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过六月最后一天的日历,六月已经成为历史。
六月,于你于我于大家,尽管都是30个昼夜,同样是一分一秒流逝而过,但处于不同职业、不同环境、不同心态的人,对六月都会有不同的感受。
六月,有人说它是黑色的六月,也有人说它是阳光的六月,在我的眼中,六月的表情似乎比其他月份更加丰富,更加深邃,更加值得玩味。
六月的表情,我把它画成美丽的脸。
每当小荷初露尖尖角,淡淡荷香沁心脾时,就会想起那首诗:“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诗人杨万里对西湖六月荷花的赞咏,真可谓出神入化,精妙绝伦。
六月,不愧为“荷月”。曾慕名前往西湖“曲院风荷”和济南大名湖观赏荷花,感受诗情意境。伫立湖畔,放眼望去,那青翠欲滴的荷叶,含苞待放的菡萏,亭亭玉立的荷花;那“无穷碧,别样红”清丽高雅的绰约风姿;那“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冰清玉洁的曼妙神韵,实在是令人心旷神怡,如醉如痴。
六月,荷花碧连天,十里荷花香,这无疑是美丽的时光。
六月的表情,我把它画成欢愉的脸。
“六一”儿童节的欢天喜地,孩子们银铃般笑声响彻在大地的每一个角落,传递着多少童心、童真和童趣。如果说成人的快乐几乎都掺杂着功利的色彩,那发自儿童心底的愉快笑声,就宛如山泉般洁净纯真。
六月的快乐人群中,最扬眉吐气的当数金榜题名的莘莘学子,他们走过了高考、中考的炼狱,以优异的成绩结束了初、高中阶段的学业,尽情地享受着收获的快乐。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分耕耘,一份收获;能够享受自己付出的应有回报,怎么不会笑得陶醉,笑得灿烂。
六月,孩童庆节日,学子传佳音,这无疑是欢愉的时光。
六月的表情,我把它画成伤感的脸。
都说“铁打的军营,流水的兵”,其实校园和学生同样也是如此。六月的箐箐校园,演绎着年复一年的离别忧伤,多少学子含泪告别自己的母校恩师,离开上下铺的学兄学妹,离开肌肤相亲“同桌的你”,从此劳燕分飞,天各一方。
六月的忧伤人群中,最伤感的当数高考、中考“名落孙山”的考生,幸运之门没有向他们敞开,人生的征程平添了一道坎坷。他们或许自责当初的不思进取,或许抱怨着时运的不济,但长叹短吁改变不了残酷的现实。彷徨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又该如何收拾这颗饱受挫折的心灵。
六月,有黯然的离别,有落第的怨忧,这无疑是伤感的时光。
六月的表情,我把它画成烦躁的脸。
“几家欢乐几家忧”的金榜效应,导致了众多的考生家庭陷入了莫名的惆怅。品牌的名校进不了,不理想的学校不愿进,到处求爷爷,告奶奶,拉关系,走偏门,被人婉拒,遭人白眼,到头来惹得心烦气躁,怨天尤人。
还有那刚刚走出象牙塔的“天之骄子”,如今既不敢“娇”,也没资本去“骄”,因为毕业即失业,空有抱负,前途渺茫,就业无门,整日闲荡,成了拿着文凭的“啃老”一族。面对两鬓染霜的父母,心志齐天的儿女怎能安心宁静?
六月,求学无奈,求职无门,这无疑是烦躁的时光。
六月的表情,是张美丽而愉快的脸,是张忧伤而烦躁的脸,是张让人捉摸不定的脸。有人意气奋发,有人黯然神伤;有人忍受痛苦,有人享受欢乐……命运的使然,一切自然而然。
六月,无论激情,无论沉寂,我早已习惯在喜怒哀乐的表情中徜徉,从风风雨雨中,悄悄的走,悄悄的来,不为物喜,不为己悲,顺从命运的安排,这心灵的感受,用流行语表述,就是:痛并快乐着!
-全文完-
▷ 进入月下埋梦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