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八零九零向前冲》观感
八零九零向前冲,女如凤来男似龙,
新旧鼎革主义废,与时俱进重在行,
放眼天地多兴替,生存发展最关情,
江山如画不老事,千年政权流水营,
朗月清风不用买,实际生计惟竞争,
一招一式勤践习,自强优胜属精英,
综合压力势逼迫,紧箍套头警人醒,
幸福指数北欧好,君子国正复兴梦,
何时黔首皆无累,寰区尽享吏治清?
开元盛世有夸大,标准还看《道德经》!
附注:
1、电视剧《8090向前冲》是一部“80后”生存状态的蓝皮书,将草莓族、北漂女、凤凰男、孔雀女、隐婚、闪婚、闪离、solo族、就业难、买房难等诸多社会和生活问题一网打尽,真实再现了蒋天涯、文静、夏志刚、于小曼、范彬等青年人的喜怒哀乐。这是一部反映80后真实生存状态的社会情感电视剧,讲述了80后的年轻人对待爱情和事业的态度,他们从幻想、自我到自觉担当的命运经历。观众将跟随着剧中的80后们一起,感受他们努力褪去青春的稚嫩,逐渐适应社会大熔炉的点滴心路历程。
2、在《镜花缘》一书中,有一个“礼乐之邦”君子国。此国中,“耕者让田畔,行者让路。土庶人等,无论富贵贫贱,举止言谈,莫不慕而有礼”,也不愧君子二字。在君子国的市场交易中,卖主力争是要付上等货,受低价;买主力争的是要拿次等货,付高价。这个国家的国主有严谕,臣民如将珠宝进献,除将本物烧毁,并问典刑。我想这样的一个君子世界,也是我们所向往的。想作者李汝珍所生活的清朝嘉庆与道光年间,肯定是市场盛行欺诈,必定是寡人好货,贿赂公行。他是在借君子国这个虚无的国家,来述说着自己对那个时代的不满与无奈。看看我们现在的世界,商家莫不想以次充好,谋求高价,身居高位者莫不想无耻地窃取,拼命地搜刮。为了一已之私欲,而置绝大多数平头百姓的切身利益而不顾。弱势愈发弱势,强权更加强权。君子国只是一个五彩闪亮的肥皂泡,只轻轻一触,就破灭了,消失的无影无踪。那只是一个美丽的传说,如海市蜃楼般的耀眼,却又是那么的遥不可及。美丽的梦终究会醒,活在现实世界的我们,依然过着平淡的生活,依然有着种种的不平,随时会面临被压榨,被欺骗,被隐瞒,被利用的命运。就像是一片薄如羽翼的炮灰,炮弹疾射出炮膛,咆哮者,射向敌对的目标,顿时火光冲天,目标被击中。众人都在欢呼着,想着这炮弹如此的神勇。谁会去注意那片片的炮灰呢?他们也一直在努力,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他们也付出了自己全部的力量。他们的命运只能是无声又无息地坠落,坠落,最后辗做尘泥化为土。
3、黔首是中国战国时期和秦代对苍生的称呼,此叫法战国时期已经广泛使用。
3、全球最幸福国家排名榜在2005至2009年间,访问来自155个国家及地区数千名受访者,让他们将自己的生活满意程度,以1至10评分,得出“人生评估”幸福指数。指数高的人属“生活如意者”,其它则为“处身逆境者”及“饱受折磨者”。研究人员根据每国“生活如意者”所占百分比,得出排名。此外,受访者又被问及之前一日的幸福程度,如是否休息足够、受尊重、远离病痛及是否有益智消遣等,得出“每日体验”幸福指数。一项调查显示,以丹麦为首的4个北欧国家,在“全球最幸福的国家和地区”中占头5位,原因是这些国家人民生活富足。中国大陆位列125,香港则排名81。根据排名,头5个幸福地依次为丹麦、芬兰、挪威、瑞典和荷兰,它们不但地理位置邻近,而且都高度繁荣。盖洛普指,这些国家的国民基本需要得到较大满足,所以比较幸福。根据美国中央情报局关于227个国家的经济数字,丹麦2009年的人均国家生产总值是3.6万美元,优于其它196国。但盖洛普又指,国民收入虽和幸福有密切关连,但心理和社交需要是否得到满足也是幸福关键,这正好从“每日体验”幸福指数反映。例如哥斯达黎加虽然国民收入不高,但在调查中排名第6,正是因为社交网络紧密,国民常常感幸福。该国的“每日体验”幸福指数为8.1,比丹麦还要高。
4、“盛世”是近年来使用频率颇高的一个词。盛世是人们对历史上某个时代的赞赏性叫法,由于盛世发生在过去,所以人们通常以早期的盛世作为后来的盛世的参考标准,当然,也可以“以古论今”。我认为真正的盛世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
a、当时的生产力、科技、教育、医疗卫生等在国际上至少须处于比较先进的水平。(但因为盛世发生在过去,所以盛世的这些方面对后世来说很可能已经比较落后,因此对国家民族复兴没有多少指导意义。)
b、经济发达、文化灿烂、社会和谐稳定、人民生活质量普遍较高、国际影响力傲视群雄、军事实力傲视群雄、综合国力傲视群雄、全民族预防和抗击天灾人祸的能力傲视群雄、整个民族的国际地位处于世界最高峰。(这些都是后人最值得去骄傲的硬指标,但这些对国家民族复兴也没有多少指导意义,因为,一方面,盛世时代的文化不见得比乱世更优秀更引人入胜更发人深思,另一方面,如果没有第3个条件的支持,包括文化在内的这些指标再出色,也只是一盘散沙,后世把它们研究得再透彻,也无法以点带面的进行提升,无法形成合力,因此无法再创盛世。)
c、盛世最重要的评判标准,同时也是盛世留给后人的最大财富,是盛世时代“傲视群雄的民族思想”(或称“傲视群雄的民族精神”)。
在中国历史上,比较公认的盛世只有三次,即从“文景之治”到“武帝极盛”再到“昭宣中兴”的西汉盛世、从“贞观之治”到“开元全盛”的大唐盛世和清代的“康雍乾盛世”。这三大盛世,一方面确立了中国传统“盛世”概念的基本内涵,另一方面也都没能避免“盛极而衰”的结局,因而给人留下了无尽的话题与思索。
中国古代所说的“盛世”(如开元盛世,康乾盛世)的标准是什么?中国一直以农耕经济为主,该领域的强盛和稳定是重要标准之一,其次,少有战乱、政治清明,人民安居乐业,国家疆域较广,军事机器强大,也是不可或缺的条件。之所以没有提到思想、科技和政治制度,是因为考虑这三点的话,康乾盛世有些名不符实。实际上,一直以来对“盛世”这个词的理解是带有封建皇权色彩的。你想想,之所以人们总强调盛世,就是因为所谓的盛世太少,所以声势就很大。从古到今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称的上盛世的时间加一起才一百来年,其余时间基本上在战乱和民不聊生中度过。制度的缺陷决定了我们以前有过盛世,因为天时地利人和,绝不是制度的合理性带来的。
今天不是也有人说现在是盛世吗,王权残余还活着。从事物规律上讲,有盛就有衰,这是好事吗?所以说,在一个还强调盛世的年代,肯定会出问题的。如果你制度合理,持之以恒地让社会真正和谐存在,就没有盛世胜过盛世了。
5、《道德经》分上下两篇,,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有人说道德经就是本“政教”书,这种说法不无道理。政治主张之一,以正治国,哲人要写书,自然会选择比较重要的题材来阐述自己的学术应用。《道德经》一书,涉及治理国家的方面非常多。政治主张之一,以正治国,正就是诚信,治理国家,政府或君主要诚信,不要欺骗老百姓,不要跟老百姓要弄手段,不以敌对的思维对待,以正治国不是以徳,以法,以仁义礼仪,以武力治理国家,不以正治国,政府或君主就会失去其治下人们信任,人民不支持,外辱就会出现。检索《道德经》治国理念,主要如下:
a、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b、不尚贤、不贵难得之货、不见可欲,......详见第三章。
c、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d、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e、第17章,太上不知有之...百姓皆谓我自然...
f、第18、19章,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g、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夫甲兵者,不祥之器...
h、侯王得一以天下正
i、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详见57、58章
j、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
k、朝甚除,田甚芜...财货有余,是为盗绔,非道也哉
l、治人事天莫若吝
m、治大国若烹小鲜
n、图难于易、为大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是以圣人犹难之...
o、非以明民,将以愚之,以智治国国之贼,...然后乃至大顺
p、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q、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r、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
s、民之几,以上食税之多,...第75章
t、孰能以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u、受国之垢是为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
以u“受国之垢是为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为例,很多情况,国主爱搞些庆典和形象工程,享受荣耀,而不是把自己摆在服务者的地位,去承受国家的问题和麻烦。身未修,如何谈治国?
又如,老子说:人之道是损不足以奉有余,财富和权力向少数人手里集中,富者越富穷者越穷,造成两极分化,而天之道是把有余的部分奉献给不足的地方。所以老子说:谁能把自己有余的财富拿出来奉献给不足的人,唯有有道的人才能做到。天道无私,重在平衡,人道有私,但求利己,人人但求利己,相互制衡,所以社会整体平衡。统治者手握天下大权,如果也但求利己,谁人能与之抗衡?长此以往,必将打破社会平衡。所以统治者必须无私,才能跳出棋盘,保持社会的平衡。现在的任何一个政府,就算暗地里怎样为自己谋私,在明面上都是以维护公共利益作为它的形象,就是这个道理。但如果不能做到真正无私,迟早是要崩溃的。
唐玄宗是我国历史上一位很伟大的皇帝,他一生都在关注、研究、推广、宣传老子,他一生中两次对《道德经》进行注释。以后还有宋徽宗赵佶、明太祖朱元璋、清世祖福临等皇帝注解《老子》,但都是注解了一次。唐玄宗等几位皇帝注解《道德经》,为后人研究《道德经》提供了新的视角,他们同学者、文人注解《道德经》不同的是,皇帝们注解更多的是从治国理政上去阐释。由几位皇帝注解《道德经》来看,《道德经》中含有丰富的治国理政的思想。除了多位皇帝对《道德经》进行御注外,注解者中还有历朝历代的学者、官员、道士、儒家人士、法家代表、军事家等等,如唐朝的魏征著有《老子注要》,北宋王安石著有《老子注》、司马光著有《道德真经论》、苏辙著有《老子解》、赵孟颛著有《老子道德经》,明代李贽著有《老子解》,清代王夫之著有《老子衍》、纪晓岚著有《老子道德经校订》、严复著有《老子道德经评点》,至于民国以来名人注解《道德经》的更多了。
打落红尘的金梅 2013年10月13日9时许
-全文完-
▷ 进入jinlvmei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