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踏歌行千里

发表于-2013年07月28日 中午12:22评论-2条

白先勇的美文《青春》,你看过吗?你猜内容是怎样的?从名字上看‘青春’是美好的萌动的,充满着绚丽华美的色彩,是这样吗?白先勇的《青春》却是逝去的青春,不甘放手的心态,一个想描绘留住青春的画家。

老画家在一个阳光灿烂的早上,忽然跳将起来,他想要作画。画一幅‘青春’,他心想他等这一天已经很久了。于是他在老丑的脸上涂上一层厚厚的雪花膏,穿上年轻时穿过的格子衬衫、白色的短裤。把身体勒成难看的两截。他在热得冒蓝烟的海边,为一个十六岁的站在岩石上的少年画果体像。

青春是什么?是十六岁少年的身体?忽然间,我觉得答案是唯一的:是。除此之外,你能告诉我青春是什么吗?什么能有十六岁的身体与曾经十六岁过的身体的对比能强烈地例举出青春的存在和消失呢?是的,青春永远停留在十六岁的身体上,但不会停留在一个人的身上。

老画家早已经感觉到青春的逝去了。他想努力用自己的画技抓住青春的一点证据,但是青春于他是太庄严太宝贵了吧,以至于他不能随时随地的有那种灵感那种冲动那种豪迈来画他的‘青春’,所以在某一个早上一睁开眼时,他忽然觉得他等待这一天已经很久了,于是他像摆祭坛举行仪式一般打扮了自己。

青春是一种不自觉。我们多半是在失去了青春之后,才知道青春曾经真的存在过与我们相伴过。但是往往又都被我们虚掷了,几乎所有人的青春都是悔恨的,比如没有好好学习,没有尽情欢乐等等,无不是顾此失彼的。但是很少有人因此而责怪自己责怪青春,因此青春又总是无悔的,青春太短暂太珍贵,你怎么过都会错失了它,怎样过都不能匹配它,所以青春必须是追悔的。

在热的海风中,老画家看着站在岩石上十六岁少年健美的身体,摆出了他想要的姿势。但画家的手却是颤抖的,他几次都无法下笔,他明明的捕捉到了青春的画面,但颤抖的手下不了笔,他想调试出一种接近少年肤色的颜料,又总不能满意,最后他愤怒地把颜料一朵一朵的甩在画布上。

我们都失去了青春,或必将失去青春。但是我们可能没有画家那样感觉到彻肤的疼痛。多数的时候我们不承认青春已逝,努力地保持着青春的姿态,做着青春的装扮,其实那只不过是青春华丽的衣冠塚,那里已经没有了青春的魂魄。但这样也好过于画家。与其像画家那样去为青春殉葬,不如耽在伪青春里,好躲过那段迷茫和凄凉,直到心境成熟可以直面沧桑的人生。

老画家艰难地爬向十六岁少年站立着的岩石,少年天真地对着他笑。他说:“让我们休息一会吧”,小年说:“伯伯,我不累”。画家看着少年,看清楚了少年身体上的每一寸,细嫩而光滑,他继续艰难地爬着,竟然伸出双手去掐少年的脖子,少年惊慌地翻身跳下海,游走了。老画家虚脱一般躺在岩石上,嘴里还说:我要抓住你。海滩上被风打翻的画布上,一团一团的颜料,左上角写着‘青春’两个字。

画家干毙在岩石上。

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有许多人体雕塑。总有艺评家们撰文如何如何的赞美,我总不以为然,又不敢暴露自己的无知无识,更一度深疑自己是不是没有审美细胞。现在想来原因有二,一是受东方传统教育太深,与那种赤luo裸的美一时不能相容,二是年岁太轻。还不懂得赞叹健美。或许只有永失青春的人,痛感衰残的人才能真正为那些健美的身体塑像发出惊天地泣鬼神的浩叹。由此可以理解老画家了,理解他的痛。画家的行径自然是不可取的,但是问题在于白先勇先生想告诉我们什么?

大概是王国维说过:作者未必然,读者何必不然。读者可以悟出作者所没有的思想感情来,所以有的时候作者的原意是什么倒不重要了,而关键在于读者受到了什么样的启发。在这篇文章里,我再一次盈满‘对晚景,惜流芳,易成伤的’感怀,并且我也能深刻地体会画家的心态,作为艺术家他的思维和想像力本不与凡人相同,他凭着他的艺术想象给自己虚拟了一个怎样的‘满地残红宫锦污’的惨烈场面,以至于令自己生不如死我们不得而知。但我们幸好有制造伪青春的能力,来逃此一难。

相对于此,还是曹操的那句: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为好。去赞美青年人,去牵挂青年人,去帮助青年人。我们周围越来越多的是年轻人,他们迎风摇曳,绚烂花开,把对自己青春的凭吊换成对他们由衷的欣赏,那样不是更加豁达开朗吗?何必执拗于已逝的青春,甚至是从来就没有被我们真实的拥有过的青春,而不享受眼前的美景呢?还是借一句古诗做个结尾吧:为君把酒对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踏歌行千里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美泉精华:美泉
☆ 编辑点评 ☆
美泉点评:

青春是人生旅途中激情洋溢的驿站,是不老的眷念和回味。
青春,其实在自己心底,容颜可以老去,只有心底青春不老,人生才能快乐。

文章评论共[2]个
美泉-评论

欣赏佳作,问好朋友!at:2013年07月28日 下午3:47

文清-评论

晨有清逸,暮有闲悠,愿你天天快乐!at:2013年07月28日 晚上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