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政治人物如何作秀金陵叟

发表于-2013年08月08日 下午5:43评论-7条

作秀是政治人物的必修课。它是塑造形象,聚结人气,捞取资本,传递信息,推销自我最有效的捷径。作秀既有中规中矩的程式化套路,也有剑走偏锋式的新奇特方法;既有成功的典范,也有惨痛的失败例子。现撷取几朵历史长河中作秀的浪花,以供作秀大师和研究作秀的方家作为参考。

一:减膳是作秀中最常用的方法

减膳也叫撤膳,就是降低伙食标准、规格。由于中国长期是小农经济社会,生产力低下,社会财富有限,除了以租税庸等形式交给上层权贵以外,生产者剩下的只够维持基本生存,故而精打细算、勤俭节约一直被老百姓视为美德。减膳正是迎合了民众的这种心理。凡是不奢侈的政治家都会给百姓一个明君清官的好印象;同时清廉也掩盖了统治者对下层的剥削真相,缓和了彼此的矛盾,构建了和谐的氛围,所以减膳是政治人物屡试不爽的法宝。减膳尤其在两个时候出现的频率最高:一是新领导人刚上台时,一是在国步艰难时。前者是为了好印象先入为主,后者是为了共度难关。下面就这两个方面各举一例。

西汉元帝刚登基,就陆续出台了以减膳为中心的一系列惠民政策。包括撤膳,减低自己伙食标准,禁止官员大吃大喝;开放苑囿,还耕于民;释放宫女,让她们回到民间嫁人;国家无偿提供资金、种子给赤贫者恢复生产。一时间,汉元帝人气指数飙升,史称“汉元新政”。

清朝末年,大量对外赔款导致中央财政特别拮据,慈禧老佛爷从自我做起,厉行节约之风,每顿饭由260道菜一下子减少到130道。去掉了一半。

但我以为,汉元帝和清慈禧两个人的作秀不成功,因为他们为作秀而作秀,把作秀与实际工作分开了,割裂了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这也是许多以减膳这样的看起来容易的作秀方法难以取得预期效果的原因。汉元帝除了上任伊始出了一套组合拳以外,后来在施政上并不成功,自己优柔寡断,用人贤佞不分。最要的命的是依重外戚,开启了王氏干政的先河,为后来王莽篡汉埋下祸胎。慈禧以为以身作则,全国人民从牙缝里省下一些白银给外国列强就可以太平无事了,从而拒绝康梁的宪政变法,最终导致清王朝灭亡。

二:作秀要有宏远的主旨

作秀看起来是偶然出现的孤立的小事,但由于政治人物特殊的身份,其影响力是巨大的,所以作秀要意义深远,与治国牧民这样的大道理联系起来。这方面成功的例子是唐太宗吃蝗虫。贞观初年,蝗灾严重,一天太宗在宫苑里捉到一只蝗虫,拿在手里骂道:“你这祸害,吃了我子民的粮食,现在我就把你吃掉。”虽然有侍从上来劝道:“皇上,这污浊的东西会伤了你的龙体。”但太宗还是一口吞了下去。唐太宗没有食异物癖,也不像现在有些美食家这么生猛喜欢吃生动物,显然这是在作秀,且斧凿痕迹明显。然而这秀做的好,一下子把他爱民如子忧心如焚的形象勾勒出来。至于史书上说,吃下蝗虫后,天下的蝗灾顿时没有了,那是夸大和马屁之词,不足为信。

三:作秀当避己之短扬己之长

汉末建安年间,丞相曹操要东征西讨,每次出征前,他儿子曹植就会朗诵写好的华丽诗篇,以表达对父亲出征的依依不舍和深切思念,还有对胜利的向往,很得曹操的欢心。曹操另一个儿子曹丕虽然也有文采,但与弟弟曹植比就差远了,看来诵诗惜别不是他的强项。他听从了谋士贾诩的建议,每当曹操出发前,伏在路边呜呜大哭。就是这呜呜哭声胜过了曹植的千言万语,父亲也从中感到了父子之间真挚的情感,最终曹丕继承了王位。这是作秀案例中最成功的范例。

四:为求快速的轰动效应,作秀要用超常规的独特新奇的技巧

商鞅打算为秦王推行新政,担心没人相信,于是在南城门口立一根木头,说谁把它搬到北门就赏黄金10斤。这太容易了,人们便不相信,只是围观起哄。后来加到20斤,还是没人去搬。再后来,加到50斤,一个二愣子觉得好玩,就搬到了北门,商鞅当即赏了他50斤黄金。这下子轰动了整个都城,轰动了整个秦国,从此商鞅变法措施如影随形令行禁止,很快打开了局面。

五:作秀切勿华而不实因小失大

春秋时,宋襄公以殷人后裔自居,标榜礼仪道德,一心想做霸主。在对楚军作战时,也想秀一把他的道德梦。可这一秀,把他的老命秀掉了,也让宋国从此一蹶不振。他规定不杀“二毛”,即头发花白的老年人不杀。楚军渡河时,谋臣向他建议,“半渡击之”。他不肯,说”仁义之师不击人于难”,非要等到敌人上岸后列好了阵才交战。最后大败而归,自己也身负重伤,不久伤发而死。每当读到这段历史时,真是又好气又好笑,把秀做到这个份上,也算是极品级人物了。

六:作秀要选择好秀料。

政治人物不同于娱乐明星,千万不能用打情骂俏闺房私事来作秀,在这方面栽了大跟头的是唐玄宗。唐玄宗与杨贵妃感天动地的爱情故事历来为后人称道,比如产生了像《长恨歌》这样的伟大作品。但我以为,正是唐明皇以与杨贵妃的恩爱来作秀,才让安禄山之辈窥见了唐王朝顶层的荒淫奢侈腐败堕落,从而爆发了安史之乱。安史之乱不但是李唐王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也是整个封建社会上升期与下降期的分水岭,这个教训不可谓不大。这里举摘花和剥荔枝两个案例。

天宝某年,宫中牡丹花盛开。玄宗拥着贵妃一同赏花,情不自禁的摘了一朵插在杨贵妃的鬓角上。这本是人之常情,可玄宗觉得这样做还不够,他要让全国的人乃至后人都知道这件韵事。于是传呼翰林供奉大诗人李白来写诗留存。李太白不愧为是诗仙,落笔成章,写下了名垂千古的《清平调词》三首。先抄录如下:

(一)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想要台月下逢。

(二)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三)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得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这组诗就艺术价值来说,自然是上乘极品,但与治国来说却是捧杀之作。倘若换成了魏征,李唐王朝的命运可能会要改写。

还有一次,华清池沐浴出来,当着安禄山等大臣面,玄宗剥荔枝给贵妃吃,贵妃抱怨着荔枝不新鲜,不肯吃。于是唐玄宗觉得很没面子,恼“秀”成怒,立即下令让驿马六百里加急从建州送来,到华清池的时候荔枝还是新鲜的呢。巧合的是,这件事也让唐人用优美的诗歌记录下来了,这便是杜牧的名篇《过华清池》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到如今,在文人间还会雅称荔枝叫“妃子笑”。不知道,若干年后马嵬坡旁枯草冷土里的杨玉环回想那鲜美的荔枝时,是笑还是哭呢?

同任何事物一样,作秀也是一把双刃剑,真心希望政治家们在秀一把之前,多多思量,精心设计,秀出内涵,秀出品味,那将是国之福民之祉。

2013年8月6日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金陵叟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点墨岁月点评:

通读此文,感慨不已!作者对史料了如指掌,博古观今,足见准备之足;行文逻辑清晰,引语适时,可谓功力不凡。以史为鉴,小之正衣冠,大之正国体。不论作秀与否,我们需要看到的是此秀意欲为何?是为百姓疾苦而秀,此秀越多越好;是为自我宣扬而秀,此秀不看也罢。任何事情,需要辩证而看,只要举动为民之根本,就要敢于秀,怕就怕没有秀的勇气和决心。希望,无论是何人,凡夫俗子,达官显宦,均能秀出内在,此内在实为民生!作者结尾引用太白的诗,恰到好处。问好作者!欣赏!

文章评论共[7]个
点墨岁月-评论

金大哥此文,甚为佩服!问好!at:2013年08月08日 下午6:29

金陵叟-回复点墨兄辛苦了,过奖了!谢谢!也谢谢名捕兄! at:2013年08月09日 清晨6:58

月光下的贝壳-评论

(:028)金兄好笔力,秀出别样精彩,问好金兄。at:2013年08月09日 凌晨0:17

金陵叟-回复哈哈,谢谢贝壳兄!问好! at:2013年08月09日 清晨7:34

呆贝贝-评论

作秀是政治人物的必修课。所以,不作秀的政客才不正常。问好大哥!at:2013年08月09日 晚上11:01

呆贝贝-评论

作秀是政治人物的必修课。所以,不作秀的政客才不正常。问好大哥!at:2013年08月09日 晚上11:01

金陵叟-回复谢谢贝贝老师!问好! at:2013年08月10日 清晨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