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贵州遵义《博州杨氏土司》梁宇轩

发表于-2013年10月07日 下午3:12评论-2条

贵州遵义《博州杨氏土司》

遵义古称播州,自唐贞观十二年置播州始,至明万历二十八年止,共延续了961年,于公元876年设置播州宣慰使,从而开始了遵义的土司文化时期。杨氏对播州的统辖始于杨端,止于杨应龙,长达725年。播州一直是杨氏家族世袭统治,所以“播州”史亦是杨氏家族统治播州的历史。杨氏先祖杨端自中原入播,大力推行汉文化,以孔儒思想教化人民,促进了民族的进一步融合,留下了海龙囤、杨粲墓、播州城等许多特有的、令人叹为观止的文化遗迹。

海龙囤位于遵义县太平乡龙岩山东部,又名龙岩囤,仅山后一线仄径可攀,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杨氏先祖利用其地理,在宽约5公里的山顶上围筑土城、月城三重,建楼房、仓库、水牢于其间。囤前设铜柱、铁柱、飞龙、飞凤、朝天、万安等九关,各关之间以护墙相连,随山势绵延十余里,气势恢宏。除囤前遗址,还有囤顶朝天关、飞凤关、宋代老王宫、明代新王宫、采石场、绣花楼等遗址,囤后有环山而立的土城和月城、从高到低组成三道关口的万安关、西关、后关三座城门,此外,囤四周还有养马场、校场坝等遗址。 

杨粲墓位于遵义市东南部,原系宋代白锦堡,后为播州杨氏墓地,史称冉家林,后又因杨粲墓规模宏大为境内所未见,而被时人称之为皇坟嘴。该墓建于南宋淳佑年间是南宋播州安抚使杨粲夫妇合葬的一座大型石室墓穴,墓室内遍雕文官武士、人物花卉、龙床龙椅,雕工精湛,栩栩如生。

遵义老城。公元1176年,即南宋淳熙三年,播州第十二代世袭土司杨轸将行政中枢从穆家川南面约20华里处的白锦堡迁到穆家川后,遵义老城就开始成为了黔北的政治文化中心,至今也有830余年历史。古老的遵义城留下了许多历史的积淀,当年的标志性建筑有三街六巷九狮子,三街即梧桐街、杨柳街、朝天街;六巷为捞沙巷、狗头巷、尚家巷、何家巷、姚家巷、丁家巷。当时老城的建筑门口能摆有大石狮子就是权力与地位的象征,土司衙门、庙宇,均有石狮相配,但老城玉皇观不知什么原因却独缺一只石狮子,所以有九狮子的说法。

杨氏墓葬群。高坪杨氏墓群位于高坪镇鸣庄村。高坪杨氏墓群即播州土司杨氏家族灵魂憩息之地,分别为播州土官。十五世杨文,二十一世杨升,二十二世杨纲,二十四世杨爱及其妻妾子女分室合葬墓,墓群规模宏大,雕刻精湛,经历了平播战争的烟熏火燎,也遭受过无数盗贼的洗劫,几百年地形变迁、至今古墓群石构建筑未变形走样,保存完好。杨氏墓群,除了四组墓葬外,还有许多小墓,均为播州杨氏子孙的茔冢,是贵州最大的土司墓葬。

土司文化聚居区大都位于遵义市近郊,如城东南皇坟嘴有南宋播州安抚史杨粲夫妇合葬的大型石穴墓室,北郊有明万历年间播州土司杨应龙的军事要塞“海龙囤”,田、宋、安、杨四大土司的统治围绕涵盖整个贵州,时间长达数百年与1600年不等,自唐末至明末,统治播州的杨氏土司家族。400多年来,这座堪称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土司囤堡建筑,默默无闻地静卧于龙岩山上。

土司制度,是元、明、清王朝在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分封各族首领世袭官职以统治当地人民的一种制度。元代以前,各封建王朝就已采取“以土官治土民”的办法,统治本族人民。元朝,授各族首领以宣慰使、宣抚使、长官等官职,又在各族聚居的府、州、县设立土官。明朝,多以原官授职,以宣慰使、宣抚使、安抚使隶属于兵部,土知府、土知州、土知县隶属于吏部,皆世袭其职。土司除对中央政权负担所规定的贡赋和征发任务外,在辖区内保存传统的统治机构和权力。明清时代,贵州有四大土司,即贵州宣慰司、播州宣慰司、思州宣慰司、思南宣慰司。明永乐十一年(1413年),平定思州、思南两宣慰使的战乱后,废除思州、思南两宣慰司,设贵州布政使司,这是贵州建省的开始,至今599年。清雍正(1723~1735)年间,朝廷采纳云贵总督鄂尔泰的建议,推行“改土归流”,在原土司地区实行和汉族地区相同的政治制度。虽然如此,在某些地方,直至清代末年乃至民国初年,土司或其后裔仍有相当大的权力,其政治、经济、社会地位,仍然十分显赫。

土司所属员司称“土目”,他们居住的寨子,大多被称“官寨”。织金县“打鸡洞”(今称“织金洞”)附近的“官寨”,虽然是个苗族村寨,但因居住彝族“土目”官,故名。各族各级土司,都建有规模可观的庄园,如毕节的大屯土司庄园、安山土司庄园,兴仁的鲁础营土司庄园、纳壁土司庄园,威宁的牛棚土目庄园,德江的大土田氏土司庄园,花溪的中曹长官司土司庄园,等等。

根据《中国土司制度》统计,从西北、西南至华南,全国先后出现的土司数量是2569家。而在所有的西南土司中,以海龙屯为代表的播州杨氏土司是最大的。杨氏土司贵州遵义地区古称“播州”,从唐末到明末的725年间,播州为杨氏土司世袭统治,南宋为抵抗蒙古大军进攻,杨氏在龙岩山构建军事堡垒龙岩新城(海龙屯原名),成为了杨氏土司的军事大本营,也是其行宫所在。明朝万历年间,中央决定剿灭杨氏,明军和杨氏土司军队24万人在龙岩山谷间厮杀,结束了杨氏家族在播州700余年的统治。平播之役耗费了万历15省的财政。

明建文元年(即1399年),杨铿在京城为儿子杨升要官职后,返回播州途中,经过武昌时,“不疾而终,享年四十又七”。建文二年,他被安葬于播州的“洪江原”。

杨铿这位只活了47岁的播州土司,应生于1352年。他的妻子田氏的娘家,是思州土司,曾多受朝廷恩宠。她17岁时嫁给了杨铿,活了63岁。

对于杨铿英年早逝的发现,播州有多位土司去世较早,有的才30多岁。另外还出现过好几次“断代”现象。播州多位土司“短寿”,除与当时医疗条件、战争环境有关外,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或与播州土司的姻亲关系有关。“为了稳固周边关系,播州土司长期与周边土司联姻。”这相当于“近亲繁殖”。 

在民间传说中,海龙囤上原有三十六大街七十二小巷,囤内建筑气派辉煌。400多年后,海龙囤上除了环囤城墙、囤前六关、囤后三关等历史遗迹,囤内建筑则大多被灌木、杂草掩盖,已难睹真容。根据民间传说,大致确定囤内老王宫、新王宫、金银库、兵营、瞭望哨、采石场等遗迹,“老王宫”为南宋建筑群,“新王宫”为明代建筑群。

“新王宫”是一组以中央踏道为中轴线、两侧屋宇栉比鳞次的庞大建筑群,其面积达1.8万平方米,大体遵从了“横三纵三”的总体布局,而“横三纵三”是明代衙署的普遍布局,“新王宫”实质上就是一处特殊的土司衙署。而“王宫”是民间对土司衙署的另一种称呼,因先后有别,遂又有“老王宫”和“新王宫”之名。其特殊之处在于,土司本人并不经常到此,作为“子孙万代之基,保固之根本”的海龙囤,是杨氏土司在特殊时期的避难所。“新王宫”曾被火烧,而《平播全书》明确记载明军破囤时,杨应龙见大势已去,遂于卧房防火并自缢身亡,“新王宫”是杨应龙最后的官邸,但未必系其首创。

“新王宫”规模巨大,包括殿宇、宫室、厅堂、亭、阁、池、仓库、营房等。现残存遗迹以砌台基及其上的房屋基础等为主,并有瓦当、脊、碑刻和青花碎片、钱币等遗物。出土的瓦当全以莲花为饰,只是大小有别,形状各异;有大量的脊兽碎片均以陶土烧成,从器类看,有正吻、合角吻、正脊兽、垂兽和戗兽几类;瓷器碎片较多,仅一个房间内即出上万片,可粗分为青花、酱釉土瓷、青瓷等几类,以前两类居多;钱币有开元通宝、万历通宝、崇祯通宝、弘光通宝、隆武通宝、永历通宝等,所有通宝以南明钱最多,达上百枚。

海龙囤是中国唐宋羁縻之制和元明土司制度的产物,它见证了我国少数民族政策由羁縻之制到土司制度再到“改土归流”的演变;播州杨氏土司是中国西南地区历史悠久、势力最强、影响最大的土司,自唐末到明末,杨氏统领播州达725年,共传27代30人。

海龙囤遗址位于遵义市北30公里的海龙囤,三面环水,一面衔山,地势险要,仅囤之东西各有窄路可上下,《明史.李华龙传》称其为“飞鸟腾猿不能逾者”,故被唐末至明末盘踞遵义地区的播州杨氏土司将其作为自己平时起居的离宫别馆和战时防御的核心城堡。

1257年,自唐代末年起世袭播州的杨氏土司杨文,开始在此造关筑城,以抵御从四川、云南杀来的蒙古大军。明万历年间,杨氏土司第29代孙杨应龙,因与朝廷不合,“于囤前筑九关以拒官军”。此时,海龙囤的功能,也由最初的为保国家利益抵御外敌的“根本”,转变为做大的土司对抗朝廷的坚固军事堡垒。

1599年,杨应龙与明朝廷开战。

1600年农历二月十二日,总督李化龙在重庆登坛誓师,帅24万大军兵分八路进击播州,发动震惊全国的“平播战役”。这是贵州境内历史上规模最大和伤亡人数最多的战役,又被称作“明朝三大武工之首”,耗尽了明王朝气数。

1600年农历四月十六日,杨应龙带着1.6万残兵退守到海龙囤。直至农历六月初六日,明军绕道山外,从后关破囤。眼见大势已去,杨应龙上吊自杀身亡。他的妻女等共计100余人被绑往重庆审查,后有70余人被押往京城斩首。

“平播战役”后,播州改称遵义,辖地被分为遵义、平越二府。随后,朝廷也由此开始逐渐用流官制度,终结土司世袭制度。

播州杨氏土司世系表(876-1600)

杨氏,876年杨端(会稽人,家谱说是“太原人”)从南诏军手中收复播州(贵州遵义),遂主州事,治府白锦堡(今遵义城南十公里),1176年轸迁穆家川(遵义老城),为半独立的地方土司政权。1108年文广弟文贵纳土, 宋置播州与遵义军。1281年元升播州安抚司为宣慰司, 以叛明被灭,凡725年。

1杨端?-?毒疮溃背卒。

2牧南侯杨晔?-?父端,889年封牧南侯,以征九溪未服,忧卒。

3杨溥?-?父晔,以官至部射,故号部射,战死。

4杨清?-?父溥, 号三公。

5杨实?-?父清,995年入贡宋。或作名宝。

6杨昭?-?父实,养宋将杨业孙充广子贵迁为子。

7杨贵迁?-1052养父昭,为水西仇家杀。

8

杨光震?-?父贵迁。

9

杨文广?-?父光震, 卒年36。1108年内讧,弟文贵与叔光荣献地于宋。

10

杨惟聪(?—1125))?-1125父文广,年七岁立。

11杨选(?—1155)1125-115530年父惟聪。

12杨轸父选。

杨轼兄轸,暂领州事。

13武毅侯杨粲(?—1233)1201-123332年父轼,1201年升为安抚使。或作1231年卒,谥忠烈。

14英烈侯杨价(?—1243)1233-124310年父粲,或作1240年卒。

15

播国公杨文(?—1265)1243-126522年父价,谥崇德。

16

播国公杨邦宪(1239-1281)1265-128116年父文,附于元。谥惠敏。

17

杨汉英(1277-1316)1281-131635年父邦宪,元赐名杨赛因不花,1288年升宣抚使,谥忠宣。

18杨嘉贞父汉英,或作汉英弟如祖子,元赐名杨燕里不花。

19杨忠彦父嘉贞。

20杨元鼎(?—1370)?-1370父忠彦。

21杨铿父嘉贞弟嘉城,1372年附明,置宣慰使司,退位。或作鉴。

22

杨升(1377-1440)父铿。

23

杨纲(1402-1449)1441-1449四8年父升,以老退位,卒。

24

杨辉(1433-1483)1449四-147425年父纲,退位。

25杨爱(1464-1517)1474-149723年父辉,退位。兄友,据保宁府,形成二支长期争斗。

26杨斌1497-152023年父爱,被革职。

27杨相1520-154323年父斌,被逐,客死水西。

28杨烈(?—1571)1543-157128年父相,与水西安氏相攻垂十年。

29

杨应龙(1551-1600)1571-1600六29年父烈,叛明,败,自缢。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梁宇轩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四大名捕点评:

对贵州遵义博州杨氏土司制度进行了详细地论述,资料详实,很有学习的趣味。

文章评论共[2]个
绍庆-评论

早上来拜读,问好!(:012)(:012)(:012)at:2013年10月08日 清晨5:40

梁宇轩-回复常来更幸福 at:2013年10月08日 晚上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