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桐花绽放时
频阳一笔
泡桐花开放的时节,大抵在每年清明节过后。 这时候,村子里房前屋后、大路两旁的泡桐,等不急一串串的绿叶醒来,就都竞赛似的开花儿了。你看,一簇簇一团团的桐花儿,正在树冠上膨胀成一堆堆淡紫色的云朵,像是紫色灯笼倒挂在天空,又象是谁着意悬在树上的风铃,把甜丝丝的清香洒进微暖的春风中。细看,那白里透紫的喇叭形花盅们,一堆堆拥挤着、笑闹着,又极像一座清新的佛塔,接受着人们欣喜或迷醉的目光;细想,这情景,多像一群少女的粉脸儿挨在一起,笑得是那么灿烂,彰显着青春的神韵。世象竟然是这样奇妙,昔日象征荣华富贵的紫色锦绣,竟然在穷乡僻野也“秀了一把”,让往日平凡沉默的泡桐,也似乎俊俏、贵重了许多。 端视着这满树的桐花,我想到了什么是真正的美。春天到了,人们赞赏的大多是粉红的桃花,雪白的梨花,金色的迎春花。可有谁曾光顾过极普通青桐树上的紫白相间的桐花呢?它不以遗憾而不绽放,不以无人欣赏而不灿烂,它开得依然如锦,依然清纯,依然笑容可掬。 罗丹说过“生活中并不是缺乏美,缺乏的是发现美的眼睛”。大多数人习惯于步人后尘,人云亦云。正因为如此,我们把生活中很多美的东西忽略了。都知道花红要靠绿叶衬。而桐花,什么陪衬的色彩都没有,却依然让人敬而仰之,赏心悦目。那释放出的淡淡的香,那花蒂渗出的淡淡的甜,是诱人的,令人神往的。然而它并没有“花开无人赏”的自卑和孤寂,却高沿在青桐的枝桠上,向着湛蓝的天空,高奏着自己的歌,装点着苍穹的美丽,享受着独处的高雅。 翻阅中国的唐诗宋词,没见一人曾为桐花留下一星半点的文字。是它本身没资格进入这圣经巨典,还是它屏闭了文人骚客的视野,我不得而知。
桐花,不以“年年花开无人知”而失落,不以“岁岁开花让人赞”而欣喜。它依然恪守着自己的个性,在默默地美化着春天的景致,这种宽广的胸襟,无异于慈善的母亲,无异于常年耕耘在田埂的农夫。是他们把美留给世界,创造了和创造着人类的和谐与健康。 桐花,你美在树上,香飘四野。愿你年年如斯,岁岁如斯。
-全文完-
▷ 进入频阳一笔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