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剑挑孔庆东》:什么是“真正的艺术?”四大名捕

发表于-2013年06月13日 晚上11:22评论-9条

但是自从重新进入崇洋媚外时代以来,这条探索之路越来越窄,除了模仿,就是抄袭。号称跟国际接轨,但“国际”正眼都不看我们一下,因为谁会对自己的拙劣模仿者感兴趣呢?张旭深情地谈起样板戏,他认为样板戏是中西艺术结合的辉煌顶峰。我也谈到现在不能自由地谈论和研究样板戏,政治上一棍子打死,但是在人民的心里,真正的艺术是永生的。

——《千夫所指-国剧运动》(中国长安出版社2006年9月第1版)

谈到中国的戏剧改革,这是承接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火种,对中国的传统戏剧进行改良。早在1945年的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根据晋察冀边区白毛仙姑的民间故事集体创作出歌剧《白毛女》,成为了当时“解放区”的文艺标志。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的1950年底,北京召开了一个全国戏曲工作会议,京剧艺人和各地方的地方戏剧艺人齐聚北京,周恩来也参加了这个会议。通过这个会议,成立了戏曲改进局和戏曲改进委员会。1951年,国务院发布了由总理周恩来签署的《关于戏曲改革工作的指示》,提出了“改戏、改人、改制”的戏剧改革的基本方针。从“指示”发出到1956年,发掘出了很多优秀的传统戏曲节目,但成就最高的就是改编成昆剧的《十五贯》的演出,这是那个时期戏剧改革的最大成果。

到了1962年,江青秘密策划对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的批判。1964年,江青发表了《谈京剧革命》一文,提出“京剧革命”的基本方针:一是“破”,二是“立”。所谓“破”,就是要“横扫一切”,所有的戏曲和各种地方戏曲都要禁演,首先是《李慧娘》被禁演,京剧《谢瑶环》、《海瑞罢官》遭到批判,然后就是横扫一切。所有的戏曲节目都要受到批判和禁演,各种戏曲团体被解散。所谓的“立”,就是要精心地炮制“革命样板戏”。

从1964到1976年的13年里,江青直接插手戏剧改革,她提出了“三结合”的创作原则:领导出思想、作家出技巧、群众出生活。将一批已经出现在舞台上的戏剧剧目进行精心的挑选、改编、加工,终于制作出了一批“光辉的文艺革命样板”,这就是所谓的“样板戏”。一共有18部,包括京剧、舞剧、音乐。它们分别是:京剧《智取威虎山》、《红灯记》、《沙家浜》、《海港》、《奇袭白虎团》《龙江颂》、《杜鹃山》、《平原作战》、《磐石湾》、《红色娘子军》;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沂蒙颂》、《草原儿女》;交响音乐《沙家浜》、《智取威虎山》,钢琴伴唱《红灯记》,钢琴协奏曲《黄河》。在这18个样板戏里,有八个是1967年5月9日至6月15日同时在北京上演,这八个“样板戏”分别是:《智取威虎山》、《海港》、《红灯记》、《沙家浜》、《奇袭白虎团》、《红色娘子军》、《白毛女》及交响音乐《沙家浜》。人们经常所说的“八个样板戏”就是这么来的,虽然“样板戏”不止八个,但是人们习惯了这种叫法。再说这“八个样板戏”也是江青对戏剧改革搞出的八个样板,所以“八个样板戏”就成为了文革中现代京剧的代名词。

这些样板戏是在老毛《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方针指引下,“文艺要为无产阶级革命服务”的前提下创作出来的“现代京剧”。它们的创作前提是跟那些“红色经典”一样,首先是主题先行,就是事先设置一个主题,然后出现的人物都要为这一个主题服务,不是为主题服务的人物也要改成为主题服务。这样的创作就不免有一种“为赋新诗强说愁”的意思,往往会出现很多虚假的故事,这对于文艺创作的规律来说是背道而驰的。再就是“三突出”: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这样子创造出来的人物其实是一些不食人间烟火的“神话人物”,完全是一种“虚假人物”,不贴合实际生活。文艺创作的实质应该是来源于生活,像“样板戏”这样的脱离生活的胡编乱造的人物形象只能给人一种“假、大、空”的感觉,没有什么艺术效果。

文艺创作首先要讲究人性,没有人性的文艺创作是文艺创作的怪胎,不能算真正的文艺,也不能算作成功的创作。在这“八个样板戏”里,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没有爱情,男女主人公都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他们都不需要爱情,这也是那个“禁欲主义”至上的时代的写照。著名学者易中天在《斯文:帮忙、帮闲、帮腔、帮凶及其他》一书里说到:“所有的"样板戏",都不谈爱情。”易中天具体分析了这几个“样板戏”里“不谈爱情”的情况,比如《红灯记》里的李玉和是单身、《海港》中的方海珍感觉也是、《沙家浜》中的阿庆嫂虽然已婚但是却“跑单帮去了”、《智取威虎山》和《奇袭白虎团》没有谈情说爱的余地等等。

巴尔扎克说:文学就是人学。一切违背人性的文学、文艺作品都不是真正的好的作品。所以说在文革中产生的“样板戏”,虽然是对中国传统戏剧作出了改革的先声,但是由于内容的“假大空”导致了艺术水准的低下。所以说,“样板戏”整体来说对于戏剧改革是失败的。

对于这种毫无价值可言的“虚假戏剧”,北大的孔庆东等人却认为是“中西艺术结合的辉煌顶峰”。孔庆东说当今的戏剧改革是崇洋媚外,但是他所推崇的那些“中西结合”的戏剧怪胎,也是学习西方的一种“走火入魔”,不知你孔庆东是不是也是在“崇洋媚外”?你说“真正的艺术是永生的”,但那些“样板戏”是真正的艺术吗?

四大名捕

2013年6月13日

于汉水河畔 书林隐处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四大名捕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呆贝贝精华:呆贝贝
☆ 编辑点评 ☆
呆贝贝点评:

虽然说戏剧与文学很难摆脱社会的影响单独存在。
但是,戏剧与文学如果不能贴近生活的土壤,不能反映真实的人性,这样的东西是很难长久的,更谈不上永生。能得到广大人民喜爱的艺术还会有长久不衰的生命力。
所以,什么是“真正的艺术?”不是由某个人说了算,而是由时间,由历史,由人民说了算。

文章评论共[9]个
燕语千千-评论

在您这里看到了一场戏剧盛宴,问好!at:2013年06月14日 中午2:55

四大名捕-回复问好朋友!请茶! at:2013年06月14日 下午4:28

穷凶极恶-评论

欣赏佳作at:2013年06月14日 晚上9:46

四大名捕-回复问好穷兄!请茶! at:2013年06月14日 晚上11:22

古刹昏鸦-评论

辛辣、到点!欣赏并问好名捕!at:2013年06月14日 晚上11:56

四大名捕-回复问好朋友!请茶! at:2013年06月15日 上午11:20

四大名捕-回复问好朋友!请茶! at:2013年06月15日 上午11:23

逸翼-评论

样板戏是一种令人作呕的样板,此样板的流毒延及而今社会的各个层面。at:2013年06月15日 早上9:47

四大名捕-回复问好朋友!请茶! at:2013年06月15日 上午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