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凡间诗话(三十五)褦襶子

发表于-2013年06月22日 下午5:41评论-4条

凡间诗话话“孝顺”

当一个民族的文明发展踯躅不前时,这个民族首先就须要反思传统的观念。没有对于传统观念的扬弃,就没有文明的进步。三十年的物欲横流,许多传统的东西被抛弃了,可是新的民族信仰却没有形成。一个民族精神上的空虚,就如同一个没有灵魂的生命,道德的堕落也就不可避免。虽然一个社会的观念是其道德观的反映,可是今天我们不谈道德问题,只谈谈传统观念——孝道。

孝道,一直是我们中国人引以为自豪的。可是半个多世纪的革命,已经把这种传统革去。被特色的孝道置换了传统的孝道角色,由传统的晚辈对长辈的孝敬,演变成长辈对晚辈的屈从。传统的孝道已渐渐淡出八零后九零后的年轻人的意识。相对于改革开放前出生的人,八零后九零后对于父母生活形式的依赖渐轻,可是经济依赖却更强。这种变化缘于当今社会物质的丰富与服务行业的完善,也与计划生育政策下的独生子女现象不无关系。父母与子女两代人之间的经济关系密切,精神关系却淡漠了。孩子们对于父母的孝敬基本体现在伸手向父母要钱。听到孩子们要钱也成了许多父母感受最多的天伦之乐。那首“常回家看看”就是这个时代父母们的乞怜声。

中国特色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置换古今中外所有传统观念里的关系角色。孝道就是一个被特色的传统概念。当主流意识发现孝道被特色,让年轻的孩子们人性淡化,放荡不羁高度自我,无法操控时,才想起重新用孝道恢复对孩子们的掌控,可是却难以如愿了。转变当今孩子们的观念,比砸滥孔家店再重新倡导弘扬传统文化难多了。

辽宁卫视“复合天使”节目。两位父母求助媒体,栏目组搜罗一些嘉宾,企图说服两位喜欢穿汉服的孩子放弃他们的观念。孩子的父母是怕孩子沉湎于穿汉服,与主流社会对立,影响孩子们的就业与正常的个人生活。可是多数所谓的特色专家名流,在两个孩子面前显得强词夺理。到是两个孩子对答如流,逻辑缜密。最后专家名流气势顿挫,父母在孩子们言辞凿凿下祭起孝道大棒仍无法说服两个孩子,于是气急败坏地声称要断绝对孩子的经济来源。力图逼迫孩子们就范。

其实,这个问题本没有那么严重。不过是两个孩子的一种生活选择。至于两个孩子以穿汉服弘扬民族文化的分寸问题,不过是八零后九零后的年轻人自小养成的纵欲习惯的反映。好在这些孩子们见识比起改革开放前出生的那代人要多得多,他们的智慧完全可以弥补习惯上的缺失。

最后两个孩子告诉他们的父母,工作他们已经找到了,对象也已经有了。他们渴望自己的信念得到家人的支持和理解,可他们并不要求他们身边的人甚至将来与他们生活在一起的家人都必须穿汉服,这说明孩子的父母对于孩子们的担忧是多余的。孩子们在穿汉服问题上的态度,恰恰反映出孩子们个性的执着。但这些特点,在孩子们的父母与那些专家名流看来,却都成了缺点。而孩子们反驳父母对他们孝道的质疑,要求父母们也要公平地理解他们的生活意愿,却在国人眼里近乎大逆不道。此等观念反映出西方公平的理念,已经渐渐融入年轻一代的思想意识里。传统的孝顺观念正面临着挑战。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的伦理道德,反映一个社会的文明水准。孝顺是一种原始的伦理观念,即不问是非,违迕父母意愿就是不孝。这种孝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初期,或许是种文明。可是在人类进入工业文明时代,孝顺就成了一种阻碍文明进步的伦理观念。家庭成员平等,道理不屈从于伦理,是时代潮流。也是新型的中国社会家庭伦理关系。当然这不意为着传统的孝道就没有可取之处。中国孝道里有着西方世界倡导的现代人性观念,孝敬父母就是这种观念的反映。只是“敬”这种中国式的礼仪也需要与时俱进,应该摒弃无原则的屈从,代之以耐心和蔼的说服。

弘扬传统文化从孝顺父母开始,是个悖论。弘扬是发展,不是复制。孝顺却是复制,不是弘扬。孝顺,让孩子们从小就养成违心屈从,道理屈从于伦理的观念。泯灭孩子执着于正确判断的积极本能。父母在孩子大部分人生中,是孩子生活的参与者。如果在当今文明时代,继续弘扬孝顺,就会残疾孩子们的思想功能。年轻人是一个社会的新生力量,也是这个社会文明发展的生力军。新的不一定都是好的,可是旧的意为着发展的停滞。培养尊重年轻人具有的新观念,是文明进步的先决条件。父母应该站在与孩子平等的立场上,帮助孩子甄别他们的新观念,去伪存真。而不应该居高临下要求孩子们孝顺。

孝顺,就象中国人扭大秧歌,进一步退两步。明明知道父母的观念不对,却必须顺着父母,否则就是不孝,就要遭受全社会蔑视与抨击。随着人的老化,对生活中的事判断能力会不断衰弱,而年轻人对于现实事物的判断能力却在不断增强。可为了孝道,却要让正确的观念屈从于老人的错误判断。这是哪门子文明,分明是文明发展的障碍。

年轻人的生活能力,是在生活里的挫折中不断增强的。父母干预子女的生活,初衷肯定都是好的,可是即便父母的判断是正确的,儿女孝顺会让孩子们减少遭受挫折,但从另一个角度也让孩子们丧失了成长的机会。辽视节目中的父母非常具有代表性,他们从小以中国特色溺爱理念培养孩子,使孩子养成极强的个性。孩子们大了,他们却要让孩子成为听从摆布的孝子。二者南辕北辙,适得其反。不仅剥夺了孩子挫折中成长的机会,客观上也是难以如愿。

聪明理性的父母,对于成年甚至具有半行为能力的未成年孩子,要学会给他们意见,让他们自己判断取舍。强迫他们屈从自己的意愿,不仅难以奏效,即便奏效也是对于孩子的成长弊大于利。

百孝顺为先,应该被摒弃了。然而父母的阅历与经验也是人生宝贵的财富,是值得珍视的。扬弃中国的孝道,让孝顺让位于孝敬,让无原则屈从之敬让位于父母与子女之间平等耐心的探讨之敬,这才是弘扬传统的孝道,才是对于传统文明的扬弃。我们的生活里有许多象孝道这样的观念需要扬弃,中国社会的发展,需要弘扬传统文化,而弘扬传统文化需要从对传统观念的反思开始。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褦襶子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呆贝贝精华:呆贝贝
☆ 编辑点评 ☆
呆贝贝点评:

古话曰:百孝顺为先。可见一个“孝”字,在中国传统中所占的分量何其重要。
只是,何为孝?如何做才是真正的孝道?却是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作者提出:“让孝顺让位于孝敬,让无原则屈从之敬让位于父母与子女之间平等耐心的探讨之敬,这才是弘扬传统的孝道。”观点明确,客观、公正。欣赏!

文章评论共[4]个
终南苇人-评论

左眼在流泪,右眼在清欢,同是一脉血肉,皆因一句你好。总会在某些时候,意识会与环境格格不入,心平气和的倾诉,何尝不是一条通往价值的出路。示好at:2013年06月23日 凌晨0:51

褦襶子-回复明明我们的社会出现严重问题了,可是却仍然抱残守缺,信誓旦旦吼叫“坚决不”,猖狂地开历史倒车。无论年轻人多么不争气,与他们父辈的期望有多么大差距,未来都是他们的。感谢关注,祝安。 at:2013年06月23日 早上8:53

月光下的贝壳-评论

百善孝为先,孝以顺为先,孝乃大善,固当秉行,可一味顺之,又何谈进步呢?欣赏并问好朋友。at:2013年06月23日 中午12:57

褦襶子-回复中国的家庭成员之间还没有养成平等家庭规则。这是社会风气在家庭的反映。感谢关注,祝安。 at:2013年06月24日 晚上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