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校园,那片茂密的国槐林频阳一笔

发表于-2013年09月26日 早上8:34评论-0条

校园,那片茂密的国槐林

校园,那片茂密的国槐林,守候在这里已有几十个春秋了。

每到五月天,那树冠便被翠绿覆盖得严严实实。俨然一道绿色的屏障,把校园镶嵌在它的怀抱里,伴着四季的轮回,见证着学校的繁荣与兴旺。

国槐的生命力极强。木质坚硬,纹理细密,远不像泡桐,木质疏松得见折就断。

记得那年,学校为了绿化校园环境,从外地购回有着几千年历史的国槐,栽植在校园的四周和人行道两旁。那时候,树苗很小,就大拇指般粗细。师生们挖坑,浇水,慢慢地,它活了,像孩子似的,沐浴着晨曦,笑迎着彩霞,伴着朗朗的读书声和欢快的笑语在一天天成长。

现在,国槐长得水桶般粗,树冠也如撑开的巨伞,枝叶紧紧的参和在一起,像硕大的绿色蘑菇,端直地挺立在校园人行道旁,给美丽的校园平添了几多绿色的鲜活。

每到春夏,树叶从翠绿变成苍绿,那色彩演变得如此自然和谐,好像在你不经意间就变了,凭你的视觉是发现不了的。天气炎酷的时候,道路两旁的国槐搭起了长长的天然绿色隧道,师生们都爱栖息在那里,享受着国槐送给给他们的一片浓荫,顿觉浑身暑热全无,心凉透凉透的,大汗淋漓便顷刻间在国槐下消遁了。无不赞美这国槐的恩赐。此时,国槐的树叶也知人意似的,在偷偷地发出窸窸窣窣的笑声。

国槐的树身全是很粗的斑纹,不如杨柳那么光滑,像龟蛇身上的斑纹,粗粗地,浑身发痒的时候可以在树身上轻轻磨搓一会,便爽快多了,它没有半句怨言。

盛夏,那一鼓嘟一鼓嘟的槐米,在枝头低垂着。它在没有开花的时候,是极珍贵的中药。槐花的异名叫槐蕊,开放的花朵称“槐花”,花蕾俗称“槐米”。李时珍《本草纲目》载:“槐之生也,季春五日而兔目,十日而鼠耳,更旬而始规,二旬而叶成。”又云:“其花未开时,状如米粒,炒过煎水染黄甚鲜。”槐花用之以未开者为佳。未开的槐米其外形呈卵状或椭圆状,花萼下部有数条纵纹。萼的上方为黄白色未开放的花瓣。花梗细小,体轻,气微,味微苦、涩,有一种纯朴的清香气。已开的槐花以个大、紧缩、色淡黄绿、无梗叶者为好。槐花味苦平,性微寒,无毒。具有凉血止血、清肝明目之功用。民间流传的“止血宜炒用,清热降火宜生用”。 

槐花的民间吃法大多采用蒸法,即蒸槐花。将采摘好的槐米,去除杂质,洗净略晾干,与面拌之,上笼蒸熟,再入盐、味精、香油调之,有一种沁人心脾的甜香感。 

槐花的药用价值甚为明显,其与夏枯草、山栀、黄芩、菊花等同用,清肝明目。或用单味槐花煎汤代茶饮,每日10~15g,对高血压和脑溢血有一定的预防效果。槐花、荆芥穗各等分,为末,用10ml白酒送服,可治大肠下血;若内服或外用皆可治齿衄(即牙龈出血)。槐花、乌贼骨同量,研末入鼻,治鼻衄(即鼻出血)。槐花晒干、火炒,去火毒,研末,敷舌上可治舌衄(即舌出血)。槐花与清热解毒之金银花、连翘、蒲公英、紫花地丁等同用,煎水内服或外用均有解毒之效。 

冬天将来临的时候,暮秋的劲风一夜袭来,将发黄的槐叶拍打得浑身哆嗦,国槐极不情愿地脱掉发黄的衣裳,裸露出铁色的铮铮躯体,迎候着严冬的洗礼。一场冬雪,悄然地落在国槐的枝枝杈杈,国槐又以一种新的姿态展露着独有的美丽。那枝条上的积雪,像翡翠上镶嵌了的玉石,美极,亮极。和着冬天的节拍,装点着冬的绚丽。一阵风吹过,便洒下细细的雪沫,融入到大地的雪中。国槐不屈不挠,挺立着,保持着自己的坚毅。

校园那片国槐林,不仅是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而且也极像生活在其中的老师们。他们在四季的更替中,像国槐一样,庇护着培养着造就着一代代莘莘学子,把自己的青春美丽奉献给了新生代,无怨无悔,默默赤诚。这就是我对国槐产生敬慕的缘由!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频阳一笔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春燕来
☆ 编辑点评 ☆
春燕来点评:

四季在轮回,我们在成长,转眼,那一片幼小的树苗已长成茂密的森林,成为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