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力不足逸翼

发表于-2013年08月10日 凌晨0:38评论-1条

读《论语》,遇如下一段——

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汝画。”

明朝有“两朝帝师”之称的张居正对于“子曰”的十来字作如是解:

“所谓力不足者,非不用其力也,乃是心诚向道尽其力以求之,至于中道,气力竭了,莫能前进,而不得不废,这才叫作力之不足。今汝本安于怠惰,不肯用力向前,譬如画地以自限的一般,乃能进而不欲,非欲进而不能者也,奚自诿于力之不足哉!”

并进一步评述说:

“大抵人之勇往力行,生于真知笃好,盖志之所至,气必至焉。若冉有者,还是不曾真知道中之味而悦之。使其果悦之深,则必如颜子之欲罢不能矣,而岂以力不足为患哉!学者不可不勉也。”

在这里,冉求为自己的懒找理由,而孔子指出这位弟子“力不足”的根源,不是力不足,而是因为他自己画地自限,不敢继续尝试,是没尽力。

5月3日《参考消息》援引英国《每日电讯报》网站5月1日的一篇文章为冉求的“力不足”之说找到了证据。该篇文章的标题是:《研究发现脑结构决定懒人不思进取》。文中说:

脑部扫描显示,“积极能干者”和“不思进取者”大脑的三个特殊区域存着差异。愿意努力工作赚取酬劳的人其脑部的两个区域纹状体和大脑正中前额叶皮层会分泌更多的神经传导化学物质多巴胺,而那些不愿努力工作获得报酬的“不思进取者”其脑部前脑岛的多巴胺水平较高。前脑岛负责人的情感和风险感知能力。

如此看来,做事“心有余而力不足”似乎可以归因于大脑的结构。这真是一个悲摧的发现。原来一个人比另一个人懒惰,其根源在于大脑。这就好像如说一个人比另一个人笨一样地令人沮丧。这结论不仅可以摧毁“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样的格言,也摧毁了“勤能补拙”这一成语。这科学研究的结果告诉我们,有些人就是无法勤故别谈什么“补拙”了,所以他也无法自强以不息…… 此发现,给历来懒散的人找到了“护身符”,因为每一个人不可能在另一个人的监视下进行脑部扫描以确定他大脑的哪一区域分布着较高的多巴胺水平。

于是,一个人在被领导批评为“工作懒散”的时候,他可以祭起这一个科学发现说“我脑部前脑岛的多巴胺水平较高,科学研究说这种人天生是懒人”。

科学实验的结果,常有令人无所适从的结论。报纸电视及网络上经常食品化学物质超标的报道,如果都按照那些文字的描述去回避,或许会找不到用于果腹的东西了。

想起有一夏天去买西瓜,对那位摊主说你这西瓜是不是那种爆炸瓜?

那位女摊主说:“现在很多东西吃了会让人死,如果都不吃,人就死得更快。”

到了这年代,科学的成就之一,是把一些惊悸附加到人身上,并驱逐了一些信仰。

2012年5月4日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逸翼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一啸长歌点评:

力不足者,指无恒也。文章举事稍多,论述之力亦不足也,望详之。

文章评论共[1]个
呆贝贝-评论

“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汝画。”贝贝前来拜读,问好朋友!at:2013年08月10日 早上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