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初看题目,似乎和赤手可热的郭敬明的《小时代》有几分形似。
望着窗外,黑暗吞噬着周围的一切,皎洁的月光消失在永无止境的黑暗的囚笼里,月亮当了俘虏。对面的楼房在黑暗的底色里成了黑暗的像。只听见吱吱的叫声,这大概就是蝉鸣吧。不知古人如何对蝉鸣有几分喜爱,而我,却讨厌这扰乱宁静的叫声。这吱吱的声音将黑色渲染的更加放肆,渗入人心。
就在这满城之人都沉入梦乡之际,心中便翻涌了失眠的讯号。也不算是失眠,只是不想睡罢了。我的生物钟就像猫头鹰一样,昼伏夜出。只是我比它多了些灵活罢了。
最近的确看了些好书。好书,当然仅仅是对我而言。一些文学书,对旁人而言则是打发时光,消磨闲暇的无聊行为罢了。我却深深地陷入其中,像苍蝇望着大块的新鲜粪便而探头触眉。似乎比喻有些不恰当,但对于大多数人的思维脉络来讲,这是最恰当不过的了。
本来想写篇短篇小说,突然发现灵感被狗给吃掉了,还能听见齿牙撕碎的声音。本来想写点游记,想想,自己都不喜欢看的东西,何求他人而折磨眼睛,劳累心思。最后,突发其感,就写篇散文吧。毕竟,散文的创作比小说要简单百倍,比游记更具有可读性。
于是,就追随着自己的想法,写出了如上的题目。
二
都说文人矫情。
虽然自己不是什么文人,但这股矫情劲和文人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机敏”人心中有什么想法,一定埋藏在心底最深的角落,再铺上一层海绵作掩护,绝不会让人看出他心底任何的破绽和想法。巴菲特就是这样,李嘉诚就是这样,马云就是这样。他们是无数人崇拜的偶像,将其视为神坛上的人物。
而像我这样愚笨的人才将自己心里的想法像倒酒一样倾盆倒出。
都说现在的文艺青年比[ch*]女都稀奇。乍一听,以为对方拿着鲜红的花朵来道喜一般。细品,这是夸人的话吗?在这里我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试想,如果你对一个女生说,你是个[ch*]女,你觉得这算是夸人吗?似乎[ch*]女是对你容貌和性格的否定。除了结婚的时候,女生以回答自己是[ch*]女而光荣。但是,谁一辈子常常结婚呢?是吧…
我敢打赌,如果一个文艺青年给家人说,他以后想当个作家或者歌手或者书法家或者什么的,除非他家是搞艺术的,或者家长了解儿子的长处并透漏支持的态度。否则,不是一阵冷嘲热讽就是棒打鸳鸯似得拆散你和它们的亲密。谁也不会天真地相信五百万分之一大奖的概率会无缘无故地砸到你的头上。
的确,人们看到为了正派的理想而努力,而拼搏,而锻炼,而准备的好青年投来流星雨似的赞许。还有,人们看到某些文青为了自己所谓的理想和目标做无谓的困兽之斗的时候,冷眼穿透了稀薄的空气,齐刷刷地射向你的身体。这无可怀疑,因为,从事艺术常常会是这样的一个结果:百分之百的投入换来百分之一的收获甚至更低。
哪个家长也不愿意看着自己的孩子饥不裹腹,衣不遮体的情况下为了所谓的艺术梦想而冒巨大的风险。
这一切都是可以理解的。
三
最近看的书很多,有契诃夫,欧亨利,莫泊桑,鲁迅,莫言,冰心,官场小说和郭敬明。
突然,想起了郭敬明的《小时代》。前面的作家都无可置疑地在世界的文坛打下了坚实的立脚之地,而小桥老树和郭敬明这两本畅销书的作家,引起了社会上的争议和质疑。
放下小桥老树不谈,我唯独谈谈郭敬明。
这个伴着无数的掌声和无数的唾液从青涩少年成长起来的青年作家。
尽管郭敬明成了无数高雅的人的炮筒,尽管闲谈之时也常常黑一黑这个红得发紫又富得流油的作家。红,有目共睹。作家在人们的潜意识里是远离高贵和富裕的,他们应该穿着长袍,像孔乙己一样,或者比孔乙己稍好一点的经济条件;而绝不是郭敬明那样,开办公司,在血淋淋的商场挣个头破血流,将对手残忍地踏在脚下。拿着赚来的钱挥霍于琳琅满目的高贵奢侈品。我的解释很简单:旁人眼红了着急地看着,然后顺便骂几句。
这是人家的个人生活,旁人无权干涉。
说心里话,郭敬明的作品的确看起来最具有趣味性。这也难怪郭敬明的小说长居畅销书榜单雷打不动。他的书,基本都看过。他的《小时代》,看起来挺有趣,挺曲折,挺带劲。
然而,看过呢,有什么收获?
没有。快餐一般。他的小时代是祭奠一代人的青春。我想问,我们的青春都活在物质条件充裕,橱柜里摆着花花绿绿的衣服,用着高档的杯具,衣食无忧地整天忙碌着他与她,他与他,她与她,她与她之间的关系。
是吗?
或许有些人是。
但这一定是极少数中的生活方式。那我们大多数人的青春呢?他并没有交代。
四
下面请允许我接题完成未完成的叙述。
我们生活在物欲横流的时代。内心的纯洁在大学毕业前能盛出满满一杯,随着大学毕业,纯洁渐渐地从杯子里不自觉地倒出,洒在漆黑色的长满杂草的泥土之中。毕业时,两眼一黑,看不到方向。似乎最明确的方向,就是两眼一黑。
慢慢地,走进这个社会,这个真正的社会。在走进社会之前,你要学会课本里没有,老师不传授的东西,这些东西看似无价,实际无价。
比如,你要学会笑脸迎人,你要学会幽默风趣,你要学会给领导悄悄地倒水,又能被领导“不经意”间的注意到。你要学会舍得。舍得烂友,舍得金钱…
倘若你无意间以冷脸对了领导,你谈话总是傻傻痴痴,你见了领导杯子里半满的茶水而不主动加满,你会被领导深深地记住的。然后,淡淡地忘记。
倘若你仍然交整日只会喝酒吃肉打架群殴的“哥们”,常常在网吧,台球室一混一夜。你的人生将沿着走向黑暗和迷茫的轨道急速前行。
倘若你和你们同事和领导一起爬山,几个人走得有累又渴,望着冰柜,却没有人主动买水,一个人走了出去,买了几瓶水,他在领导眼里的形象一下子就伟岸高大起来。几次过去,你都喝着别人买的水,而自己却一毛不拔,试想,你在人家脑海里的形象是什么?我就不作比喻了吧。
这些无价的东西,说白了,就是学会伪装。就像用厚厚的黑色纱布遮住了你的脸,就连眼睛也差点儿-埋进硕大的黑色的帷帐里。你却要在这样的环境里自由的呼吸。不知道你是什么样的感觉,至少我会累。
突然有那么一天,望着洁白的天空。这是很长很长时间都没有做过的事情了。少年时候望着天空,沉入或者迷幻,或者甜美般的梦境。而如今,一切都让你觉得世界这么黑暗,人性这么阴冷。
阴冷的人性,也不能完全这么说。谁不愿意做个好人,谁不愿意开心地像个孩子,去掉伪善的面具,呼吸新鲜的空气呢?除非傻子才不愿意。然而,人们却都成了傻子。
每个人都为了自己能过的好些,而当了所谓的傻子。如果每个人都按照公平的方式进行竞争,去掉家庭背景,去掉送礼,去掉偶尔送送肉体的话,谁愿意去当这个傻子?傻子才会!
然而每个人心里都掩埋着无数的不信任,似乎你不这样去做,其他人就这样去做。接着,他人得利,你只能望着池水里的大鱼被钓走而苦于没有鱼竿。所以,你强迫自己学会伪装,学会运用各种手段来达到想要达到的目的。一个人这样做,第二个人会照葫芦画瓢,第三个人望第二个人也像模像样地学做了起来,然后,所有的人都参加到了这场游戏当中。造就了今天的社会。
以上仅仅是对工作的感想。其实对结婚的感想就更多了。
婚姻,幸福的殿堂。不知被传诵过多少遍的话,却不得不在此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婚姻,是幸福的殿堂吗?有一种约定俗成,就是到了什么阶段就要做什么事,否则,你一定会被当作妖怪似得充斥着人们的眼球。如果你到了30岁还不结婚,人们就会议论,这人是不是心理有问题,这人是不是那里有问题,这人是不是找不上对象,这人是不是…一连串的问题幻化成一双双可恶的眼神,这眼神里透漏着无数的细针向你扎来,不被刺死,也成重伤。
如果你揭开新娘的头罩,望着她内心激不起一点涟漪,就像望着一个男人一样。而你深爱的人正躺在别人的怀抱,曾经的海誓山盟,非你不嫁的气势被冰冷的铁罩子无情地罩盖,不露出一丁点的缝隙。
你是作何感想?
而你又听说一对找了八年终于结束爱情长跑的人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你是作何感想?
接着,你又听到了这对旁人眼中恩爱无比的夫妻,突然变成了朋友,或者连朋友都不是的陌路人,你又作何感想?
开始你会想他们终于有情人终成眷属,为他们祝福,更多的是为自己遗憾。当听到他们为了金钱而喋喋不休,为了生机而面色阴冷,为了生活而走向离婚。你再看看自己不太喜欢的妻子,突然间变得那么可爱。
因为什么使你们踏进了婚姻的殿堂,就是门当户对,两家都有钱。因为什么让你们过得越来越幸福,是看到了原本幸福无双的鸟儿终于不欢而散,才看到了你们之间用金钱维持的,久违了的幸福。
不知道这一切是幸福还是悲哀,管它呢,从结局来看,似乎比旁人幸福。
我不知道还能说什么,无奈纠结而成的大网从天上洋洋洒洒地坠落,套在了我们这一代人的身上,紧紧的裹住,丝网越来越紧,我们只得不停地挣扎,越挣扎越紧,越紧越挣扎。直到有一天,这张丝网终于破裂,成了一段一段的丝线。才发现,早已遍体鳞伤,血肉模糊!
我们丢掉了内心深处的灵魂。或许,我们从未有过灵魂。
-全文完-
▷ 进入520冰冰123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