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代‘宰相肚里能撑船’到现在‘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人们在用不同的方式和方法诉说着这古老而又不变的传统美德——宽容。
——题记
一粒沙子,它于偶然间进入了贝壳中,就像是迷了眼睛一样,这里坚硬的沙子嵌进了蚌柔软的身体里。它让蚌发痒、发痛,有了一个伤口。蚌想尽各种方法要把这粒沙子从身体里清除掉,可是每一种方法都失败了。沙子牢固的嵌在了那里,用伤痛折磨着可怜的蚌。
一天蚌突然想到了另外一个主意,它开始分泌一种特别的物质,包裹这粒沙子,最终使它变得光洁圆润,晶莹剔透。当蚌的伤口愈合时,蚌高兴地说:“我有了一颗珍珠。”
从这个故事里我读出了蚌的智慧,蚌的宽容造就了双赢。沙子是蚌的苦难、折磨。当蚌一心想去除它时,给自己带来的是无边无际的痛苦;当蚌宽容的容纳沙粒时,带来的是一箭双雕的好处。蚌有了珍珠,沙粒不在一无是处,成为了无价珍宝。生活中有多少困难、苦难。我们可以去学习蚌的智慧与精神,化沙粒为珍珠,化敌人为朋友,化困难为坚强。有时候宽容带给我们的是双赢,而有时宽容让我们迎来了赞扬。宽容会让我们人际关系变好,会让我们拥有一个和谐而美好的家园。
在古代的时候,清朝宰相张廷玉与一位姓叶的侍郎都是安徽桐城人。两家比邻而居都要起房建屋,为争地皮,发生了争执张老夫人便修书北京要张宰相出面干预。没想到,这位宰相看罢来信立即作诗劝导老夫人:“千里捎书只为墙,再让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老夫人看书明理,主动把墙后退了三尺。叶家见此情形心中惭愧,也把墙后退了三尺。于是两家墙院之间形成六尺巷道,形成有名的六尺巷。邻里之间的和谐就在这一宽容,一退让之间。因为宽容,流芳百世。
有人说海宽容,因为海纳百川;我却说人宽容,因为人心可纳天下。古有廉颇负荆请罪,有退避三舍为人所赞美。宽容带给了我们很多美好的东西。但是我在这里所指的宽容并不是一味的退让,有理当前时该争亦当争,还不可小肚鸡肠,此中度量应当把握好。如果你只是一味的退让会让人觉得你太过随和而被人看轻,他人会得寸进尺;如果你是一个小肚鸡肠的人,就很难做到宽容。宽容说来简单却很难做到,它需要一个人能够想得开,有时还要吃得了亏。它能体现一种精神,它代表了一个民族的品德。
古人云:退一步海阔天空,让三分何等清闲。人就应当这样学会宽容,宽容乃是一个民族最伟大的美德。宽容作舟,泛舟于海,方知海之宽阔;宽容为径,寻径登山,方知山之高大。让我们扬帆起航,从这里做起,将宽容进行到底。
-全文完-
▷ 进入墨夜ls羽璇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