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次看见秋天在这座城市里徐徐降落并必将也看着她冉冉离去,我猜想她是来点石成金的,她把春种夏耕的作物点化成累累的果实,并把收获的笑容绽放在耕者的面庞。这是一个喜悦的季节。
有时候我想秋天非蛊即盲,不然就是一台被设定了程序的机器,不具有视听的感官,只知道应季而来,过时而去,不然她是怕来人间的吧。人间从古至今汹涌的悲秋怨秋的声音早阻住了她。不信你听:万里悲秋常作客、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蛩响衰草蚕吟败叶、一望关河萧索,千里清秋,忍凝眸等等,真是凄凄惨惨戚戚呀。秋如果约略有些知觉也会自惭不己的,纵然人间再好她也会忍住不去,免使那么些人那么长时间的因她而烦恼痛苦。但是她每每是一意孤行,除非她肩负着某种神圣的使命,宁肯背负着千年万载的指责和误解也不辱职责。
其实一年四季中,我是最最喜欢秋天的,我喜欢这个季节的气候。春季的乍暖还轻冷,夏季的七月流火,冬季的铁马冰河,无不令人生畏,只有秋季,有一种重整衣裳起敛容的恢复感,别的不说,就秋季的衣着都是最适宜的,不是过薄亦不过厚,即彰显着美妙又烘托着端雅,秋季里人的心情也是最放松的,因为秋高气爽嘛,即不会象夏天那样香汗淋漓,也不会象冬天那样冻涕泗流,使人体面尽失风度不再。所以秋季应当是最从容自在的。可是为什么会有那么许多人触秋而悲从中来呢?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错,任是谁看到这样的场景,都会不由自主的警悟到物极必反盛极而衰的发展规律,有那么一种繁华锦绣的东西,拚自己是怎么有能力也是留不住的,再一联想到岁月匆匆便油然一种英雄暮年的感怀,岂不正是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的嗟叹?如此便真的是其理虽乖,但其情可悯了。谁说不是呢,别说是多舛不遇的,就算是功成名就的,也会有同样的伤感,谁不愿意长盛不衰呢。这样说来,倒引起了另一层思考。
秋天是灵魂觉醒的季节。无论是季节的秋天还是人生的秋天。
春天是生命苏醒的季节,是纯物理的,随着春天的来临,万事万物不由自主的跟着发芽吐绿茁壮成长开枝散叶,从而挥舞得漫山遍野的绿暗红焉迷醉烂漫,就象人在青春时,那样放肆地明媚灿烂着,根本不谙前有古人不闻后有来者怆然心境,及到迎头撞见秋,再看自身又看山河,都是苒苒物华休,能不动心悚容?于是灵魂觉醒,开始对世界对社会对生命对人生对价值对观念进行深刻反思,遂感紧迫,发出一声悲秋亦是自悲的喟然长叹。如此看来,悲秋这种情怀,是当有的,最好是有的,这仿佛是思想成熟的一个标志,在那一刻你是看见了自己,最可贵的是发现自己还有许多不足,并且感觉到时间的无情,岁月的蹉跎,于是进入到真我的评判阶段,并对人生进行删繁就简,把一些华而不实的东西,绝然放弃,潜心的把保留下来的事做好,进入真诚的奉献时期,你看是不是有很多人,是在这个时期开始崛起的?这种自省往往带有强悍的暴发力。比如秋天菊花傲霜开放,并且直至开到满城尽带黄金甲。那是一种怎么淋漓极致的释放和发挥?那么这种觉醒是不是也带有使命感呢?一定是的。
如此解释秋天解悲秋的情怀是不是就顺畅一些了,那么秋自来之,我自悲之,秋自去之,我自奋之。两两不相犯,悲秋情怀并不限定在某一个阶层,再平凡卑微之辈也可拥有这种高贵的情感,觉醒也不限定某一个时段,老少皆宜,做为我们平凡的人,虽然不能憾天动地,但求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只求立定本职,在我方寸之间,看万类霜天,层林尽染,不亦乐乎?只是不要忱于此情,从而不能自拔,那真是秋不误人人自误,辜负了秋天 这个美好的季节。
-全文完-
▷ 进入踏歌行千里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