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何为正统天龙飞天

发表于-2013年10月05日 早上8:20评论-6条

何为正统?

——闲话三国(3)

一,先了解两种版本。 

据有关资料考证,在《三国演义》存在的各种版本中,目前所能见到的,嘉靖壬午本的刊行年代最早,书名叫《三国志通俗演义》,一般也叫做嘉靖本《三国演义》,作者题署处有两行字,第一行为“晋平阳侯陈寿史传”,第二行为“后学罗本贯中编次”,以现在的解释,“编次”的意思是编撰或创作,“后学”无疑是罗贯中相对于“前辈”陈寿而自谦的说法,旁人没有必要替他谦虚一番。一般认为嘉靖本《三国演义》最接近罗贯中的原笔原意。

自毛评本《三国演义》(清初毛纶、毛宗岗父子修改点评、以毛宗岗整理定稿的《三国志演义》,一般称为自毛评本《三国演义》)问世以前,各版本基本上都是以嘉靖本《三国演义》作为蓝本的,除了校正个别字词,个别版本增添序文、眉批、总评,以及将二百四十卷调整为一百二十卷外,作品内容并无改动,总体上保留了嘉靖本《三国演义》的原版风貌。自从毛评本《三国演义》问世以后,一直成为社会上较为流行的版本,目前市场上的通行本大多都是以毛评本为蓝本的。毛评本正文前有毛氏托名金圣叹而写的一篇序文,以及为什么修整毛氏自以为获得为“古本”《三国演义》的凡例,还有毛宗岗所撰写的一篇《读三国志法》。毛评本对原本《三国演义》作了多处的修改,除了文字上的润饰外,还作了增、删、换、该等修整工作。毛评本对原本《三国演义》所作的修改,有功也有过,其主要功劳是,对原本《三国演义》作比较细致的评点,艺术性比原本有显著的增强,在一定程度上更促进了《三国演义》的普及。但毛氏的修改对原本《三国演义》的态度不够尊重,作了一些本来不需要甚至错误的修改,更多地方以一己私意取代原著的本意,不能够忠实于原著。因此在研读《三国演义》时,应该同时兼顾毛评本和嘉靖本。

二,罗贯中是否宣扬了“正统观”?

毛宗岗《读三国志法》(见附录)一开篇就说“读《三国志》者,当知有正统,闰运,僭国之别。正统者何?蜀汉是也。僭国者何?吴、魏是也。闰运者何?晋是也。魏之不得为正统者,何也?论地则以中原为主,论理则以刘氏为主,论地不若论理。故以正统予魏者,司马光《通鉴》之误也。”在毛评本《三国演义》第一回刘备出场的小传后,毛氏评道“可知蜀汉是正统”,且在整部《三国演义》中一再强调“蜀汉是正统”,这也是读《三国演义》总会碰到的所谓“正统观”的问题。为什么毛氏在《三国演义》中反复强调“蜀汉是正统”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明白,什么是“正统观”?

在我国古代,所谓的“正统观”,一般是以血缘关系上的“宗法制”为基础的,宗法制强调“家国同构”,以天下为一家,包括血缘上的嫡长子继承制和文化上的华夷之辨。明白了“正统观”,我们还应明白一个问题, “蜀汉是正统”真的符合原著的本意吗?因此我们还得从罗贯中本人入手。

从上一篇目,我得出一个结论,认为《三国演义》集中反映了“治国平天下”的主题思想,也有人认为反映了“人民渴望国家统一”的思想。其实在罗贯中心里,“渴望国家统一”与“治国平天下”是有区别的。作为“人民”的一员,罗贯中自然希望国泰民安,人民过上好日子。但罗贯中毕竟是下层人民中的知识分子,何况还是思想高端的知识分子,作为知识分子阶层,对于历史、社会有其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心理结构,一方面他能分析研究史料,另一方面他能提出代表本阶层利益思想观点,而广大没有知识的劳苦大众却万万不能的。纵观历史,总是以统一与分裂的方式交错或并存。和平年代,四海一统,知识分子希望通过读书这一途径谋求参政议政的机会,功名富贵也好,光宗耀祖也罢,看破红尘者大多因为仕途失败、梦想破灭而不能,并不是不想,除非他不是古代的知识分子。战乱年代,四分五裂,但凡有良知的知识分子,都会心系天下,自觉担当起“治国平天下”的重任。因此,对于饱读诗书的进步知识分子来说,无论治世还是乱世,他们的终极思想始终不能跳出“治国平天下”的藩篱。正因为他们心系天下,只有能促进社会发展,能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能代表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的,他们才会拥护,他们不可能什么都不顾却死死的抓住某一家一姓所标榜的所谓正统而不肯松手。何况,在封建时代,只有代表地主阶级利益的皇室贵族“才有资格”鼓吹自己的政权为所谓的正统,以其一姓的家室作为统治人民的合法继承者,当一个封建王朝到了末期,统治黑暗,天下大乱的时候,广大下层寒士的切身利益根本得不到保障,他们怎么可能去拥护现存的腐朽糜烂的皇室?此其一也!

其二,宋代自太祖赵匡胤开国以来,有宋两代,“重文轻武”的国策非但没有减弱,反而有逐步加强的趋势。这直接导致了两个恶果,一是奸佞文臣位高权重、败坏朝政的状况始终得不到有效的抑制;二是军政国力积弱多病,屡遭异族侵略。堂堂大宋终于被践踏在蒙古人的铁骑之下,知识分子从宋时高高在上的天国转瞬间跌入元时低低在下的地狱,从先秦到两宋,凡是进步的文人,即使处在最黑暗的时代和最坎坷的境遇中,无论怎样昏酣遗世,在内心深处总还多少保留着一点立功立德的理想。但是,任何一个时代都不曾像元代这样善恶颠倒、是非不分,把文人打入社会的最底层,肆意凌辱。而堂堂大宋灭亡的直接原因之一偏偏正是腐朽糜烂的“上层名士”代表的奸佞文臣所亲手葬送的。这些,熟读经史的罗贯中是有切身体会的。纵观《三国演义》一书,我们能感觉到,罗贯中对于腐朽糜烂的“上层名士”是深恶痛绝的,他们也成为罗贯中着重批判的对象。如人面兽心的董卓,色厉内荏的袁绍,被曹操骂作冢中枯骨的袁术,虚名无实的刘表等等等。曾经作为汉室支柱之一的上层士族遭到罗贯中如此歇斯底里的冷嘲热讽,可想而知,罗贯中对腐朽糜烂的汉室王朝何等的憎恨,可想而知,罗贯中对“汉室正统”是根本否定的。

其三,其实,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已经或明或暗的表明了自己对待封建正统的态度:也就是从根本上否定了既定的正统观。我们可以回顾一下《三国演义》开头的主要情节。我们知道,支持东汉皇室的三根支柱是宦官,外戚,以及上文讲到的士族,而越到东汉后期,宦官与外戚交替专权的状况愈演愈烈。《三国演义》一开头就提到“桓帝禁锢善类,崇信宦官。及桓帝崩,灵帝即位,大将军窦武、太傅陈蕃共相辅佐。时有宦官曹节等弄权,窦武、陈蕃谋诛之,机事不密,反为所害,中涓自此愈横。后张让、赵忠、封谞、段珪、曹节、侯览、蹇硕、程旷、夏恽、郭胜十人朋比为奸,号为“十常侍”。帝尊信张让,呼为“阿父”。朝政日非,以致天下人心思乱,盗贼蜂起。”由此可知“宦官专权”不仅削弱了皇帝的实权,而且沉重打击了进步正直的知识分子,宦官的无恶不作,败坏朝政,终于酿得民不聊生,天下大乱,各地起义风起云涌。接着,以何进为代表的外戚与以“十常侍”为代表的宦官,在立新君的相互斗争中,两败俱伤,只留下士族独木难支,东汉政权名存实亡。可想而知,如此黑暗、腐朽、糜烂的汉家王朝,作为下层寒士的罗贯中怎么可能还想“兴复汉室”?罗贯中对东汉皇室的三根支柱宦官、外戚、士族逐一批判,并对宠幸宦官的桓灵二帝,以及懦弱的少帝、献帝也挨个批判,可想而知,罗贯中是根本上否定“汉室正统”的。在具有封建正统象征意义的嫡长子继承制的问题上,罗贯中也同样持批判态度。汉献帝就是一位“废长立幼”的傀儡皇帝,袁绍、刘表、曹操、孙权家族都引起不同程度的“立嗣之争”。袁氏兄弟手足相残,袁熙、袁尚恐怕做梦也不会想到他们的人头竟被公孙康献给曹操,令曹操渔翁得利;蔡氏家族一心想扶持年幼的刘琮做荆州之主,在赢得曹操虚假的承诺后,结果蔡夫人和刘琮还是被曹操于半路追杀;曹丕为了稳固自己的合法地位,不惜逼迫曹植七步吟诗,曹植因此险些丧命;孙权子孙为了争夺皇位,也一再酿成宫廷政变。最为幸运的后主刘禅,虽然不曾遭遇“立嗣之争”,却也被作者描述为一个昏庸无能甚至白痴的皇帝,以至于亲手葬送了国家还“乐不思蜀”。可想而知,倘若罗贯中真是为了维护封建正统的话,断然不会对具有封建正统象征意义的嫡长子继承制狠下杀手。再如,嘉靖本中反复出现的一句话:“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也”,这里,罗贯中已然明确表明自己是完全否定封建正统观的。再比如,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多次强调这样一句话:“当今天下,非但君择臣,臣亦择君”。仔细体会体会“臣亦择君”,试想,但凡脑子里有点贵恙的,有谁不想选择“明君”呢?你是明君,拥护你;你是昏君,望之不似人君,弃之,管你谁谁谁怎么标榜自己为正统呢!由上述讽刺后嗣皇帝的昏庸无能、反宦官与外戚专权、反上层名士的腐烂、反嫡长子继承制、以及在书中反复强调的话语,可以得出,罗贯中是从根本上反封建正统观的。

其四,罗贯中生逢元末明初之乱世,相传他本人还参加过元末农民大起义,试想,乱世时期,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答曰:当然是“治国平天下”。 像罗贯中这样一位进步的“下层寒士”,正期望改朝换代,破旧立新,怎么可能再想回到原来腐朽糜烂的黑暗统治中去?

综合以上四点,我们可以得出“治国平天下”的思想才是罗贯中创作《三国演义》的主题思想,一个“治国平天下”的思想根深蒂固的进步知识分子,根本不会在乎哪个皇室标榜的所谓正统。不过“治国平天下”不能只作口号喊喊,还得有具体可行的办法,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大致提出这样几种:政治斗争、军事战争、外交博弈、以及“内修”:仁义礼智信。

首先,“忠义” 能奏效吗?不能吧!水浒英雄的命运终于被断送,岳飞竟以“莫须有”的罪名惨遭杀害,眼前血淋淋的事实证明,不顾通权达变而对腐朽糜烂的黑暗统治者一味祈祷式的盲目愚忠,只能算作无谓的牺牲。在《三国演义》中,我们看到人才“朝秦暮楚”,如贾诩投曹操,姜维投诸葛亮,当然,罗贯中也强调“从一而忠”,如桃园三结义。但是,从这里,也可看出,罗贯中是不赞成对黑暗统治一味的盲目愚忠的。

其次,“仁政”能奏效吗?不能吧!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周游列国,孟子周游列国,“仁政”宣扬的还嫌少吗?历来,改朝换代,都不是在田园牧歌式的温柔浪漫中和平演变,都是要踩着千万具尸体,凭着枪杆子夺得的。熟读历史的罗贯中,能会不吸取历史的教训吗?因此,新社会的建立终究还是通过战争方式解决的,而对敌作战,以兵法为上,《孙子兵法》云:“上兵伐谋”,因此精通谋略的罗贯中借塑造“智神”诸葛亮来表达自己“治国平天下”的思想,也就不足为奇了。试想,精通智谋的罗贯中怎么可能食古不化到继腐朽为正统的程度?可以这样说,一部《三国演义》,演义的正是一段“以智谋平天下”的历史。其中“平天下”是主旨,“智谋”是主要手段,而政治,军事,外交,仁义道德只不过作为辅助手段而已。

当然,“仁政”是不能不讲的,得民心者得天下,这个道理似乎人人都懂,然而,统治者的“仁政”毕竟是以“得民心”作为条件的,这个道理未必人人都懂。

《三国演义》中,罗贯中在一定上确实表现了刘备的“仁君”形象,但我们也要弄清楚这背后的深层次的原因。在嘉靖本《三国演义》中,虽描述了刘备的许多好处,但也没有避讳刘备的缺点,而毛评本《三国演义》一律删除,且刻意美化刘备的“仁君”形象,以至于达到“欲显刘备之长厚似伪”的程度。其实,刘备的“仁君”形象,一方面,和他的性格有关,相比之下,刘备本人确实宽厚仁和,作为一位 “贩屦织席为业”的下层劳动人民,他能切身体会到人民群众的疾苦,他能急人民之所急,想人民之所想(这也是罗贯中赞扬刘备的主要原因),他所到之处也实行过不少“仁政”,比如在安熹县与民秋毫无犯,在三让徐州后因厚待百姓,而受到百姓的夹道欢迎,此后,携民渡江等都获得了一致好评。但是,另一方面,强调刘备的“仁君”形象,并不代表刘备没有野心,事实上,刘备的“仁政”是有所企图的,是蓄意的。毛评本《三国演义》第一回小传中就说他“素有大志,专好结交天下豪杰。”刘备素有英雄之志,天下皆知,从第一回桃园三结义的三人誓词中也可知道他所谓的大志:上报国家,下安黎庶。刘备无非是以施行“仁政”赢取民心,招揽人才,从而实现他“上报国家,下安黎庶”的大志。

刘备之所以弄一个世袭家谱,他不过是打着“孝景帝玄孙,帝室之胄”的幌子,作为自己“平天下”的政治手段而已。刘备本人其实很清楚,他自己弄来的这个汉室后裔和当前皇族八竿子打不着,根本就不沾边。封建宗法制规定,继承皇位的只能是嫡长子,也就是正宫皇后生的长子,倘若正宫皇后恰巧无子,则从妃子生的庶子中选出一个继承皇位,这就是古代皇朝标榜的合法的正统的皇位继承人,就算皇室争权者,一般也只限于上一任皇帝的直系亲戚三代以内,如上一任皇帝的兄弟(较少,如北宋赵匡义),或太子之外的其他儿子(最多,如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或上一任皇帝的孙子(如也较少明代建文帝)。一旦新皇帝即位后,其他皇室成员是不能轻易觊觎皇位的,否则便以谋反罪论处。从汉景帝一直传到汉献帝,已经隔了好多代,因此作为汉景帝玄孙的刘备已经脱离汉室正统继承人远矣,何况刘备的那个世袭家谱真伪难辨,就算是真的,他的那个世系只能算旁系,也和现任皇帝根本不沾边,假如按照所谓的正统而继承汉室天下的话,那也只可能是汉献帝的兄弟或子孙,或汉献帝所禅让的人,绝不可能“蜀汉是正统”。可以肯定的是,仅从宗法制规定这一个方面,就足以推翻“蜀汉是正统”的谬论。其实刘备后来的所作所为,根本不是为了 “兴复汉室”,他只不过打着“兴复汉室”的幌子,以期实现自己“雄霸天下”的目的而已。试想,赤壁之战以后,他迅速的占领荆州、南郡、襄阳、零陵,长沙等广大地盘,进入西川后又反客为主,接着在汉中自立为王,须知,汉室的“正统”统治者汉献帝尚在人间也,汉朝还没真的灭亡也!他哪里有一丝的维护汉室的影子?三十六计中“借尸还魂”一计的按语说:“换代之际,纷立亡国之后者,固借尸还境之意也。凡一切寄兵权于人,而代其攻宁者,皆此用也。”可以肯定的说,刘备不过是打着汉室后裔的旗帜,运用借尸还魂一计来为他自己“图天下” 而已。

于是,我们就能理解以下三个问题。问题一:刘备为什么一再推迟“三让徐州”呢?答曰:刘备刚出道不久,实力不济,根基未稳,他不能过早的暴露自己的野心,也正好可以借此宣扬自己的仁义之名。问题二:刘备为什么不听诸葛亮的劝告,而不接受刘表拱手送来的荆州牧?答曰:揣测当时刘备左右拿捏不定的心理,其实刘备想取荆州都快想疯了。可是,不要忘了,“跃马檀溪”后,刘备毕竟心有余悸,也因此,刘备对当时的荆州情况有深刻认识,当时荆州的实权毕竟掌握在蔡氏家族的手心里,以当时刘备的实力还难以掌控荆州局势。问题三:为什么刘备到西川后反客为主,接着又自立汉中王?答曰:赤壁之战后,刘备已是仁义布满天下,且实力迅速膨胀,羽翼丰满,按隆中对的纲领,向西发展,是必走的一步棋。

如此说来,罗贯中为什么选刘备作为主角之一呢?上文说了,作为一位下层劳动人民,刘备能切身体会到人民群众的疾苦,他能够施行“仁政”,“以民为本”;再者,刘备深通政治权术,并能礼贤下士,举贤任能。在罗贯中看来,刘备足以称得上一位“明君”。因此,可以这么说,刘备作为剧中人(小说中的角色)打的是“兴复汉室”的幌子,而罗贯中作为局外人(小说作者)是以刘备为幌子,可想而知,在罗贯中心目中,压根就不曾存在过“蜀汉是正统”想法。

三,毛宗岗的错误。

在毛评本《三国演义》中,毛宗岗为什么要反复强调“蜀汉是正统”呢?

其一,两宋时期,屡遭周边少数民族的侵略,特别自元朝以来,汉民族普遍觉得蒙受奇耻大辱,因此“民心思汉”的心理要求越来越强烈。明朝灭亡后,一批南明的遗老遗少,由于不满清政府的统治,于是借各种方式“反清复明”。毛氏父子,借评改《三国演义》,刻意美化蜀汉政权,甚至不顾一切的反复强调“蜀汉是正统”,正是他们作为封建地主阶级保守派,不满清政府的统治,曲折的表达他们“民心思汉”的愿望。而毛宗岗的错误在于,他以刘氏汉朝代表整个大汉族,这在对待历史发展的问题上,毛宗岗明显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从我国历史的编写情况看,是以汉族文化作为主导方向的,并不是以某一姓的朝代为“正统”!

其二,“蜀汉正统”论,只是静止的强调代表某一姓氏的地主阶级利益,无视广大人民群众的存在,无耻的认为某一姓氏的皇朝就应该“万世一统”,哪怕它已经腐朽糜烂到发霉腥臭的地步,从根本上违反了社会历史发展的本质规律。 因此,所谓“蜀汉是正统”是彻头彻尾的反动的历史观。

四,附录

读三国志法(节选)

毛宗岗

读《三国志》者,当知有正统,闰运,僭国之别。正统者何?蜀汉是也。僭国者何?吴、魏是也。闰运者何?晋是也。魏之不得为正统者,何也?论地则以中原为主,论理则以刘氏为主,论地不若论理。故以正统予魏者,司马光《通鉴》之误也。以正统予蜀者,紫阳《纲目》之所以为正也。《纲目》于献帝建安之末,大书后汉昭烈皇帝章武元年,而以吴、魏分注其下,盖以蜀为帝室之胄,在所当予:魏为篡国之贼,在所当夺。是以前

则书刘备起兵徐州讨曹操,后则书汉丞相诸葛亮出师伐魏,而大义昭然揭于千古矣。夫刘氏未亡,魏未混一,魏固不得为正统。迨乎刘氏已亡,晋已混一,而晋亦不得为正统者。何也?曰:晋以臣弑君,与魏无异,而一传之后,厥祚不长,但可谓之闰运,而不可谓之正统也。至于东晋偏安,以牛易马,愈不得以正统归之。故三国之并吞于晋,犹六国之混一于秦,五代之混一于隋耳。秦不过为汉驱除,隋不过为唐驱除,前之正统以汉为主,而秦与魏、晋不得与焉,亦犹后之正统以唐、宋为主,而宋、齐、梁、陈、隋,梁、唐、晋、汉、周俱不得与焉耳。且不特魏、晋不如汉之为正,即唐、宋亦不如汉

之为正。炀帝无道而唐代之,是已,惜其不能显然如周之代商,而称唐公,加九锡,以蹈魏、晋之陋辙,则得天下之正,不如汉也。若夫宋以忠厚立国,又多名臣大儒出乎其间,故尚论者以正统予宋。然终宋之世,燕云十六州未入版图,其规模已逊于唐,而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取天下于孤儿寡妇之手,则得天下之正,亦不如汉也。唐、宋且不如汉,而何论魏、晋哉?高帝以除暴秦、击楚之杀义帝者而兴;光武以诛王莽而克复旧物;昭烈以讨曹操而存汉祀于西川。祖宗之创之者正,而子孙之继之者亦正,不得但以光武之混一为正统,而谓昭烈之偏安非正统也。昭烈为正统,而刘裕、刘智远亦皆刘氏子孙,其不得为正统者何也?曰;裕与智远之为汉苗裔远而无徵,不若中山靖王之后近而可考,又二刘皆以篡弑得国,故不得与昭烈并也。后唐李存勖之不得为正统者,何也?曰:存勖本非李而赐姓李,其与吕秦、牛晋不甚相远,故亦不得与昭烈并也。南唐李昇之亦不得继唐而为。正统者,何也?曰:世远代遐,亦裕与智远者比,故亦不得与昭烈并也。南唐李昇不得继唐而为正统,南宋高宗独得继宋而为正统者,何也?高宗立太

祖之后为后,以延宋祚于不绝,故正统归焉。夫以高宗之杀岳飞、用秦桧,全不以二圣为念,作史者尚以其延宋祚而归之以正统,况昭烈之君臣同心誓讨汉贼者乎!则昭烈之为正统愈无疑也。陈寿之志,未及辨此,余故折衷于紫阳《纲目》,而特于演义中附正之。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天龙飞天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点墨岁月点评:

何为正统?在千百年来的封建王朝帝制下,正统不过是统治阶级及其附属专权用以奴役人民的儒家学说而已,江山带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王权从来不是一家一姓的事。罗贯中所编制的《三国演义》,从历史和人文的角度,其实如同作者所言,体现的是底层知识分子“治国平天下”的平生夙愿;战乱年代,家国同构,何以为继,无疑只有寄望于鞭笞历史、痛陈当今。此篇是比较完整的分解《三国演义》及《三国志》的文章!问好作者!辛苦了!

文章评论共[6]个
点墨岁月-评论

不错的论述性文字,辛苦!国庆愉快!at:2013年10月05日 上午10:43

天龙飞天-回复感谢墨编辛苦点评,国庆快乐! at:2013年10月05日 上午11:21

呆贝贝-评论

三国研究的专家。贝贝前来学习了!(:012)(:012)at:2013年10月05日 中午12:20

天龙飞天-回复谢谢贝贝姐光临,问好,国庆快乐! at:2013年10月05日 晚上7:44

绍庆-评论

欣赏美文,祝天天开心,事事顺心!(:012)(:012)(:012)at:2013年10月07日 上午11:52

天龙飞天-回复谢谢光临,敬茶! at:2013年10月07日 下午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