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食鱼(外一首)阿甑

发表于-2013年10月05日 晚上9:47评论-0条

《食鱼》

爱食鱼的人,都喜欢到水边去寻找餐馆

他们在那简陋粗劣笨拙的小饭桌上

贪图的不仅仅只是,刚捕捉的鱼类的新鲜

更有那旁皮拉、餐鲦、青鱼、草鱼、鲢鱼、鲫鱼们

在水盆中,玻璃缸里拼命拥挤,跳跃,挣扎

和甩上砧板,被破肚、掏肠,剁鳍的快感

享受那种濒临死亡的唾液、腥味

你也可以,在某个风和日丽的工休日

约上三五个,狐朋狗友,妻儿死党,扛上渔竿钓饵

到郊外小河旁,溪水边,库坝上

绕有兴趣的做一回,世外桃源的垂翁

钓上几尾,喂养的鳙鱼、鳊鱼、鳜鱼、鳟鱼

或烧烤、或清蒸、或油炸、或红烧

在诱人陶醉的鱼香野味中,讲述鱼的故事

或讨论一下,有关鱼,在现况条件下的生存状态

更多时候,是在装饰豪华,富丽堂皇的

宾馆、酒楼,灯红酒绿的全鱼宴上

鱼类,更成了一道,不可缺少的亮丽的菜

二龙戏珠、鲤鱼三献、鸳鸯鱼卷、煎焖白鱼、生拌鱼片

仿佛每一条鱼,都用它们全部的美味

呈现了,它们必生的精髓,聪慧,和才智

被疯狂的饕餮者们,迅速的咀嚼,吸吮,榨取

躺在餐桌上的,只不过是一具具白森森

被嚼碎,只剩下一把渣子的,裸露的剌骨

在不断的添杯换盏,吆五喝六中

这时候的你,沉溺迷醉,或许早已忘记了鱼的滋味

甚至,忘记了自己身在何处,心又何为

只知道,鱼爬上岸的途径,是艰难曲折的

随着亿万万年的蜕化,却鳞,去鳃,消尾的历程

早已回不去,水中蕴藏的,光明与温暖

仿佛只有在这,世上仅存的碗筷杯盘,残羹冷汤里

才尽可能的,享受到一点旧日自由的欢乐和呼吸

体验一下鱼族们,返璞回归后的感觉

《看戏》

生、旦、净、末、丑

扮演的是许仙、白素贞,法海、孔明、蒋干

蟒袍、铠甲、褶衣、霞帔、水袖

出场的是帝王将相、武士大将、落难秀才、小姐丫环

无论是傩面,还是浓墨重彩的脸谱

戏台上,演绎的都是战场上的,叱咤风云

后花园,才子佳人们的,唧唧我我

小时候的我,在乡下,却总想钻进戏台幕后

看一看,演员们的真实面目,看看救许仙的灵芝草,是否还在

降伏白娘子的金钵,是否真的那么法力无边

可演员们,好象都还没有从角色里走出来

一个个,卸盔下装,神采奕奕

演花脸的,迈着正步;演老生的,抖着长须

扮小姐的,甩出水袖;扮丑角的,踩起猫步

空置的戏台上,显得那么宽敞寂寞

一大堆锣鼓、唢呐、二胡、弦子、琵琶,搁在台角

在耀眼的阳光下,我竟怎么也看不清台上,所有的背景画面,亭台楼阁

也找不到刀光剑影,花前月下的蛛丝马迹

不知是演员们,滞留在戏台上,走马灯似的虚影遮蔽了我

还是我,原本就没有站在戏台上面

看到的只不过是,绛红色的帷缦徐徐落幕

注:原先台上所有演员都戴面壳,面壳就是古老的“傩(音挪)面”。后来感到演出不便,不能真实表达脸部感情,就将面壳的图样画在脸上,也就是现在人们常说的“脸谱”。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阿甑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王世常推荐:王世常
☆ 编辑点评 ☆
王世常点评:

从文章中折射出一个社会现象,现代社会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各类参差不穷的花样多多,作者以食鱼为例,给人留下了深入的思考,返璞归真,回归自然,和谐相处,这一系列都在囊括在内。第二首《看戏》,其实在现代社会里,看戏已经几乎不多见,这是一个现象,也可以说是社会在进化过程中的历史文化产物在不断的萎缩,甚至濒临灭绝,特别像有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作者是在唤醒人们或者说社会,在物质日益发展的今天,能否去关注一下这些将被丢弃在社会某一个角落里的文化或者说艺术呢?综合上述:作者有很深的文化底蕴和挖掘现象的潜力,虽然从文章中看,诗意或者意境不是我很赞同,但是为唤醒一些觉悟和思想,就是好诗!

王世常点评:

希望作者在文字的凝练上多加以提高,太长,繁琐,显得就会过于拖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