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赵柳村有个叫富根的光棍男人,村里的男女老少都叫他“富根老头”,其实那时他并不老,也只不过五十出头点。
小时候,赵柳曾经听老人们说,富根出生在一个殷实之家,他是三房夹一子的独苗,幼年时其父母视他为掌上明珠,集万千宠爱于一身.
娇生惯养的他,过惯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日子,长大后便成了一个东游西荡好,好吃懒做,无所事事二流子,其父母拿他一点没办法。
父母过世后,他不思悔改,仍游手好闲,不务正业,懒得下地干农活。
俗话说,坐吃山空。
村里有人劝他干些正经事情,自食其力。
然而,忠言逆耳,富根根本听不进旁人的善意劝说,照样吃喝玩乐,今日有酒今日醉。
由于没有了经济来源,家中的积蓄渐渐被富根花光了,他开始变卖家里值钱的东西,橱柜板凳、瓶瓶罐罐之类的家档,都一样一样卖出去,得到的钱被他化得所剩无几,他便算计着出卖沿街祖传的四上四下的楼房。
卖掉楼房后,富根拥有了一大笔钱,便又挥霍无度,过着有酒有肉的日子,这或许也是他一生中渡过的最“幸福时光”。
因此,在街坊邻居的眼中,他是个地地道道的败家子。
打赵柳从孩提时代起,富根老头成了村里的五保户,孤苦伶仃。因他居无定舍,生产队安排了他看管牛犄间的任务,牛犄间便成了富根的安身之处。
这个富根对农活样样都不会,就会插科打诨,他高兴的时候,变着法子逗赵柳这帮小孩玩,跟孩子们讲些稀奇古怪的事情。
因此,赵柳这些顽皮的孩子有事没事围着他,也常去戏弄他。
他喜欢喝酒,常盘腿坐在地上,一壶酒,一包油氽果肉,吃得津津有味时,赵柳那群人便躲在不远处齐声高喊:“富根老头,想吃苦头,吃饱老酒,翻个跟斗”。
这时,富根面露愠色,猛地站起来,大吼一声:“你们这帮小鬼才”,吓得赵柳他们屁滚尿流,生怕挨他揍,便一哄而散,逃得离他远远的。
富根不仍是个酒鬼,而且烟瘾也很大,嘴上总时叼着香烟,吞云吐雾。
他穷得没钱买香烟,便到街上去捡香烟屁股,然后,将一个个烟头撕去纸,剥出烟丝用纸重新卷好,用恶心的口水一黏,就心满意足吸上了。
富根穷得实在按捺不住,开始以乞讨为生。
那时的他还算要点面子,熟人孰面孔,他不好意思在本村乞讨,就跑到邻村或外乡去讨。
就这样,富根白天出去乞讨,晚上以牛为邻,睡在牛犄间里,日复一日,过着贫困,潦倒的生活。
后来,赵柳离开了家乡,富根老头便淡出了赵柳的视野。
最后一次见到富根的时候是,赵柳刚刚考入重点中学领取通知单的那天这事不知怎么被富根知道了,那天中午,赵柳家里的亲朋好友聚在一起举杯同欢,为赵柳欢欣鼓舞祝福时,他便自说自话跑到我家门口,放了一个炮仗,口中还念念有词。
一旁的亲友对赵柳说,这讨饭坯是来要钱的。
赵柳便起身离坐来到家门口,仔细一瞧,心想这不是富根老头吗?
站在赵柳面前的富根蓬头垢面,人老珠黄,头戴一顶高高半旧不新的呢帽,身穿一件破棉袄,腰束一根草绳,用异样的目光看着赵柳。
见他这般可怜巴巴的模样,赵柳便从袋里掏出十元钱给他,可这一给竟给出事情出来。
富根接过赵柳给他的钱悻悻地走了,可他没走多远,站在离赵柳家不远处的路边,估计是嫌弃赵柳钱给的太少了,便开始破口大骂,满嘴污言秽语。
赵柳嫂子知道后,便赶紧过去,向他递香烟、赔笑脸、说好话,随后又给了他五十元钱,好说歹说,总算使这位“土地公公”闭住嘴巴,打道回府。
这明摆着是强讨吗?
躺着也中枪,你说恼火不恼火,什么事碍着你这个富根老头了,我们老赵家挨得着你骂吗?
事后,邻居告诉赵柳说,你不知道富根老头已是远近闻名的乞丐,他对此乞讨是有尺寸的。
不管是本村或邻村的,只要他知那家办喜酒、满月酒、生日酒诸如此类与喜事沾边的大事体,他都要用此方法乞讨,这样钱来得多来得快。
如果那家满足不了他的欲望,就使出这刹手锏,口无遮拦,触你家的霉头。
听邻居这么一说,先前的怜悯之心随之荡然无存,不由得对富根心生厌恶。
据说,富根老头终因年老体弱,疾病缠身,最后倒在了乞讨途中……
-全文完-
▷ 进入海豚蓝色心情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