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似水年华]感受 触摸逸翼

发表于-2013年06月20日 上午11:03评论-3条

——闲说2008年浙江高考作文题

也许每年,没有哪一种文本比高考语文试卷的作文题更能引人注目。即使在现在,高考语文试题已经有很多省自主命题了,人们以及媒体关注的目光分散而又聚焦于那作文题目上,那目光由原先仅关注全国统考卷变为关注各省的试题。在那一个文本的大框架还未出世之时,就纷纷会有一些语文教育的专家对之进行猜测,让那文本被判定了之后,则有出版商的目光盯上了,出版了一本本“高考满分作文”,充斥了书店中的某一个书架。

今年高考语文浙江卷的作文题目是一命题作文,在经历了多年的话题作文之后,乍一出命题作文,也许会大跌很多语文教师的眼镜。题目的详情我无法详谙,虽然只是短短的几十个字,但在监考的时候,背下那一段作文题是不符合监试规则的。于是,匆匆一眼瞥过,只记得以“感受乡村”或“触摸都市”为题……(当然,即使是6月7日晚上,也已经可以把整个题目完整地复制下来,但复制下来没有什么意义),“感受乡村”,“触摸都市”,只要选择四个字就够了,关于乡村或都市的其他描述都已经显出多余。

“感受”也好,“触摸”也好,缺乏触摸的感受是一种臆想,而缺少感受的触摸是一种惯性。从写作的方面来说,最不可缺的恰恰就是一种“感受”。生长在乡村的人,无论有多少回走过通往家门口的羊肠小道,哪怕每一回都走至汗透全身,一年的大部分时间都在触摸着乡村,但伴随着他的是一种生活的惯性,并不激发什么特别的美的感受,常常由之而升起的反而是厌倦;久居在城市里的人,整天包围在城市的霓虹灯光、污浊的气体和机器的喧哗下,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触摸都市,自然而然地失去了触摸都市的新奇,除非他偶然到了另一个城市,于是,居久了城市的人,常常想到乡村,到乡间呼吸一斗新鲜的空气,吃一顿乡村农民伯伯自己种的菜,自己养的家禽,喝几口农民伯伯家酿的老酒。但城市的诱惑力一般远强于乡村的诱惑力,乡村的诱惑力是短暂的,短暂的诱惑满足了之后,乡村也渐渐成为青年人厌倦的居所。

有很多来自农村的考生,在他们数年的寒窗生涯中,乡村真正迷人的东西,却被忽略的。那种以家族的形式组成亲缘关系的纽带,在节日里会平添许多精彩;邻里之间的无私互助,诠释了“远亲不如近邻”的真谛。而很多来自城市的考生,则在数年寒窗中,或许最让他们印象最深的是做不完的功课与上不完的补习班。城市里的灯红酒绿与他们无关,奔走的车流是他们学习与生活的缩影。

马拉松式的恋爱,未必会带来甜蜜的爱情和美满的婚姻,久居于城市或者乡村的人,未必会对城市或乡村有着深切的感受。更多的仅仅是一种生活的惯性之触摸。长期感受着乡村的人,乍一触摸都市,立刻就被都市的诱惑力击倒;长期触摸着城市的人,乍一来到乡村,兴许会有一种非同寻常的感受。

2008年6月10日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逸翼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一啸长歌点评: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感受”也好,“触摸”也好,缺乏触摸的感受是一种臆想,而缺少感受的触摸是一种惯性。从写作的方面来说,最不可缺的恰恰就是一种“感受”。久居之处可能也有麻木的时候,没有了新鲜感。这只是对生活一种熟习的陌生。少了些感悟,是写不出真情的文章。

文章评论共[3]个
月下的清辉-评论

只要内心不乱,外界就很难改变你什么。不要艳羡他人,不要输掉自己。at:2013年06月20日 中午2:17

一啸长歌-评论

编辑点评[一啸长歌]点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感受”也好,“触摸”也好,缺乏触摸的感受是一种臆想,而缺少感受的触摸是一种惯性。从写作的方面来说,最不可缺的恰恰就是一种“感受”。久居之处可能也有麻木的时候,没有了新鲜感。这只是对生活一种熟习的陌生。少了些感悟,是写不出真情的文章。[at:2013年06月20日 晚上10:53

文清-评论

炎热的夏天,我做一把扇儿去为你扇去清凉的风,让你度过一个凉爽的夏天!at:2013年06月24日 晚上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