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老年人心态种种江楼望雨

发表于-2013年10月15日 中午1:35评论-1条

九九重阳,报上、网上引出了一个不可谓不大的话题;中国几千年的传统道德——孝。什么是孝?孝者顺为先,让做父母的在顺心顺意中安度晚年,那就是孝。但是,人老了,渐渐有了一把岁数,他(她)的心态与年轻时相比,也难免会发生种种变化;这些变化,有的源于他(她)固有性格的演化,有的源于他(她)一生的经历、经验,有的源于他(她)身体的原因,也有的干脆是心理本身的蜕化性病变。做为年轻一代,想尽孝吗?那你首先得理解他,不是说理解万岁吗!理解了,你才可能给他和她创造出一个安逸顺遂的环境和氛围,让他处在愉悦之中,体现出安度俩字的内涵和外延。

笔者也有了一点儿年级,不是很大,四舍五入才勉强称得上耄耋;平时和一些老友接触,喜欢观察这些老家伙,分析他们的心态,那真是形形色色。说说,或许对年轻人营造那个孝字不无帮助。

我把所见的老人对子女的心态归结为如下几种,不知是也不是?注意哈,那些打着“保护权益”的幌子为了诸如赡养费之类问题老少双方走上法庭的不在本文议论的范畴,法制无上。

一、类似强迫症的牵挂。儿行千里母担忧,这是句老话了。出于一种无私的爱,父母的心几乎没有一天不系在孩子身上。孩子小的时候,数不完的担心:饥啊饱啊,冷啊热啊,学习好啊坏啊,到年龄了,又操心他(她)的工作着落,婚姻大事,住的窝儿,等等。鸟儿总归是要出窝另立巢穴的,孩子大了,成家了,立业了,总该放开了吧?可这些已经帮不上儿女什么忙的老家伙,那心还是放不开,牵挂着这,牵挂着那:小两口和顺吗?会过日子吗?工作、事业顺遂吗?恨不得放风筝似的,手里那根线时时扯着。有时也不是不想,孩子有了他们自己的天地,毋须你去牵挂去担心了,可是不行,自觉不自觉地总要去想,去问,去多管闲事!这很类似医学心理学上的强迫症。

二、莫名其妙的寂寞与孤独。社会在发展变化,社会家庭的组合模式也已经不同于以往,哪里还有几世同堂儿孙绕膝的那样大家庭啊?按说,老一代和年轻一代各有各自生活的空间,更何况各种通讯工具是如此之发达,相互的情况随时可以了解,何必孜孜以求地去期盼等待那短暂的聚首?但还是不行,日子多了不见,他(她)就抠心挖胆地想,一种寂寞和孤独的感觉,不一定什么时候就袭上了心头。好不容易盼来了一个假期,恰巧儿子或女儿有事(聚会啊旅游啊等等——人家也是在等待这难得的机会去办办自己的事啊!)不能回来,那份失落!辗转反侧睡不着觉,心眼窄的便常常自怨自哀。还好,儿女孙辈全回来了,欢声笑语盈堂,老两口忙这忙那累个七荤八素,他(她)愿意,他(她)感受到了幸福!

三、好为人师碎嘴子。有幸和儿女住在一起的老人,经常犯的一个毛病是碎嘴子,唠叨。这是儿女们最烦的。还是那句话,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变化,观念在更新,老一代尽管生活经历多,生活经验丰富,可在今天不一定还适用。有些年老的朋友就是看不透这一点,总愿意跟在年轻人后边指手划脚,诸于家庭开支,孙辈的教育,俨然以参谋长自居。甚者,不仅要做生活指导,有时连人家的工作也想干预。还把“我吃的盐比你吃的米还多!”当成口头禅。这表面现象的背后,就是所谓代沟。什么是代沟?就是两代人因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道德标准等方面的不同而带来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的差异。两代人,处在不同的时代,观念的相左是很自然的事情。不只是今天,碎嘴子老人大概传统悠久,那是代代相传的,因为社会总是在变化。

四、看不惯。九斤老太似的,这也看不惯,那也看不惯,一代不如一代;他(她)忘记了当年他(她)自己犯的错误,付出的代价;好事当然有,可坏事呢?他讳莫如深,好像他(她)生下来就是最完美的人。

五、女儿是心头的宝,儿媳是碍眼的草。常见一些老太太,凑在一起三两句话以后就扯到了自家儿媳妇身上,你一句我一句争着说。夸的当然也有,但多数情况下是抱怨诉苦:懒啊,谗啊,把持了儿子的经济大权啊,不懂礼仪啊,不会教育孙子啊,等等,不一而足,甚至腹诽于儿子对媳妇的迁就。婆媳之间的事,谁也说不清,所谓清官难断家务事。作为老人,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心态,一个原因是儿媳确有问题,大多情况下是老太太妒忌儿媳夺去了她对儿子的爱;其实,只要儿子对他的媳妇疼爱有加,人家自己对媳妇的所作所欣赏,你个老太太多管的什么闲事!你爱你的儿子,可不能不让儿子去爱他的媳妇啊!

六、依赖症。当年那是咬钢嚼铁,而今却只能吃豆腐和猪血。随着年龄的增加,没了任何锐气,甚而至于凡事拿不定主意,没了任何主见,凡事得儿女给拿章程;又好忘事,答应了的事过后就忘,难免不让儿女操心和分心。这类老人从生理医学上讲,已经有些超出了心态的范畴,接近老年痴呆了。常常使有孝心的儿女心酸,缺孝心的儿女厌烦。

七、想起来再说。

当今,老龄社会已经来临,正需要年轻一代发扬孝道,这才能消弭许多社会麻烦。父母慈而子女孝,这是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

“知子莫若父”,这还是句老话,也已经不大好使了。常听到有的老年朋友慨叹:“老唠!不知道他们怎么想的!”反过来,年轻人是不是也应当多去了解老年人?这是你尽孝的基础!用心沟通,细心观察,并把握老年人的心态,从而采取相应的对策;你交流也罢,你哄怂也罢,只要让他高高兴兴,别去争那理长理短,他还能活几年啊!而你,却是他花费了二十左右年的辛酸苦劳把你养大的!

当然,老年人也应凡事看得开,多一些理智,少一些小鸡肚肠,你毕竟是长者,不能和年轻人一般见识,是不?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江楼望雨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月光下的贝壳点评:

都说百善孝为先,可是如何才是孝呢?作者从分析老年人心态入手,条理清晰,论述详尽,在我们阅读和了解的同时,也正是为人子女应该反思的地方,关爱老人应从了解老人的心情入手,真正能做个孝者。

文章评论共[1]个
呆贝贝-评论

人老了都会是这个样子,多包容才是。问好朋友(:012)at:2013年10月15日 晚上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