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挚友与诤友李裁

发表于-2013年09月29日 中午2:33评论-2条

每个人一生中都有朋友,从读幼儿园起,就有属于自己的朋友。小学,中学也交了不少的青少年朋友,进入大学也有自己的朋友,进入社会,属于成人型啰,也少不了有自己的朋友,人生成长过程中的几个階段,不知要结交多少朋友?有首歌是殷秀梅唱的,其中有这样几句:“结识新朋友,不忘老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可见,朋友在人生中是件很重要的社会结构,要去编织这张网,又是个很慎重的复杂工程。

生活中朋友只有两种,男朋友和女朋友,男女朋友中类型就多了,如文友、学友、商友、钓友、车友、牌友、酒肉朋友、声色之友等等不一而足,电脑问世后,又增了一个网友。这些朋友都似乎好找,用一句俗话说,就叫遍地皆是。在这诸多的朋友类型中,不好寻觅的就是挚友与诤友了。

什么是挚友与诤友,查了一下《汉语词典》,它给的定义是:挚友,亲爱的朋友,真诚的朋友。诤友,能直言规劝的朋友。

由此可见,挚友与诤友是正义的绝好的代名词。挚友与诤友都是真诚的朋友,但在某种行为上是有差别的,古人把真诚的朋友列为三种,即:知心、知己、知音,但均以“相知”二字冠之。

挚友:人生是漫长的旅行,一、二挚友是不能缺少的,是能与你同呼吸,共患难,高兴时与你共同分享快乐,忧伤时能听你倾诉愁肠。困境时立即出现在你的面前,出手相助,危难时,他会挺身而出,保护你的安全,这样的人生旅途才不会孤独。但要找到一位挚友谈何容易,没有岁月的磨合,没有坦诚的胸怀,没有真诚的互信,没有共同的情趣,那怕相处几十年,由于“利益”的冲突,最终将会分道扬镳,在现实生活中不乏其例。

古人有“伯牙碎琴”,和“管鲍分金”之美谈,称为知音,知心的相知。他们是真正的挚友,后人把他们的事情写成评书,到处传颂,编辑剧本,到处演唱,流传至今。

我县三岔乡已故教师,民盟成员朱仲祥,在地下党领导的“二五減租”斗争中,有中共地下党员杨仲篪,李德芳二人,白天隐藏于朱仲祥家夹墻中,晚上出来发动群众,领导斗争。如当时有坏人告密,或走漏风声,杨李二人将会被俘遇害,朱仲祥一家也当遇害。杨仲篪对朱仲祥说:“你是共[chan*]党的挚友,我们是不会忘记你的。”解放后,朱仲祥当选为大邑县第一、三、四、五、六届人民代表,受到了人民的尊敬。

诤友: 诤友之所以珍贵,就在于他能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坦诚相见的胸襟,对朋友缺点与错误决不粉饰与姑息,当面力陈其弊,并敦促其改正,不留情面。

夏衍在其《生活、题材、创作》一文中说:“我们不应该把批评家当作敌人,而应当把批评家当作诤友。”

魏徵是唐太宗的诤臣,经常指出、规劝唐太宗的缺点与错误,甚至有时非常严厉,“水能载舟,也能覆舟”的名言就出自魏徵之口,这是有史料可查的事实。

又有《孝经》云:“士有诤友,则身不离于令名”。意思是说,只要你有一二诤友,美好的名声。将会永远伴随着你。

诤友智慧过人,他们都是在事业中、生活中摸爬滚打,坚苦磨砺的佼佼者。诤友阅历丰富,可以看见现象后面的本质,平静水面下的湍急暗流。诤友真诚直言,他们善言热情,推心置服,无私奉献,敢于为头脑发热的你“泼冷水”。诤友人生之镜,他们帮你正衣履,认清自我,免于陶醉。诤友稀缺资源,世间难觅,故古人叹曰:“人生难得一知音,仕途难觅一诤友”

挚友与诤友,同样可亲,同样可贵,朋友,用我们的良知,在人生的旅途中,努力地去寻觅自己的“相知”吧,也努力地去扮演别人的“相知”吧。到那个时候,就会没有隐瞒、欺骗、怀疑、和尔虞我诈的行为,这个世界将是美好的。

2013年9月24日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李裁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四大名捕点评:

挚友与诤友,同样可亲,同样可贵,朋友,用我们的良知,在人生的旅途中,努力地去寻觅自己的“相知”吧,也努力地去扮演别人的“相知”吧。到那个时候,就会没有隐瞒、欺骗、怀疑、和尔虞我诈的行为,这个世界将是美好的。

文章评论共[2]个
呆贝贝-评论

挚友与诤友,都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朋友。问好。(:012)at:2013年09月30日 早上9:35

李裁-回复谢谢阅读,回复来迟,请谅。 at:2013年09月30日 晚上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