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是益虫,在我国文化里还是吉祥物。可它长相难看,令人恐惧,加之晚上飞来飞去,闹腾得小家不安宁,所以并不讨人喜欢。
这家伙,近几年曾三次潜入我家。前两次进入的蝙蝠要大些,最近一次进入的蝙蝠要小些。第一次在我家里闹腾,地点是书房,我晚辅导去了,只有妻子与女儿在,在她们的恐惧与惊叫中,在鸡毛掸子的乱扫之下,它晕落在角落里。妻子与女儿不敢捉,只好请楼上的邻居帮忙,用塑料袋装着,拿到小区院子里,将其放生;第二次从客厅串到我书房,我们一家子都在,在一阵手忙脚乱中,我用网鱼兜网住了它,然后收住口,将它拿到小区庭院里释放。
最近一次大概是我们一家九点过从超市回来,在我们进门时神不知鬼不觉地溜进来的。十点钟,妻子洗完澡,拉开卫生间拉门,一看,“蝙蝠!”,赶紧把卫生间拉门拉上。此时,我还没洗完澡,待我洗完出来,这家伙不知躲哪儿去了。过了段时间,它便在客厅里毫无顾忌地飞腾开了。它一会儿俯冲,一会儿爬升,跌跌撞撞。我们一家子对这鬼东西都感到恐惧,拿它没办法。客厅空间大,它或高或低,或左或右,加上怕它攻击,所以制服不住它。撑衣杆、塑料扫帚、网鱼兜都用上了,也没能发挥作用。我们只好按一些人介绍的驱逐方法,将客厅靠窗边的所有的灯关上,只开餐桌顶上的灯灯开亮,目的是给它暗的出口,请它自动离开。可这家伙像是恋上了我们家似的,无论如何就是撵不出去。折腾来,折腾去,到了十二点过,我们家都还不能安静。这家伙倒好,竟躲到落地窗帘最顶上的窗帘布里,无论你扯,还是拉,它死活不出来。我们没法,只好把所有的门都关上,留它在客厅里活动。打算第二天晚上再说。
第二天白天,我再次检查了蝠蝠可能进出的通口,发现原来的出口封的胶步没有破坏的,察看厨房时又把天燃气热水器和燃气灶烟囱的丝丝缝缝用胶布贴上。第二天晚上八点过,我关上所有门窗,在客厅里燃起灭蚊片,打算先烟熏;接着又喷浓浓的空气清新剂,再让它尝味;又用双电筒向它可能潜伏的地方光射。这样一些办法都用尽了,它还是没出来。九点钟样子,女儿外出,还没下楼梯间,就听到她给她妈妈打电话,语气里充满惊恐,她说在下二楼时,一只蝙蝠从她头顶掠过,吓了她一大跳。我与妻子忙问她是否遭到攻击,她说没有。我们才放了心。
我和妻子开始猜测,女儿遭遇的蝙蝠是否是家里那一只呢?若是,那就太感谢了。
时钟嘀嘀答答地往前飞奔,很快到了十点过。当我从关闭着的书房到客厅时,这家伙开始在客厅上空盘旋。时飞时停,一会趴在电视墙上,一会儿贴在窗帘上,还扭动着小而怪的头脸。女儿已经回来,她和妻子都不敢打它。就我一个男子汉,心里也是挺惊慌的,用扫帚东扫西扫,东压西压,根本制服不了它,它还是飞来窜去。过了一会,它又窜到窗帘布里去了。
没办法,只有再等待。十一点过。我们再出书房门,它又在客厅飞腾开了。这次,女儿出主意,让我们打开窗,采取轰、撵的办法。蝙蝠飞来飞去,似乎觉得窗外阴暗,似乎觉得窗外有某种声波传来,它开始往窗边飞。前两次失败,撞在窗的上方。终于飞出去了,我们一家惊呼。可瞬间它又飞回来了,来回两次,让我们的心再次悬了起来。更为可怕的是,我分明看到窗外还有一只大蝙蝠,妈呀,它是不是要把大蝙蝠带进我的家呀。
最终,它还是飞出去了,很快的,它与另一只蝙蝠消失在暗夜里。
我赶忙把客厅玻璃窗关上,心里长长的松了口气。
小蝙蝠出去后,我把前后出现的蝙蝠联起来,组成了这样的故事:
小蝙蝠有爸、有妈,它因冒进,溜进了我们家。可它的爸爸终究不放心,感觉到小蝙蝠就在我们家。妈在楼后发出超声波,爸在楼前接应,呆了一天后的小蝙蝠也感受到了父母的呼唤,也感受到了我们一家人的不欢迎,虽然能吃点蚊蝇,但不能在外面的树上一家子过温馨日子。它想往楼后飞,到妈妈怀抱里,可门窗紧闭,没有出口;它苦闷,不知怎样回家。我们打开前窗,它的爸在楼前接应。这让它增加了勇气。它还想告诉爸爸找到了一处阴凉的地方,打算带爸爸进我们家。爸爸实在要成熟明智些,再到的屋也不安全,我们真正的家在大自然。小蝠蝠最终随着爸妈回到了自己的家。
想想蝙蝠与我们,自然也有一些体会,现赘述如下:
1、我们不想蝙蝠打扰我们人类的宁静的生活,可是我们是否打扰过它们。绵竹毕竟还算生态保持较好的城市,可其他地方呢?
2、蝙蝠不过就是想找一憩息之地,它白天不影响人们的工作,只是到了暗夜才会活动,为什么我们人类就容不下它们,总是要把它们轰走?有的甚至于把它们打死?人类是否自私了点?
3、当然蝙蝠虽是益虫,但不排斥传播疾病,有的蝙蝠还会吸血。这恐怕是人类容不了蝙蝠在家的根本原因吧。
思来想去,人类有家,蝙蝠也有家,作为其中一员,我们要关爱世间动物,关爱大自然,让这些动物们也和人灰一样也有安全、温馨、快乐的家园!
-全文完-
▷ 进入古蔺之子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