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对一幅插画的哲学解读鲁问水

发表于-2013年06月17日 下午6:23评论-2条

可见的与不可见的:对一幅插画的哲学解读

前几日在朋友的空间说说看到这幅插画,标题是:(西班牙插画家rafael alvare:你看到的我,只是我想让你看到的我)。这位西班牙插画家我还是初次听说,但是他的这幅插画却深深的震撼了我。于是就想写点什么,以表达对这幅插画的观后感受。当然了纯粹是个人的一些看法,也有很多不成熟或者错误之处,如果大家不同意我的观点,纯属正常,欢迎讨论。

一、图像的勾勒:难以穷尽的表象

——这幅插画给我们的第一反应或许是,存在两种色调或者空间的对比、切割。一处小面积的光亮处,其余大部分是被大面积的阴影所覆盖。这种对比是如此的强烈,以至于它首当其冲的强迫进入我们的视野。其次,这幅图画向我们展示了:在一个房间里,人与物充溢着几乎所有空间,几乎没有留下任何的空白。让我们从光亮处谈起吧。一个姿势优雅的年轻女性,坐在一张桌子跟前,桌上有一架折叠式台灯,很明显没有开着(下面我会说明为什么是关着的)。桌上有一台笔记本电脑在开着,这名女性左手在键盘上打着字或者只是滑动鼠标而已,右手托着自己的下巴,姿势优雅迷人,而她的面部在微笑,这点通过她的眼睛弯曲的形状和泛红的脸颊就可以得到证明。更让我确信的是她的头的两侧悬空而漂浮着四颗“心”,(或许她正与恋人或者情人交流着爱的“絮语”)。

——刚才我说了灯是关着的,是因为光亮部分是由电脑屏幕发射出来的,光线投射呈现为倒的梯形,墙上部分为平行四边形的结构。而如果灯开着,那么亮光处的范围和形状绝不会这样。女子背后的地上有块红色地毯,地毯缺了一尖角。后面左边是粉红色的沙发,沙发上面有一个可爱的小熊;而右边是美丽温馨的床榻的一角,粉红的被单和淡红色的被子,显得整洁而又温馨。后墙上挂着各种带相框的照片,有夫妻亲密,甜蜜的合影,儿子或者女儿的可爱的童照等等。以上就是图画告诉我们的光亮的部分,也就是对于电脑连接的另一方来说可见的部分。其余都是阴影或者不可见的部分。

——桌子上的电脑后面就是另一番景象了。两个喝醉的男人或趴在或躺在桌子边上,表情狰狞,醉态丑陋。让我们震惊的是这里,一个表情怪异的男人将手伸向了椅子上、电脑前的那位迷人的女性,他的手撕扯着女子的衣襟,而该女子用脚来阻止这个男人的*扰,用脚蹬着男子的脸,此刻女子神态悠然,和电脑另一端的人聊的正欢,而下半身竟在扭曲着。这个男人旁边乱七八糟的睡着、躺着几个人:一个好像是戴着军帽或警帽的;一个光头手里拿着一根电线可能是麦克;女主角旁边放着一个冰槽,冰槽里放着一瓶红酒;再后面躺着三个人,神态欲仙欲死,眼冒金星;不远处沙发上坐着位一位男性,双手抱头,表情痛苦,口吐污秽之物,惹的沙发与地上都是,他头顶的墙上也有一处被污秽之物涂抹。而娃娃熊和小孩子的衣服就在他的右边沙发上,他脚下不远处有一个注射器(可能是毒粉注射液)。(我的描述语言太过简单和苍白,大家看到的其实就可以明白,为了叙述完整,我还是继续吧)

——更让人匪夷所思的是,原本光亮处的给人以家的温馨之感的床,竟然如此肮脏。坐在床上的是赤luo裸的一男二女,其中一男一女都在吸烟,吞云吐雾,烟雾缭绕。还有一名女性在侧向里面躺着,一只手支着头,另一只手伸向床边站着的那位男子。这位男子面向着墙,一手叉腰,一手向窗户方向斜着高举。而男子面前的墙上有一裂缝。照片正上方阴影处一处墙灰脱落,几块砖头裸露出来。(费劲辛苦,终于把画面粗粗的描述一遍,顿觉文字与能力苍白啊。)

——以上只是对插画的大致描述,而图画传递给我们的表象绝非这些文字可以表达,它是丰富的,充盈的;为了叙述方便我把它分为几个部分来说,其实,它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整个全部的表象构成一个完整的画面。它又是支离破碎的,人、物,破碎的分布其中,显得凌乱而不统一,彼此显得毫不相干。

二、空间与时间的分割:光亮与反光或可见的与不可见的

插画的标题很明白:“你看到的我,是我想让你看到的我。”整个插画被严格分割为两个部分:光亮的一部分和阴影下的大部分。光亮的一面安静,祥和,唯美,是一个被打扮的漂亮干净,和谐温馨的居所;而阴影的部分却是,混乱,肮脏龌蹉,地狱般的所在。女主角跟电脑里的人聊天,电脑里的人能看到的就是女主角精心设计或者框定的范围,给人的都是充满“正能量”的一面,而电脑另一端的“他者”却不知他没有看到的是绝大一部分,阴影的部分,而产生了一种假象或者幻想。以为女主角的整个所在都是这般光鲜亮丽。电脑在此既表征了时代条件,又是象征着居所的另一端——外界或者社会。

这不仅仅是画中女子的个人行为,而是一个具有普遍性的所指。随着科学技术与经济的发展,世界发展到一个全球化的时代。社会的因素无处不在,就连居所这最后一块可以让人摆脱社会的复杂与烦恼的净土,也被社会所渗透、监视、霸占。私人的领域和空间越来越少,已经不存在隐私可藏之处了。而与此同时,社会因素的无所不在并没有使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拉近,陌生化成了社会的普遍病症。电脑这一现代技术的最新产物,在这里成了所谓的桥梁或者纽带,人们交流更加便捷,可是产生的却是疏离与陌生。那么电脑在传递信息的同时,却被人们用来有意遮蔽一些东西,一些表象。人——主体的身份就被最大化的分割为两个部分:公共身份或者符号身份和不可见的幻影(幽灵)。

可见的成了“真实的”,成了我们的公共身份,成了一个符号,主体自己以为自己知道自己面对光亮面对社会的是虚假的一面,而幻影则是真实的自己。可是现在主体已经分不清虚假与真实的界限了,它模糊了。主体已经不自觉、潜意识的把可被大众所见的“符号”或者“面具”当成了真的自己,而幻影已经退居“电脑屏幕”之后,成为了陪衬。空间被分割成了很多碎片,在不同的领域和场合,主体把自己打扮成不同的符号,主体已经支离破碎,而主体自身仍旧没有察觉,还沉浸在一个公共性的完美自我之中,无法自拔,也根本没有意识到。这就是幻觉或者幻想。主体已经分不清光亮与阴影的界限,已经把光亮之处当成了“他”自己的真实所在,真实的生活。例如图二所示:女孩拿着“pad”与别人活外界接触,她展示出来的是有序整洁,温馨可爱的一面,但是不可见的阴影之处混乱肮脏不堪,而阴影下面才是她真正的居所和生活。她在设置别人可见的光亮之处的同时,也欺骗了自己的真实状态。

人——主体的领域已经被社会因素赶的没有居所,已经被社会因素所同化,主体已经失去了自主独立的主体性了。个人之所以觉得还有主体,还有自由自主,这已经是自我和社会“同谋”出来的虚妄所在。主体本真之精神已经丧失,无处可在。当然这种丧失本身就是它的获得,它的存在。它失去了主体的同时被建构出来另一个主体,从而和这个社会和解,主体与社会的冲突便“握手言和”了。

三、存在的虚幻与虚幻的存在

迈克尔.杰克逊的事迹我们都知道,他性、侵男童(与未成年男童的游戏)给他的光明伟大之形象一记重击。杰克逊的阴暗面不是深藏在什么深不可测的深渊之中。真相就在那里。面对插画一和二,阴影和光亮就在那里,真相就在那里。人存在,因为人有欲望,并且知道如何欲望。齐泽克告诉我们:“显现于幻想中的欲望并不是主体自己的欲望,而是他者的欲望。幻想以及幻想的形成是对他者欲望之谜的回应。”他说,欲望的初始提问并不直接是“我要什么?”而是“他向我索要什么?他从我这里看到了什么?我该怎么应付他人?”也就是说幻想告诉我们,我对于他人而言是什么。插画一的女主角通过电脑给“他者”以光亮的一面,也并不是她想要这些,而是那个“他者”想要什么。这是一种投射,主体迎合“他者”的欲望而投射出来的幻象。这不是真实的自我存在,这是存在主体所虚构出来的画面、状态,生活方式。整个社会都被传染了这种所谓的“幻想的瘟疫”(齐泽克语),而幻象要发挥功效,它就必须和阴影状态把持距离,必须同它所支撑的表层结构保持距离,这就是显性的亮光和隐形的阴影背景之间的差距。

例如图二,这种对“他者”欲望的迎合,成了一个与“我”之存在(阴影的混乱状态才是“我”本真的存在)产生了截然的对立,而“我”起初是为了让“他者”看到“我所想让他看到的”状态。为什么会这样?因为这是现代社会的对人“主体”的分割和同化造成的。“我”要想获得他者的承认和接受,必须迎合社会的要求,而这种欲望真的是“主体”本身的欲望和所需吗?主体把虚妄的欲望,虚妄的存在当做了自己的实在,所以主体对自己真实的存在就遗忘了。可见篡夺了真实的位置,不可见的真实却成了虚幻的存在。主体已经成了“非主体”了。人就消弭于这朦胧模糊的迷雾之中。

四、意识形态的物化与物的意识形态化

插图所表现的的状态很容易让人想到当今的一些新闻媒体、广播电视、网络、报刊的存在姿态。“官方媒体”不就是插画一中的那位女主角所扮演的角色吗?而我们则是电脑另一端的“他者”,我们通过“官方电脑”等等这些物质和媒介看到的不就是所谓的“光亮”之处吗?而广大的阴影背景我们却难窥其牖。马克思说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是统治阶级的思想,而意识形态就是统治阶级的国家对社会进行统治的工具,这种意识形态工具起初还只是思想方面,后来它就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变成了一种凝结在生活表层的物质形式,而无处不在。主体会觉得自己能够与意识形态保持距离,并且有自主性可以看透这种物质形式的意识形态,可是正如插画之中,人的存在是被分割的,是矛盾与冲突的,可是这种冲突却被社会的意识形态所融合、同化,主体并没有意识到他自己本身已经被意识形态从主体内部给支配了。“正如帕斯卡所说:‘如果你并不相信,但仍然跪下,仿佛你相信,信仰会自动产生。’”(齐泽克)因此,我们无法完全看到充斥于整个社会的矛盾和冲突,相反会沉浸在我们社会是个和谐的有机整体的意识之中,以为这些力量把我们结合在一起,却不知道我们的主体性已经丧失,被社会意识形态所同化和替代。

国家机构,军队,教育机构是被官方意识形态所垄断这是公认的事实,但是正如福柯所说的一样,城市的建筑、街道、路标、红绿灯,医院,福利院,广场,超市商场也是意识形态的却并不为大众所注意。物质的东西正在执行着统治的功能。当你看到红灯的时候你就会意识到你要停了,绿灯的时候你可以通行了。这么小的一个事情,就已经渗透到主体的心灵深处,让主体本身的意识无法与之对抗,它正在传递一种意识形态话语:你要服从,不得违抗!

插画一中,我们看到,床上两男两女,赤luo着身体在吞云吐雾,这是性,行为的混乱。主体的性行为和观念受到压抑,社会的意识形态的美育宣传更是促使这一压抑的催化剂。从而导致性行为的畸变,压抑受到过度反抗而导致插画一中的那种情景出现。弗洛伊德说人类文明的历史就是性受到压抑的历史。这话虽然偏激,却不得不承认含有一定道理。插画一里面就有一个带军帽或者警帽的男人,而他也是在阴影之中。作为官方的象征,警察——国家的统治机器,却也沉浸在肮脏的迷醉与*乱之中,不得不说这是对官方宣传的文明行为的绝好讽刺,也是对弗洛伊德学说的一种小小的佐证。

而电脑作为新科学技术的代表,在作为意识形态统治的物质形式的同时,却客观的带来了意识形态所不愿意看到的或者它想遮蔽的东西。插画中电脑使我们只看到光亮的一面,说是电脑的所为,不如说是人的所为。但是,电脑空间却带来了一定的“超意识形态”。电脑空间是现实空间的虚拟化,拥有现实里的一切。那么在现实生活中不能得到满足的一切,却可以在电脑空间里得到满足。最好的证明就是性和暴力。性在现实中的过度压抑,导致它在电脑的虚拟空间里得到释放,人在电脑世界只是一个符号而已,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用考虑社会因素了,粗俗的话语,充满了性暴力的电影视屏和游戏充斥着人们的视觉和神经,对“他者”和社会的不满可以对着电脑里的虚拟空间中的人和物尽情发泄,杀人抢劫游戏被发挥到极致。一些超出意识形态的东西出现在网络,这也是网络带来的不可避免得东西。但是,这种所谓的虚拟的自由恰恰是意识形态设计的统治方式,通过网络转移和缓和了人们对社会和国家的反抗,而在虚拟网络里进行着虚拟现实的自由言论,自由行动。这是意识形态的花招。也是物的意识形态化。

(初稿,二零一三年五月四号下午三点至七点。敬告:文中观点仅限于此文,用于它途者,后果自负。)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鲁问水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四大名捕推荐:呆贝贝
☆ 编辑点评 ☆
四大名捕点评:

通过对一幅画的解读,表达出了很深的哲理。

文章评论共[2]个
鲁问水-评论

文章本来有张图片的,怎么才能发上呢??at:2013年06月17日 晚上11:35

呆贝贝-评论

烟雨发文暂且不支持图片,所以,传不上来。见谅。问候文安!at:2013年06月18日 早上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