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国家设立各种各样的节日,目的是不是一样?或是为了纪念什么,比如,建军节、国庆节、劳动节、妇女节、青年节等;或是为了宣传、颂扬什么,比如,儿童节、教师节、老人节等。
不管目的如何,我想,国家设立节日的初衷应该是好的,是值得某一类人的庆祝和自豪的。它说明了党和政府在关注这类人群,在倡导全社会尊重、重视这类人群。我们应该为各种节日而喝彩!
可是,令我不解的是,在庆祝各种节日的时候,为什么存在着差别,存在着不平等呢?而且,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这种差别反而变得越来越大呢?首先是放假上的差别,国庆节和五一节几乎都是小长假。除教师节外,其他几个节日都是放半天或者一天假。其次是节日里福利的不同,建军节里,连退伍的军人都可以领到“一篮子鸡蛋”等。妇女节里,有的单位和公司给他们的福利多的惊人。老人节和儿童的节日来临时,政府、慈善单位和赞助商济济一堂。
只有教师节和青年节好像是形同虚设,没有假日的佐证,没有福利的庆贺,有的只是工作不息,奋斗的不止。青年节里,虽然清淡如水,但有的单位和学校还能用发展新团员宣誓大会来自我安慰一下。然而在教师节里,由于教师的上课,辅导等琐事缠身,几乎体会不到节日的气氛了,加上学校没有一丁点的庆贺仪式,没有一丁点的福利待遇,教师节成了教师徒增烦恼源泉。教师(利用有偿补课赚钱、收受家长红包的无道德的教师除外)本来就是伤痕累累的人(被人要求的过多,被人实际和从内心尊重的甚少),怎么能承受每年一度的所为“教师节”的侵扰呢?这名存实亡的“教师节”啊,无异于又给无辜的、弱势的老师平添的一次的伤心和难过“机会”。
于是,我呐喊——“教师节”啊,还是没有的好。?
-全文完-
▷ 进入读雨溪涧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