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俄罗斯影片《镜子》回想带雨的云

发表于-2013年09月24日 晚上7:17评论-1条

《带雨的云八十年感怀短文800篇》

第737篇 俄罗斯影片《镜子》回想

看过不少俄罗斯包括前苏联影片,有描写革命领袖与英雄的,有向往社会主义美好生活的,有反映轰轰烈烈阶级斗争,镇压富农反革命叛乱的……多是按苏维埃文艺政策,按列宁的“革命机器的齿轮和螺丝钉”原则创作的,多是千篇一律。

不知是因看得太多,因为大同小异,都忘在了九霄云外。唯对《镜子》记忆犹新,不知是因为常接触这类型的人,或因不是那一本正经的歌颂性正剧,因为别具一格的黑色幽默的喜剧,又那么活生生,所以留下了难忘印象。

我记得,主人公是一局长,还记得他家走廊上的那面镜子,更记得主人公早晨起来,或者下班回家,要巍巍然的来到那镜子面前,更记得他那如同雕凿出来的脸庞,他的眉毛、嘴巴、眼睛、鼻子、脸上的肌肉纹丝不动。

“镜子”是影片名,也许还是主题的暗示。

文艺理论中有“镜子说”与“反映论”。现实主义文艺主张“镜子说”,文艺需要如同一面镜子般真实反映生活。社会主义文艺则推崇“反映论”,“反映论”的核心是反映生活的“本质”,反对如同镜子般真实反映生活。

所谓“本质”,就是要比现实生活“更真实、更典型、更本质、更具代表性、更符合社会发展方向。

既要更真实、更典型、更本质,还要更具有代表性,更符合社会发展,多艰巨的任务,多不容易做到呵!做不到就不能完成任务,尽到作为“革命机器的齿轮和螺丝钉”的神圣职责,怎么办?只好脱离生活瞎编乱造。

影片名叫“镜子”,除了它是主人公人物表现的关键道具,也许就还隐喻影片作为社会的一面“镜子”这层意思吧?

这局长在家的唯一兴趣,就是站在大立镜前,不知是为训练与观察自己的表情,还是因抑制不住的洋洋得意。也许这时候,他的眉毛、嘴巴、眼睛、鼻子、脸庞,会一齐活跃起来。估计可能是为推敲怎样塑造自己的形象,在上级或者下属面前怎样不一样的扮演,怎样调动脸上各个部分肌肉的积极性,怎么笑,怎么板脸,什么时候把眉毛提起来,或者放下去,怎样眼睛瞪得大大的,怎样眼睛咪成一条缝,怎样嘴巴张开,怎样嘴巴闭拢。

局长突然变了。一天,他进门后竟然和颜悦色的与每个家人招呼,还邀请一同去看芭蕾、听音乐。

他的变化不仅没有让家人高兴,反而弄得一个个紧张起来,手足无措。他们不知是喜是悲,该紧张还是该松弛。她们互相投以惊愕、打探、询问、疑惑的眼色。本来该高兴时候,该是妻子高兴的上前抱他吻他,该是女儿扑在他怀里,该是女佣高兴得嘻嘻哈哈的扭动腰肢。

更具喜剧性的是局长成了不速之客,突然来了女秘书家,使得她一脸的惊愕,简直是惊险喜剧。

从女秘书的表情判断,局长和女秘书虽然在一起上班,却极少交流,更不可能来她家,房门一开她惊愣得不知所措,紧张得问局长有什么事。

局长也非常喜剧的一脸窘态,只能支支吾吾,不知如何回答。原来局长突然接到退岗通知,孤独与失落促使他不知不觉的敲了女秘书的房门。(这官员的特点是爱摆官架子,他不是淫官)

哪料到,没多少时日局长突然又变了,又是一脸严肃,起床与下班后就要站在镜子前面摆弄他的眉毛、嘴巴、眼睛、鼻子。渐渐轻松和谐的家人,包括妻子、女儿、女佣,又重新一听到门铃声便突然紧张,屋子里鸦雀无声,一个个躲在房门背后瞠目结舌,偷偷的瞧着,微微伸舌头做怪相。

啊。原来是局长接到上级的通知,他要复职了。

回想当年看的影片《镜子》是一部好影片啊,确确实实成了一面镜子,真实生动的的反映了俄罗斯一些层面的社会生活,像是黑色幽默,夸张的把官僚主义作风与嘴脸,描绘得活灵活现,官员就像是被魔鬼遥控,一旦居了官位或者下了岗位,就会马上变脸,变得面目全非。这样的人物我们也不陌生哦。

影片镜子的回忆,忽然悟出了哲理;

镜前琢磨咋装扮,英雄狗熊全不易。

人生常常如演戏,哭哭笑笑都必需;

舞台调度导演定,主角龙套不由己。

一张面孔多样扮,对上对下不一样;

时时刻刻留心着,角色千万甭错乱。

主演或者是客串,自己位子好好站;

不能疏忽马大哈,吃后悔药苦难当。

亲戚朋友忽陌生,一家不像一家人;

如同魔鬼遥控了,老婆孩子不敢认。

请说到底啥原因,据说是被立场定;

位子错了毁前途,不能提职和加薪。

老照镜子虽滑稽,官员自有自己理;

战战兢兢噶苗头,一旦失足难爬起。

一日三变不得已,为了前途与子女;

日以继夜紧紧跟,后代接棒冇问题。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带雨的云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罗军琳推荐:罗军琳
☆ 编辑点评 ☆
罗军琳点评:

古有以铜为镜可正衣冠
以史为镜可知兴替
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而《镜子》这一面镜子真是给人启示的一面亮镜子呵

文章评论共[1]个
文清-评论

云淡风轻,随意放飞美丽心情!祝朋友平安快乐!at:2013年09月25日 晚上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