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并不仅仅是一个动作,也不可以被这或者那啥的学家定义为诸如人类智慧进化的必然,社会构成的基石等冰冷的名词。分享绝对可以是挣脱现世对物质变化、世事更替的认知的定义,而是可以作为人类精神伟岸的体现,灵魂存在的证明。也不是浅显的几行文字所能挖掘出人类用不可数计的年岁在“分享”二字中埋下的人之性情。
人类学会分享的初衷绝不是为了别的理由,仅仅是为了能够一起生存。对,不是单独地存活下去,是要以互利互惠的形式,一同活下去。那时人是那么纯粹啊,分享作为一种单纯的行为绝不会和阴谋、暗算、仇恨等字眼挂钩,确切的说,分享这一行为拥有足够诠释与传递人性的真善美的时候,这些肮脏的字眼尚未出现,甚至肮脏还没诞生。 与其讨论分享的始与终,不如去瞧瞧其存在的意义及其赋予了我们什么。与他人共同享受,使用某事物,又或者一同体验某种感受、或是心情,即向他人诉诸自己的心境。 分享的真实内在不仅仅是作为一种可以令人们互相交换获取不曾拥有或是缺少的物质,如果仅限于此,我等也不必如此对分享的存在如此感恩戴德了。分享更重要的存在意义就是它作为一种精神,他也可以传递精神,包括它自己。且,纯粹的、无其他意图的分享即使是以物质的形式进行着,他同样可以或多或少令被执行者悟到分享之中那一抹传承已久的人性光辉。即,分享是一切事物流转的基要之一,现实生活中一切交换、交易等活动,也都是由原本分享的性质演变而成的,且现在也可以从这些行为中捕捉到分享的影子。 于分享精神这一方面,我们通过分享将许多普遍为世人所接受且赞颂的精神镌刻入人的灵魂,这是一个相对自由的过程,绝非强制地灌输某一种意识。且我们在与他人分享的同时,我们也可以令别人体会到我们自身的灵魂,这种美妙的共鸣绝不是一个独裁者的煽动所能企及的。即精神上,分享是不受任何人与物或是事的拘束的。 与此同时,分享也是不会被限定任何内容,我们可以随心所欲的分享,当然前提是我们有倾听者、接受者。以上两点印证了分享的一大性质,即精神上的绝对自由。在现如今的社会,相比其他性质,我觉得更有必要强调自由性,但凡是失却了自由的所谓互利,绝非分享;而纯粹的分享,绝对是自由的体现。
分享精神仅仅是分享这一词的片面体现。精神的层次往往是指人的品性好坏,而智慧,则是我们靠着自己的或是好或是坏的品性能做出多么具有意义的事(这里的意义是要根据其自身价值取向而定,或许对此人有万分重要的意义,对别人则是一文不值)。如果说精神的分享构筑了现世的人们的精神世界,那么智慧的分享构筑了我们看到的一切花花世界,林立的高楼,往来的车流,兜里的手机,桌上的电脑,现代科技是智慧分享后交融而生成的结晶。
但也不能过于高看了智慧的分享所能带来的一切,爱因斯坦学术上分享了一个公式,给理论物理带来了相对论,以及后续的无数精彩命题,可对二战时日本的人民,他只带来了核弹的恐慌与灾难。并非是说这位杰出的科学家拥有一个要让所有人去抨击的心灵,或许这是战争指挥者的错误。但是核弹制作的初衷就是战争,我觉得如果爱因斯坦的精神本质是绝对厌恶这种可怕的杀戮的话,即使他拥有出众的智慧,他也会回避踏入这一领域。这群科学家没有空分享一下全球和平的看法,而是去分享制造毁灭性极强的武器的经验,可见,我等分享的智慧并非有着绝对的正义与善良,而总是绝对有着两面性的一些东西,且很容易被学过或了解过辩证之理的人所东西。
纯粹的分享的根本是有着一个纯净无暇的精神世界,而这样的精神世界的构建又是无私的将自己内心的真善美予以分享。这样的循环如江河般川流不息地在我等之间运行着,至于是恶性循环还是良性循环,那得看诸位的取向了。
-全文完-
▷ 进入qiuruiting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