。爱画画的父亲因为历 史原因没能成为艺术家,便强硬的给9岁的 儿子定下“帮他成为画家”的人生目标,父 子从此开始对抗。儿子长到19岁时,一直想 逃脱父亲的掌控,做过许多任性的事但都败 下阵来。30而立的儿子成为比父亲想象中还 要优秀的艺术家,具备了与父亲对抗的资本 ,但他却心生对父亲的感激和愧疚。另一面 ,父亲也逐渐意识到他多年对儿子的教育方 式存在问题。整个影片让人纠结,不过好在 结局还不错,主人公张向阳和法汗有相似的 命运。
另一部是《全城高考》。影片在著名的湖 北黄冈中学以及黄冈师范学院拍摄,讲述了 四个高三学生以及老师、家长和社会在一场 青春无悔、感动时代、牵动每一个中国人神 经的高考大试面前的所思所求、所苦所乐, 以考生的拼搏精神和远大理想折射时代精神 ,以父母的关切和以可怜天下父母心的情怀 关注民生,以考生的不同命运和不同选择扣 问社会良知,以社会的百态反观反思高考制 度。进入大学,高三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成 了我们永远的怀念。那年我们参加了高考, 今年高考刚刚落下帷幕,明年还会有高考, 我们每一个人都与高考有不解之缘。目前中 国正处于一个怀旧的时代,青春一直都是一 个不老的话题,此时看一部这样的影片,每 一个人都会有很多感怀吧。课桌上是翻烂的 课本和做不完的模拟题、抬头是红底白字的 口号标语、耳边是老师与家长的鼓舞,这不 正是我们那年的高三么?当下,浮躁是社会 的主流。高考为了什么?上大学到底能得到 什么?面临毕业即失业的现实,许多家长和 孩子迷茫了。影片中有和法汗、张向阳一样 被命运捉弄的人、有和兰彻一样敢于向传统 叫板的人、当然还有和查尔图一样的人。该 影片以主人公和其班主任斗智、斗歌、斗球 为线索,将高三的生活搬上影幕,有欢乐也 有伤感。除主人公外,我最欣赏主人公的老 师。博学多长、富有男人魅力、关心爱护学 生、全心全意为学生着想、不畏权贵,有一 股子豪气也有女人的细腻。
李老师,您给我们欣赏了十多部影片而 我们只给老师推荐两部实在有愧,故写下此 文聊表寸心。最后祝李老师身体健康、天天 开心、桃李满园!
——更多精彩尽在【我性随风工作室】
2013年6月8号
-全文完-
▷ 进入我性随风工作室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