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的时间,看完了郭敬明精品集,五部作品就这样被我快餐般地吞噬。
有人说,爱看郭敬明的大多是沉迷于虚幻爱情之中的小女生。没有几个男生能受得了郭敬明的娘娘腔,说他身为男人,总写些给女孩看的东西。最后,以主角的死和扑朔迷离的情节骗取了一个又一个女孩的泪滴。有人说,郭敬明的东西就像是可乐,喝的时候好喝,喝过也没什么价值,或许喝完对身体不好,我也不否认。还有人说,郭敬明就是个玩弄辞藻的做作男,总是无病呻吟地缠绵于卿卿我我。
对我而言,郭敬明的小说还是对我有一些触动的。至少,看完一部作品,还能认真的想一想。或许,郭敬明的小说偏重青春的色彩,所以更能够勾起触动我心底的那个琴弦,轻轻一碰,便能发出悦耳的声音。
可能是我正徘徊在青春的边缘,所以对有关青春的东西体会很深。
至少他小说的故事情节足够的吸引我。或许是我经历的太少,所以才会痴迷于小说里关于青春的诠释。尽管有人说他的东西仅仅是取悦于青春期的孩子,偷偷地骗得一点眼泪,然后再赚上一笔,却没有流传的价值。从一定意义上,是这样。
但不管怎样,他的小说是有吸引到我的。那些有关青春里划过的影子。那些纯纯的爱情和凄凉的背叛,那些单纯的友情和冰冷的出卖,还有那些自始自终都在的亲情。小说中的东西总是虚构了神幻的色彩,和现实生活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截面。
或许我的青春是平淡的,没有一点波澜,或许正是这样的平淡,才让我看着他小说里悲喜交替,触动内心的深处。
我没有经历过至亲的生离死别,没有经历过家庭的破裂,没有经过刻骨铭心的爱恋,没有经历过昔日的好友突然地背叛,像飞箭一般刺得我猝不及防。没有经历过的东西太多,但看到这些的时候,内心还是被电触动了一般。
或许人生最大的戏剧性就在于此,就是你不曾经历的东西却令你如此的着迷,久久不能释怀。
或许,我唯一经历过的东西就是莫名的伤感。这样的感觉也就是在高中和高考后的那个夏天感觉明显,当然,大一也有这么一点感觉。时常会望着天空,看着天空淡淡的阳光洒下来,刺向瞳孔,就感觉莫名的忧伤。忧伤像潮水一般泛滥在身体,一点点地侵蚀着内心深处。然后,我就一个人静一静,然后再静一静,或者将一切的不快交给周公。我知道,周公对我很好,每当我进入梦乡,所有的事情都忘了,忘得一干二净。其实根本就没有什么事情,仅仅是莫名的忧伤罢了。
而现在,我都忘了忧伤长什么样子。虽然它曾擦着我的身体静静地抚摸,如今似乎再也不会莫名的伤春悲秋,似乎也再没有了忧伤,一切都这么的平静,静得出奇,也静的吓人。
那些天,我理解了什么叫做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的确,在梦中,那些白天纠结的心中的人,纠结在心中的事情都会出现。或许原封不动,或许稍作修饰,或许与白天所想截然不同。相同的,一般是出现在梦中的人,那些人。梦中的事情随机地组合在了一起,就像黑夜里看不到任何东西的模样,仿佛摸到了什么,什么就出现在梦中。随便伸手,触摸即梦。
梦中,有时候会实现想都不敢想的事情,虽然充满了戏剧性,但这也是梦美丽的地方。那段时间,天天做梦,相似的梦似乎在预示着什么,但我什么也没有做,所以什么都没有发生。
扯远了。说着伤感怎么谈到了梦。其实,有的时候真的羡慕小说里的青春故事,当然,人为地为青春带上了神秘的面纱,才显得自己的青春是多么的平淡无奇。
或许,看似平淡的青春才没有把我带入歧途。
我像大多数的孩子一样,上幼儿园,经历了小学的幼稚,初中的朦胧,高中的奋斗,大学的淡然。或许,我像一个孩子,一直幼稚,从未长大。或许,我稍稍地成熟了一点。其实,我还是挺幼稚。
有时候,那些尘封的记忆,似乎永远盖上了厚厚的冰层,只是有时候聊天的时候,那些点点滴滴才会一下子浮上来,一发而不可控制。
有时候,想想曾经做过的事情,感觉好傻。
为了一个棉花糖和别人打架。
为了学会骑自行车不知道摔了多少跤,曾经的伤口已经愈合了,记忆却一直留存,现在无论如何也不会为了学会骑车摔得满身是伤,即使胳膊上,腿上,甚至头上都擦破血丝,也不曾放弃。
曾经和一个好友吵架,然后几天的冷战,心里却渴望着对方能够主动和自己说话,最后还是自己主动放下了面罩,缓和了关系。
现在却没什么人能吵了,也没什么人能真正地触动我的内心深处的那一抹深蓝。这或许就是冷漠吧,换个说法,就叫做成熟。
不会整天跑出去疯玩,曾经出去,是为了玩而玩,现在大多是为了交流,为了联络感情,顺便地玩玩,除了旅游。
以前怎么也想不到我会沉迷于书籍,而且是我曾经最不爱看的那一类,小说。曾经看小说能把人看吐,只喜欢看历史和纪录片。而现在,几乎除了小说,也就看看散文了。
小时候写作文五分钟憋出六个字,现在一写就刹不住,每每写一万多字就匆匆截稿,因为一夜的时间,也就能写一万字。或许本来就是写短篇的小说,而不是长篇。记得以前,老师说你随便写,编出来就好,即使是流水账也行啊,一年级的时候,连流水账都写不出来,现在却装模作样地写着貌似还能欣赏的小说。以前老师在班里读到的几篇我的文章,全是抄的,没有一篇文章是自己的原创。很正常,因为以前就没有认真地写过文章,全是敷衍。好孩子不说假话,说真话才显得贴切与亲密。
曾经最想逃离家,中考前到了叛逆期,我嚷嚷着不住家里,要搬出去住宿舍,可能是对宿舍生活的憧憬,晚上可以打闹,不用学习,五中的宿舍条件是很差的。直到高中真正地住到了宿舍,才发现当时是多么的无知。
现在,也不会骂老师,给老师起这样那样的外号,因为平时也见不到老师,连他的大号都不知道。呵呵,说来戏剧,高中毕业是信誓旦旦地说我不像颓废的大学生那样去逃课,但是现在,呵呵。但是我不颓废,至少我看来是,我写东西,不顾流言蜚语。
干什么事情都提不起以前的兴趣。曾经班里组织看个电影,中午能兴奋地不睡觉,不停地给妈妈说下午要去看电影了。然后排着路队走向了电影院。现在,学校影院爱放什么放什么,一切与我无关。除了集体的聚餐,或者出去玩什么的,一切都没有兴趣,脸上写满了冷漠。
记得小学时候,和一群同学去林场游泳,都不知道水有多深,就脱掉衣服下去游。那次,我差点没上来,幸亏当时会水性的一个高年级的同学救了我,要不,那天我将要告别了这个世界。来不及望着天空噙住眼泪,淡淡的伤春悲秋,就扑通一声陷入泥沙和冰冷的池水。第二天,家人见到我的方式,估计就是一堆新闻:盐池林场一小学生游泳不慎落水遇难……现在,想想,都有些后怕。如今,再也没有那个胆子,除非在游泳池和有保障的海边浴场。借我十个胆都不会去随意的水滩游泳的,除非是后面有人把我推下去,这等于谋杀。
突然不知不觉地又写了这么多,就是怕一写写到天亮而选择了写写随笔,而不是小说,没想到随笔也像奔腾的流水一泻千里,不管了,既然都写了,现在停笔肯定睡不着,大不了再到天亮吧。
以前做事情感觉都是那么的随意,没有目的性,除了中考和高考。现在,做什么事情都想着我能得到什么,算计得与失,从中间找到最美的平衡点,不让利益的天枰偏离地太远。或许,这看似精明的细算才是莫大的悲哀。如今,专心做的事情也就剩下一件,写文章。当我发现我永远不能成为歌手。不论我再做出多大的努力都不会成为一个象棋大师,即使我天天研究棋谱,即使我的象棋水平在同龄人之间算是高手,很少负。不论如何我都不会成为足球篮球乒乓球羽毛球台球运动员,虽然我乒乓球和台球还可以,主要是台球还可以,但那也只是一群矮子中间的高人,其实还是矮子。
这些都只是兴趣,即使你做的很好,和以后的吃饭无关,也不能算作是特长,于是我慢慢地疏远了上面的一切,仅仅作为兴趣和社交的手段。我喜欢写作,发自内心的。因为这东西没有一个标准去衡量它的好坏。郭敬明那样的通俗但不经典的小说也有无数人在追捧,莎士比亚虽然达到了艺术的顶峰,却还是有人厌恶。
这就是艺术的包容,这就是文学的美丽。我逃避一切非输即赢的,可以准确衡量的东西,比如足球,象棋。我不怕失败,但是我怕那种可以明显衡量出来的失败。或许是功利心像墨汁一般染尽了心胸,或许是真正的找到了光明的道路,或许光明的道路上充满了曲折,或许,不是一条光明的大道,而是一条自以为光明,却暗藏着一片黑暗的痛苦的深渊。我不知道,我也不想知道,至少,我不知道结果才会为之努力,知道了结果,或许早早死心。
人生最大的精彩就是永远不知道下一步会迈向何方。
又扯远了,无意间没有控制住笔头的方向。扯回忆,却扯到了理想。也不算是理想,只能算是想法罢。还是继续聊回忆吧。
直到现在,我才真正的体会到家人永远是最爱你的。曾经问妈妈,亲情和友情哪个重要,妈妈说,傻孩子,当然是亲情了,然后一大片地矫情。我却说,是友情,因为天天和朋友在一起,一起玩,一起疯狂,和家人却没有那么多的交流。傻孩子,妈妈的眼中露出了无尽的鄙视,现在想想,当时好傻。
那天,突然接到了老友的电话,他当兵了。初中的时候,我们骑自行车一起回家,晚上在家门口的麻辣烫店里,点一盆杂烩,叫一杯可乐。慢慢地吃,目的很简单,消磨时光,不想学习。吃完回家,给家人说,学习晚了,想看看电视。就这样,折腾到12点,然后翻开书,拿起笔做题,到2点才睡。
然后家人和同学就都以为我学习到两点。没错,但你们忘了前提,我是从12点学到2点的。呵呵。
当时好傻,感觉学习最重要,对着题目,就那样傻傻地做着。那时候,我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只知道我应该好好地做题,好好地做题才是好好学习的方式,好好学习才能取得好成绩,取得好成绩才能有面子,在班里,或者说,父母才能有面子。就这么简单,归根到底是内心深处的攀比心在作祟,现在想想,学习算个毛线啊。
不过话又说回来,如果中考前不发疯似的对着题目,与之亲密无间,怎么能够考上六盘。如果不是在六盘,压抑地做着看上去又丑又恶心的题目,现在怎么能考上大学。虽然是破安財,但在这里我的生活是幸福的,至少我发现了我的目标并且为之努力,比漫无目的地做题好得多。虽然成功的概率像中500万一样渺茫,但我也有后路。所以,不管怎么说,在安財的生活还是快乐的。这都是曾经的疯狂做题而取得的成果啊。
又扯远了,因为这本来就是一篇随笔,而不是小说。嘿嘿。随便想到哪里就写哪里,难免会有些乱,不像小说都会经过严密的构思,所以看起来整齐,具有趣味性。
人生最大的戏剧是自己曾经最讨厌的那种人成为现在的自己。比如现在。有时候会适当地带上假面,面具里才是真正的面容。曾经最反感的就是这种人,那时候认为真诚无价,无论如何,都要推心置腹。现在,能让我推心置腹的人已经不多了。比较,在成长的道路上,长满了荆棘。如果你不适当的戴上面具加以保护自己,那么刺破你的荆棘会更加的肆无忌惮地疯长。所以,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带上了假面,只有在家人和最亲密的朋友之间才会将这层假面摘去,露出最真实的面容。见假面,已经习惯了,要以理解的态度看待每个人脸上的面具,毕竟,不保护自己就会受到伤害。
莎士比亚曾经说,对少数人推心置腹,对众人平等相待,对所有人都不亏欠。莎翁的话总是那么的经典,简单,却直插心底,一句话点破了玄机。确实,能做到上面三句话,就已经很不错了。
似乎从高中毕业后,就开始写文章,当时是为了纯抒发情感,就像现在这样。而现在,慢慢地注重写作的质量,是为了创作而创造。有些妄自菲薄了,什么成就都没有的人还敢提创作,呵呵,不过确实是很用心地去写的。
曾经会为了某个人的话而陷入沉思。为了某个人的话,心情从多云就转晴了,或者是蒙上了一层阴影。现在,再也没有这样的一个人能让我做到这些。爱说什么说什么,有用了就听,没用了滚你妈的。没有人能控制我的情绪,只有自己。似乎现在很少有那种莫名的忧伤,偶尔想起来曾经那段伤春悲秋的日子,还挺有意思。
现在,除了平静,我不知道还能用什么词能描述我现在的生活。
曾经以为不可能的事情,慢慢地变成了事实。曾经以为自己永远不会近视,就趴在地上写作业,几年过去了,视力一直很好。直到初二下学期,才发现,原来我也会近视。无奈的带上了150度的眼镜,以为500度对我来说简直是天方夜谭,不知不觉地,已经500度了,还是双眼。于是我明白了,曾经以为不可能的事情,都不是绝对的不可能。就像,谁也没法预测自己哪一天会死亡,谁都以为自己不会得癌症,但真正得上的时候,却也只能叹息上天的不公。好多的东西,看似平淡,往往失去了才懂得珍惜。爱情是这样,友情也是,还有现在的悠闲而自由的时光,更是如此。
曾经拥有的东西,在拥有的时候,怎么也发现不到它的好。等到失去以后,才会发现它的好处,甚至夸大它的价值。紧接着失去了现在的拥有,在未来的某一天,也会有同样的感叹。
于是,我明白了,珍惜现在,才是根本。
从小就是个恋家的孩子,高中最幸福的事情是周六乘着15路公交车,从学校驶向家里,那一段,是多么的幸福。从那时起,我就开始关注夕阳与晚霞。在家门口,望着西边的天空,橙色洒满了大地,是对观景的人们最好的馈赠。望着橙光点点,巨大的压力也会消失殆尽,找到小时候的无忧无虑和天真烂漫。然后,回到了家,真幸福。
今天,又看到了返校的同学,突然想起了曾经的周末,那个每六回家的日子。突然,发现,好久没那样的感觉了。
外面的天还是黑的,想睡,但是没有睡意,接着记录我的凌乱的生活点滴吧。
曾经一直觉得学习好最牛,然后发现性格好最好。到现在,感觉学习好,无所谓,性格好,稍微有点用。最主要的是坚持自己的目标。我佩服王乃恩,孤僻男孩,能把歌曲演绎的如此之好,还有梁博,不怎么说话,一唱歌,却直插心底,打动人心,成为好声音的冠军。而有些性格好的人混得也不一定好。这些东西有时候要靠自己的命,也要靠自己的努力,当然也要有伯乐。
我是个爱走捷径的人。
高中我算了算高考的总分,难题占了不大的分值,我干脆舍弃了,比如物理磁场的那题,默公式。不再纠缠,化学,生物,数学的难题统统舍弃,毕竟,有舍才有得。也是这样,我争取了宝贵的时间,放弃了难题,才把简单的题目答得更加的好,才能高考顺利,虽然仅仅考到了安財。我尽力了,没遗憾。就是我到清华,也就那样,说不定和现在是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说不定还没有现在过的好呢。
以前喜欢一个人,现在喜欢一个人。喜欢一个人好难,发现好像没有喜欢的人,一个人挺好。不是酸,是内心真实情感的流露。
突然间感觉矫情不起来,却还是矫情了这么多,天还没亮,还得矫情。
写随笔的好处就是想写什么就什么,想写多少就多少。不像小说,要按照故事的情节,安排下一章的故事,不能想停就停。唐突的停笔是对小说人物极大的不尊重。或许小说里的人还没有好好的表现,就被停止在了故事中,想想也挺残忍。
什么时候有灵感的时候,要及时的记录。突然翻看高中毕业的时候写的那些文章,大多是散文,现在看得都想笑。当时却感觉还不错,虽然很矫情。当时比较有文采的文章,都没发到空间,发到了小说网上,再看的时候,感觉好矫情,现在无论如何也写不出那样的文章了,或许能够写的出来,心境不一样了,不愿意写了。所以,一定要及时的写。比如现在喜欢写有关青春的小说,或许十年以后,看到这些都有种酸酸的感觉,但是现在却写得不亦乐乎。
突然间,想到快放假了,又是一个明媚的六月,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又可以回家了,安静地呆在家中。做饭,写书法,看小说,写文章。想想,那神仙一般的生活,美妙得不亦乐乎。虽然学校也是这样,但马上就期末考了,不能再写了,要不会挂科的。一直在说,却一直写,敲击键盘,便产生一种魔力,深深地控制着敲打的指尖,难以停止。
我要复习,准确地说是预习,不管咋说,该看课本了。现在还是喜欢周杰伦,尽管他给我带来的已经不是少年时的疯狂了。淡淡地听着他的歌,眼前浮现青春的记忆。不算是疯狂的追星,但也算真正的喜欢。我喜欢的歌曲很多,只要能让我感觉快乐的歌曲,我都喜欢,歌手也是这样。但没有过疯狂的追星。
或许,我的字典里从来没有疯狂的字眼。从小就被爸妈教育的要好好学习。找个实惠的学校读书,考个实惠的成绩,上个实惠的高中,上个实惠的大学,找个实惠的老婆,生个实惠的孩子,老去,躺在实惠的棺材里,结束我实惠的一生。
没有波澜,没有壮阔。就是这么的平平淡淡。不会成为达官贵族,也不至于沦落为地痞流氓,这可能就是父母对我最大的期望了吧。
其实,就这样平凡地当一个普通人还不如当一个出色的二流子。
或许,一个出色的二流子想着还不如平平淡淡地过日子。
又出现了围城定理。
人生就像是一座围城,城里的人想出来,城外的人想进去。
没有经过证明,却是一条公理。
公理是不需要证明的。
数学老师说。
有点累了,不想矫情了,随笔的好处就是这样,不想写的时候,可以立即停笔。
看着窗外蒙蒙地亮了起来。
又用了一个晚上写了篇文章。
还不是小说的文章,仅仅是随笔。
罪过罪过,又不能好好复习了。
赶紧睡吧,争取9点就能起来。
然后去复习,复习。
短暂的痛苦只为黎明的到来。
不扯了,睡吧。
天亮说晚安。
-全文完-
▷ 进入520冰冰123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