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牡丹花又开了,还有飘了一地春天的落叶,醉了一季的浅浅紫藤。
在春日暖暖的午后,在静静流淌的阳光与明前茶香的雾气袅袅中,信手翻阅着自己心爱的书卷和邮册,那竹简的清香里,阳光令人思绪自由地在风里翻飞,间或地打打盹,这时,望见脚下的流水,静静淌过,和着粉色的花瓣,总无端令人联想起“落花流水春去也,天上人间”的词句,然而这里没有哀怨,没有纷繁荒芜,这里俨然是一片春天的原野,一切都透着生机,牡丹,勃勃地,喷涌欲出,不管是大胡红,还是白牡丹,都于娴静雍容中透着大器与典雅;金鱼在水底游弋,“但知濠中乐,那羡鹤高翔”,黑天鹅其实是两只羽毛油黑发亮的黑鹅,在水里畅游,旁若无人的尽情嬉戏,一会儿两只都尽然潜入水底不见了,一会儿又来个刎颈之交,极尽缠绵,令人发出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中段王妃与老顽童的“四张机,鸳鸯织就欲双飞;可怜未老头先白,晓寒深处,相对浴红衣”的感慨。如果说,刚获奥斯卡金奖的芭蕾舞剧《黑天鹅》诠释和演绎了白天鹅向黑天鹅嬗变的过程,那么,那两只黑鹅于春日盈盈水中,尽情舒展那份春日迟迟得倦怠与慵懒,纯粹与相爱,清净从容,悠然舒缓;无论如何,都是令人羡慕而撩拨我们返璞归真的心的。
白牡丹的宁静,滚绣球的浪漫,红彤彤的绽放,浅紫色的神秘,晶莹透亮,光滑圆润,别有一番诗情与画意。而那些扑簌簌迎面飞来的柳絮和蒲公英,如棉,又如花,混合着莫名的野草的清香,斜躺在藤椅上,泡一壶茶,几碟小点心,一包牛肉,任蜜蜂飞舞,远处,“画心”和“白狐”的丝竹之音袅袅袭来,而那些细密交织的藤条,悠闲,舒畅,宁静,似乎也在娓娓诉说着对闲适写意,悠然自得的生活境界的无比向往。
简单质朴,是对环境的关爱,对自然和生命的真心赞赏,尊重和敬畏。人越贴近自然,心就越质朴,清澈。怀着一种感恩,知足的心,让内心的慈悲和智慧与日俱增,心中就会像盛满水虾的鱼塘那样幸福和快乐,这幸福和快乐是生命中本就有的,就在心内,无需任何的外物与依托。然而,面对着如诗的牡丹,简单的垂柳,草地上的新绿,桃花,落了一地的樱花,简单的藤椅,那几样东西便可构建一个让你可以畅游整个宇宙的空间境界,于淡淡的禅意中,给你以无尽的心灵慰藉。
心情的闲适来自对束缚与羁绊的摆脱,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一个人对外界的依赖越少,就越容易拥有心理的自由,就越能细细品味和享受身边的日常生活,在平凡的日子里寻找一些不一样的感动。
这时,我突然期待摇椅,也许,是期待中的歌词“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给予了我如此的遐思,在落英成阵的地方,静静躺在摇椅里,细细呷着茶香,单是静静坐在那儿,细细感受淡淡的云淡淡的风,淡淡的花开花落;或者干脆什么也不想,单是一下一下摇着摇椅,一直摇到一个无限瑰丽的梦境中去。
在这滚滚红尘,花花世界,鸳鸯蝴蝶,三毛曾说,“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站成永恒,没有悲伤的姿势:一半在尘土里安详,一半在空中飞扬;一半散落阴凉,一半沐浴阳光。非常沉默非常骄傲,从不依靠从不寻找。”在这喧嚣的世界,也许我们真的很需要一个这样的空间,这样一份闲适的心情,和这样一段属于自己的孤独的时光。
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说,人生在世注定要面对灵魂的孤独。是的,真正沉静下来,心如杯中的茶叶,宁静,舒展,并且惊异地发现,其实你是在跟自己生活。就在这样一个春日,在这弥漫整个淡淡禅味与花香的藤的世界里,跟随自己内心的指引,好好享受这段清净从容,悠然舒展的美好时光与这份心灵边界的悠远宁静吧。因为,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有一颗宁静的心,就会有一个指引的方向。心的方向,就是家的方向。
就在这样一个春日,顿悟,赏心乐事谁家院?有西厢的婉转浅唱,低吟浅唱,滑过指尖,与历史来个隔世的擦肩,经历着疑似恋爱的感觉,交错时空,任舞榭歌台,风流被春雨打落,而生命的本真,就是回归自然。生于泥土,归于泥土——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于是明白了北大学子何以出家,李叔同何以放下,我相信,他们曾和此际的我一样在小园香径徜徉徘徊,而平凡如我辈者,却永远无法超脱。
就在这样一个春日,明白了“簌簌衣襟落枣花”的潇洒,和佛主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坐了七天七夜后顿悟“我为悟道而生,并解救众生”的伟岸与潇洒。
就在这样一个春日,又依恋起我喜爱的三毛:我在橄榄树下等待又等待,你却在遥远的地方徘徊又徘徊。
就在这样一个春日,啜一口茶,置灵魂于纤尘不染的一隅,顿悟缘至珍惜,缘去随意,不管它如江南春天的落叶还是沈园四时不老的杨柳——在柳絮尚未飘远的瞬间,一切了然于心。
-全文完-
▷ 进入海豚蓝色心情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