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一生的债qiuruiting

发表于-2013年10月19日 下午5:19评论-1条

曾和好友约定以后会始终请他们客,这可不是人穷我富的优越感的体现,也不是达则兼济天下的崇高感作祟,仅仅是对友谊的一份约定。或者说,这也许是我欠命运的债。

以前从未觉得友情会消逝,我和我的伙伴们在一起,感情似乎是那么的牢靠,那么的坚固。可终究发现,我是大大的错了。在时间面前,还真没有什么是能够与之抗衡的。甚至几周未联系,感情就悄悄地淡了。一句“没空”足以将我的心冷入冰点。

所以现在倍加珍惜友谊。无论这友谊是建立在怎样的条件下。无论是因为我平时不甚拮据的出手,或是因为我放荡不羁且极易相处的性格,或是与我有着相同的思想、爱好或志向,又或仅仅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但凡是与我确立了友谊,甚至隐约对我有意者,我都视作为不可多得的财富。

我似乎没有什么宗教的信仰,我更乐于去信封我自己的为人处事之法。我向来觉得,我是亏欠任何人的,不论是认识的或是不认识的。我活着,活在这个世界上,便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其他活着的人,即便同样有无数的人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我,但我也不能因此而否定我对别人的影响,无论大小。至于与我相识相交的人,我更觉得对他们有所亏欠,因为他们于与我相识相交中付出了情感,投入了精神,若是对此毫无察觉,对我而言便是极大的罪过。

所以,我舍得在别人身上付诸一切,所有的真情实感都可以交给周遭的任何人,何况外物。并不是想将自己居于一个极高的道德位面,于我看来,随手施舍给路边的乞丐绝对是一件理所应当的事。相反,如果是对此情况视而不见,匆匆回家,然后于网络上批判乞丐不肯通过劳动获取报酬的慵懒,或是对社会保障体制的愤怒。他人慵懒,你随他去,即使不给钱,亦不至于指手画脚,毕竟这是别人的生活方式。而社会体制有问题,那你何不去施舍点钱呢,你说社会有问题,不帮助穷困之人,难道你也有问题吗?至于那些又施舍了钱,又要说三道四者,何必将对社会对他人的一切不满影射在自己这一本来挺正面的行为上呢?或者说何必将这一挺正面的行为作为针对他人或社会的导火索呢?当然,这仅仅是我自己的看法。

我便属于那些人常说的老好人,逛一次人民广场能少个百十块。但肯定也有比我更加老好人的老好人。至于他们是真的大大的好人呢,还是钱多了闲得慌,无从知晓。

仅仅是想对从行乞者的态度上说明,我对任何人的态度都至少不是恶的。不恶是我的底线。一个人要学会给自己设定一个准确的底线,这个底线必须要延生到自己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切不可对所喜好之事有一重底线,对所憎恶之事又有一重底线,那样看似精明,实际反而会使你走向两个不同且可怕的极端。

对所有人不恶,对朋友也是不恶,对欲有求于之者同样是不恶,不会因为是朋友而始终偏袒他,对他千万分的好;也不会因为有求于他就始终对他千万分关照。但仅仅是不恶,也很难做到了,以前我也时时违背这一底线,现在偶尔也难免。对朋友恶言相向时,心里也恨不得这恶言是真的,事后想来确实是冲动,但当时如果真的没有抑制住这股戾气呢?或许友人会因为先前的感情基础对你所造成的恶有所释怀,可别人呢,别人没有友人那般的感情基础,还会给你与之交往的机会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因此,我又变得不仅仅是珍惜友人,开始珍惜身边的所有人,哪怕是陌生的,不曾熟悉的。但凡是与我朝过面的,我都乐于使他们感受到我的善,及不恶。

是命运把我们交集在一起吗?绝不,是我们自己。是我们欠自己的债。友人可不是因为虚无缥缈的命运才会和我交往,而是因为我这个人,无论是因为我这个人身上的哪一点。

我真是多想请所有的朋友们一起搓一顿,把我欠自己的债还清。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qiuruiting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冲冠为红颜点评:

富则兼计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善莫大焉。
为了友谊,兑现约定,认定是欠命运的债。
豁达、开朗,起码是够意思。

文章评论共[1]个
文清-评论

拜读朋友佳作,周末愉快!at:2013年10月20日 下午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