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武训行乞办学,义举惊天泣地自在天地行

发表于-2013年09月26日 晚上7:29评论-1条

武训(1838~1896),今冠县柳林镇武庄人。他原本没有正式名字,和鲁迅笔下的阿q一样,属于“穷得连名字都没有”的最底层贫民。他在家族同辈兄弟中排行第七,故名武七,武训是清廷为嘉奖他的兴学义举所赐之名。

武训7岁丧父,随母亲乞讨为生,求学不得。从14岁开始,他多次离家到大户人家当佣工,屡屡受欺,辛辛苦苦干完三年,到结帐之时,雇主因其不识字以假帐相欺,谎说三年工钱已支完。武训据理争辩,反被诬为“讹赖”,遭到毒打后,他口吐白沫,在破庙病倒三日,不食不语。

吃尽文盲苦的武训,决心行乞办学,为穷人家的孩子找到求学之路。21岁时,武训开始行乞集资。他手使铜勺,肩背褡袋,烂衣遮体,边走边唱,四处乞讨,其足迹遍及山东、河北、河南、江苏等地。他把乞讨到的较好衣物和饭食设法卖掉换钱,而自己则象苦行僧一样,只吃最粗劣或发霉的食物,甚至菜根、地瓜蒂等。他边吃边唱:“吃杂物,能当饭,省钱修个义学院。”

在行乞的同时,他还拣收破烂、绩麻缠线,边绩麻边唱道:“拾线头,缠线蛋,一心修个义学院;缠线蛋,接线头,修个义学不犯愁。”他还经常给人打短工,并随时编出歌谣唱给主人听。在推磨拉碾时,就学着牲口的叫声唱道:“不用格拉不用套,不用干土垫磨道。”

此外,他还为别人做媒红、当信使,以获谢礼和佣钱;他还象个江湖杂耍艺人一样表演锥刺身、刀破头、扛大鼎、学蝎子爬、给人做马骑等等节目,甚至吃蛇蝎、吞砖瓦,以取赏钱;他将自己的发辫剪掉,只在额角上留一小辫,以兑换金钱和招徕施舍。他一心只为:“我积钱,我买田,修个义学为贫寒。”

功夫不负有心人,武训吃尽世间百苦,光绪十二年(1886),他已置田230亩,积资3800余吊,决定创建义学。光绪十四年(1888),花钱4000余吊,在柳林镇东门外建起第一所义学“崇贤义塾”。他亲自跪请有学问的进士、举人任教,跪求贫寒人家送子上学。当年招生50余名,分蒙班和经班,不收学费,经费都从他置办的学田中支出。

每逢开学时,武训先拜教师,次拜学生。他置宴招待教师,请当地绅士相陪,而自己站立门外,专候磕头进菜,宴罢吃些残渣剩羹即匆匆而去。平时,他常来义塾探视,对勤于教事的塾师,叩跪感谢;对一时懒惰的塾师,跪求警觉。有一次,老师因午觉睡过了头,学生在学堂内打闹,武训径直来到老师的房前,跪下高声唱道:“先生睡觉,学生胡闹,我来跪求,一了百了”。老师十分惭愧,以后再也不敢疏懒。对贪玩、不认真学习的学生,下跪泣劝:“读书不用功,回家无脸见父兄。”在他一片赤诚之心的感召下,整个教学秩序非常良好,大家都严守学规,学有所成者甚众。

光绪十六年(1890),武训资助了证和尚230吊钱,在今属临清市的杨二庄兴办了第二所义学。光绪二十二年(1896),武训又靠行乞的积蓄,并求得临清官绅资助,用资3000吊于临清御史巷办起第三所义学“御史巷义塾”(今临清“武训实验小学”)。武训一心一意兴办义学,为免妻室之累,一生不娶妻、不置家。有人劝他娶妻,他丝毫没动心,唱道:“不娶妻,不生子,修个义学才无私。”其兄长亲友多次求取资助,他都拒绝并唱道:“不顾亲,不顾故,义学我修好几处。”

山东巡抚张曜闻知武训的办学义行,特下示召见,并下令免征义学田钱粮和徭役,捐银200两,同时奏请光绪帝颁以“乐善好施”匾额。清廷授以“义学正”名号,赏穿黄马褂。

武训一生劳苦,对自己又十分节俭,一心只为兴办义学,终于积劳成疾。在病倒的日子,他也不肯占用一间房屋,而是躺在屋檐下。光绪二十二年(1896)四月二十三日,在朗朗读书声中,他含笑病逝于临清御史巷义塾,终年59岁。当时,师生哭声震天,自动送殡者达万人,包括堂邑、馆陶、临清三县全体官绅,都参加了他的葬礼,遵遗嘱葬于柳林崇贤义塾旁。10年后,清廷将其业绩宣付国史馆立传,并为其修墓、建祠、立碑。武训的业绩受到世人的钦敬,许多名家题词,全国出现以武训命名的学校多处,并曾一度将原堂邑县改称武训县。

近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短诗《武训颂》对他的一生做了高度概括:“朝朝暮暮,快快乐乐。一生到老,四处奔波。为了苦孩,甘为骆驼。与人有益,牛马也做。公无靠背,朋友无多。未受教育,状元盖过。当众跪求,顽石转舵。不置家产,不娶老婆。为著一件大事来,兴学,兴学,兴学。”

作为清朝末年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一个普普通通的乞丐,他是再平凡不过了,但他的义举却惊天泣地。据说,武训30多年间乞讨所得,经营所得,贡献给义学的,相当于清政府年财政收入的八千分之一,相当于当今的800万至1000万元,这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世界教育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事情。在从古至今的中国历史上,以乞丐身份载入正史的,大概只有武训先生了,所以有人称颂他是“千古奇丐”,山东民众尊他为“武圣人”。他被誉为普及教育之先导,私人兴学之表率,中国教育事业的楷模。

与武训几乎是同时代的一个欧洲人,叫菲斯泰洛奇,他出生在当时极为贫穷落后的瑞士。由于优良的教会传统,他从小就懂得如何用真诚、善良的心去无私地爱人们。他一生都在教会孤儿院工作,他与武训一样,都属于下层人,他同样“有一颗伟大的、慈爱的心”。他自述道:“我一直充当一位受冷落的,意志薄弱的初级教师,推著一辆只载著一些基本常识的书籍,空荡荡的独轮车,却意外地投身一项事业,包括创办一所孤儿院,一所教师学院和一所寄宿学校。做这些事情第一年就需要一大笔钱,可是即使是这笔钱的十分之一,我也难以弄到”。这位象乞丐一样的菲斯泰洛奇,在他毕生的努力下,平民教育最终在瑞士得到普及。教育上的成功使得这个贫穷落后的山地小国,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成为欧洲一流的教育超级大国。后来西方称菲斯泰洛奇为“教圣”,把他为献身教育的崇高精神,赞誉为“圣心”、“圣德”。

武训与菲斯泰洛奇相较,丝毫不逊色,他们分别照亮了东西方的教坛。虽然在“文革”中,武训墓被掘,尸骨被焚,武训祠、武训的汉白玉塑像、“义学正”匾额被毁;电影《武训传》也一度被禁,但乌云始终遮挡不住太阳,他的光芒日渐耀眼,无数的心灵正被唤醒。他被收入《世界教育辞典》中,因他没有文化,故称之为“无声教育家”、“平民教育家”。

在当今天这个时代,当我们为武训的义举而感动时,是否仅仅是一时心血来潮;当把大把大把的钞票拿去吃喝玩乐时,是否心里会有着隐隐的不安;当明白自己身为华夏子孙时,是否会为自己的人格汗颜;当看到贫困山区那些失学儿童时,是否会有救助的愿望呢?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自在天地行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呆贝贝推荐:呆贝贝
☆ 编辑点评 ☆
呆贝贝点评:

作者介绍了武训由于从小吃尽文盲苦,决心行乞办学,为穷人家的孩子找到求学之路。
所以,他一生劳苦,一心只为兴办义学积攒经费。义举惊天泣地。如同西方有位“教圣”菲斯泰洛奇,东方有位“武圣人”。他被誉为普及教育之先导,私人兴学之表率,中国教育事业的楷模。
现代依旧有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的地方。

文章评论共[1]个
呆贝贝-评论

武训行乞办学,义举惊天泣地。真是现代人不如古代人了。哎!(:012)(:012)at:2013年09月26日 晚上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