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女儿回家,告诉我她想吃鳝丝。翌日一清早,我便去居家附近的菜市场,来到卖黄鳝的摊贩前我停下脚步,指着盆里小手指般粗的黄鳝,问其价格。摊贩答曰:苏北来的野生黄鳝,每斤四十八元。听其言,观其色,是没有可还价的余地。心想贵是贵了点,权当是野生黄鳝吧,便爽快地掏钱称了一斤回家。
回到家里,我围裙下厨,将鳝丝细净,用姜丝、葱段腌渍。中午时取出沥干,起锅放油投入鳝丝煸炒,然后放入酱油、白糖等调味品,勾芡后,出锅装盆淋上麻油,洒上胡椒粉,一盆香气扑鼻的炒鳝丝端上餐桌,勾起了女儿的食欲,见她吃得津津有味的样子,便使我想起了小时候捕捉黄鳝情景。
以前北仑农村阡陌纵横,沟渠众多,水田万倾,生长着各种各样的野生鱼类,黄鳝便是其中一种。阳春三月,和风细雨,农村开始了春耕生产,一块块水田翻耕耥平后插上禾苗,这是一年之中捕捉黄鳝的最好时机。捕捉黄鳝有三种方法,先来说“钓黄鳝”。钓黄鳝的方法比较简单,取一根一尺来长的细硬铁丝一头磨尖后,拗一个小弯钩,弯钩上系一根米纱线,然后将蚯蚓穿进铁丝至弯钩头,再用线将蚯蚓缠住,这就成了钓黄鳝的钓具。儿时的我,每到星期天,就和村里的小伙伴一起去钓黄鳝。我在田埂上走来走去,不时蹲下身子去寻找黄鳝在田埂边生息的洞穴,当我找到黄鳝洞后,便将钓具试探着轻轻地慢慢地插入洞穴,以此引诱洞内黄鳝上钩。钓鳝时间一长,也知道了一些门槛。小黄鳝与大黄鳝上钩时的感觉不一样,小黄鳝上钩时,那钓钩会打转,这时候可要耐心,不能一下子往外拉钓钩,否则的话将前功尽弃。究其原因是小黄鳝门槛精小心翼翼,因嘴巴小,一时吞不下鱼耳,钓具打转时,说明它在慢慢地品味,其实还没有真正上钩,此时如提钩的话,它就会溜之大吉;可大黄鳝则不一样,它很贪婪,胃口也很大,当钓钩伸入它匍伏的洞中时,它误认为是送上门来美食,不吃白不吃,便会迫不及待一口将鱼饵连同钓钩吞进肚里,手中的钓钩就会感到一下子往里缩,这时就得赶紧往外猛拉,黄鳝就被钓出洞,成为囊中之物。偶尔也会碰到颇有能耐的大黄鳝,任凭我这样一个小屁孩使出浑身解数,居然也斗不过它,它亦因此而逃过一劫,自己会遗憾得三天两夜睡不着觉。此情此景,至今记忆犹新。
再来说说捉黄鳝的第二种方法:钳黄鳝。何谓钳黄鳝,顾名思义是将黄鳝钳住,放入囊中。这种捕捉的方法,比起钓黄鳝要辛苦得多。先是要做好黄鳝钳,这种工具是用三条毛竹片做成的。将毛竹片一头锯成锯齿状,在三根毛竹片三分之一处钻一个洞,将其合在一起装上一个活络销,像火钳一样可以张合。然后削数十根尺把长的细竹条,一头串上蚯蚓,再备一盏桅灯。等到傍晚时分,将串着蚯蚓的竹条每隔几米插在水田的田埂边上。待夜幕降临后,便手执钳子,提着桅灯,兴冲冲地往田埂上跑。到了原先插着竹条的田埂后,小心翼翼往前走,将手中的桅灯贴近水田边,就会看到黄鳝在边上觅食,它在夜间灯光的映照下,对外界反映特别迟钝。这时,我迅速地张开手中的钳子,从黄鳝的中间,轻轻地将钳子插下去,然后用力将钳子合起来,黄鳝就会乖乖束手就擒。但碰到稍大一点黄鳝,竹钳子钳不牢拿它没办法,黄鳝三蹦二跳挣脱于竹钳之中,只能眼巴巴看它在眼皮底下逃脱。有时也会碰到不测,记得有一次夜出捕鳝,一阵夜风吹来,桅灯熄灭了,一不小心踩在淤泥中,被水蛇猛地咬了一口,痛得要命,好在这种蛇没有毒性,只留下几颗牙印在腿上。有时候乐不忘返,深更半夜带着满身泥浆才回家,弄得母亲提心吊胆,免不了一顿挨骂。夜出捕鳝虽说辛苦,但一个夜晚下来,总能捕捉到好几斤黄鳝,儿时那种喜悦和满足至今流淌在心田。
最后说的是用鳝笼捕鳝。鳝笼由竹篾丝编织而成,颈小底大,底部呈倒三角圆锥形洞口,颈口加个塞木。用笼子捕鳝的过程,是先将竹条串上蚯蚓,放在鳝笼中,等到太阳落山,将一个个鳝笼投放在水沟里、田埂边、水田中用泥块压住后就算完成了任务。夜间黄鳝出来觅食,鳝笼中蚯蚓会发出蓝光和腥味,黄鳝就会顺着圆锥体洞口,游入笼中,可它怎能想到,在享受一顿美餐之后,便再也无法回到自己的那个世界。第二天清早,将鳝笼收回来,当我提起一个沉甸甸的鳝笼,心中就会掠过一阵惊喜:笼内一定有戏,打开木塞,笼口朝下,就会倒出好几条滑溜溜的黄鳝。但有时候判断失误,倒出的却是几条水蛇,心中免不了一阵遗憾。用这种方法捕鳝要掌握两点,一是要看准适宜黄鳝经常出没之处投放;二是要牢记鳝笼投放的位置,不然的话,遗失鳝笼也是常会发生的事。
说完了捕鳝之事,回到现实生活中,一切都已事过境迁。当下的北仑,已看不到秧禾青青的农田,过去农田里一些常见的泥鳅、土步鱼、麻章鱼等已失去了生存繁衍的条件,几乎绝迹,野生的黄鳝越来越少。只于炒鳝丝这样儿时的家常菜,如今要常端上普通家庭的餐桌,已是一种奢侈的生活,只能是解解嘴馋偶尔为之,但弄不好还会吃到用避孕药喂养的黄鳝,那近乎是一种悲哀。
呜呼,儿时乡村那种蓝天、白云、绿草,鸟的灵动,水的清澈,鱼的欢跃,孩童在田野里尽情地玩耍的情景,只能是定格在记忆深处。
-全文完-
▷ 进入海豚蓝色心情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