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北方老家,每当夕阳西下之际,便可以看到一幅美丽壮观的景象:高空燕子漫天飞舞,低空蜻蜓成群漂浮。它们各自在嬉戏中觅食,蜻蜓专吃蚊子等小昆虫,燕子既佐餐昆虫,又捕食蜻蜓。它们本都是益虫、益鸟,还要以残杀代替友好。你看那:身轻如风的蜻蜓,就像一架直升飞机,时上时下,升降自如;而矫健灵敏的燕子,尤如一架高速快捷的战斗机,旋转腾翻,得心应手。突然,燕子一个俯冲,将一只蜻蜓活捉过来。个别战斗结束,大部队仍在混战。
燕子,小巧玲珑,羽毛鲜艳,上体部为黑褐色,前胸黑白相间,腹部为白色,尾基部有一行明显的白点,额喉部呈红棕色,黑里透白,白里点赤,看起来很招人喜爱。燕子大多为侯鸟,春天到北方生儿育女,冬天到南方避寒过冬,周而复始,年年如此。燕子的窝一般筑在檐下,也有不少筑在屋内的椽檩上,以草泥为原料,坚实而清洁。,燕子还有点嫌贫爱富呢,专找青砖蓝瓦的大户人家栖息,一般平房茅屋它是不会光顾的。
一年春天,清明刚过,我家飞来了一对燕子。它们在堂屋中飞来飞去,东张西望,最后选定在屋檩上筑窝。这可是一次破例呀!我们家既不是高楼大厦,也不是青砖瓦房,而是用红土砖盖起的三间高粱秸泥顶房,但比起周围人家的土坯茅草屋来,也算是“鹤立鸡群”了。两只燕子起早贪黑忙了几天,一个半圆形的燕窝建起来了。这燕子上下午出去觅食,中午和晚上回来休息,很有生活规律。这和人的作息时间基本相仿,每天我都是边吃饭边欣赏燕子,自享其乐。天越来越暖和,雌燕子开始下蛋孵崽,它象女人“坐月子”一样,扒在窝里一动不动,吃喝都由雄燕子伺候。不到一个星期时间,雏燕破壳而出,发出“叽叽”的叫声。燕夫妻更忙了,东奔西走、满山遍野地去觅食,不让小燕子受半点委屈。每当爸爸妈妈回来,小燕子个个扑扇着翅膀,伸出小嘴等着喂食。时间过得飞快,小燕子长得个个体格健壮、羽毛丰满。开始,老燕子带它们短距离飞行,不几天就全部“毕业”,成为自食其力的大家族成员。当一阵西北风刮起,冬天就要来临时,燕子们便成群结队的飞向南方。第二年春天,再准时归来。
燕子很恋“家”,也很重感情,冬去春来,从不失信。它还能传递友谊、沟通信息呢。有一年,我学着别人的样子,在燕子腿上绑上一个装有十几粒绿豆的小布袋,第二年燕子竟带回了一小袋胡椒。这真是两家主人“天涯海角情相连,心有灵犀一点通”呀!后来,我考上了省城中专,全家都离开了农村,我家的房子也给叔叔家做了仓库。几年后我回家看望,一进门我就先看燕子。哪知等了半天也没见到燕子的踪影。我叔叔讲:“你们走的当年,燕子曾来过一次,它在空屋老窝内守侯了一天一宿,第二天早晨我开门取东西时,燕子飞走了,以后再也没有出现过”。我直盯着房檩上那个布满灰尘的老燕子窝,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酸楚。
-全文完-
▷ 进入潇男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