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浮玉天目山玖阳梅兰

发表于-2013年10月22日 早上8:38评论-2条

俗话说,到杭州不能不到临安,到临安不能不到天目山。古称浮玉山,有东西两座山峰,左右相对,亲密相伴;峰顶各有一池,天水碧蓝,纯净透彻,长年不枯,宛如一双巨眼仰望苍穹,眉目传情,暗送秋波,天地交融,故名天目山。当年,熟谙阴阳原理、善解自然密码的乾隆皇帝千里迢迢下江南,在这里登山览胜,不错过天成美景,也为自己增添了一把揭秘人间的密钥,使他在以后的一生中留下了许多精彩绝伦、动人心扉的传奇故事。天目山呈西南——东北走向,南有宽敞的杭徽公路车来车往,北有长流的西苕溪船帆点点,真可谓好山好水好风光,水陆两路一线通。

天目山地质古老,一点五亿年前的燕山运动造就了山体特殊的地形,又经冰川作用和风化雨蚀、天然雕琢而成。继而,吸收天地精气,孕育怀中珍物;物种相克相生,经过优生劣汰,逐渐进化升级,品种繁衍多样,呈现幽美景观,堪称“江南奇山”。山地两侧低山罗列,峭壁突兀,丘陵密布,众多的宽谷引人入胜。至于岩浆活动遗留的花岗岩,奇形怪状,姿态各异,维妙维肖,十分逼真。或像高大魁梧的巨人屹立守望着,感觉到一种阳刚的搏动、一种雄壮的律吕,跳跃在生命的山颠,期待着森林女神的降临;或像一堆堆大大小小的恐龙蛋,仿佛超时空进入了侏罗纪时期,想象当时的雷龙是多么的威武鼎盛,又是多么的恐怖;或像狮子滚球,玩乐在神圣的领地,生生不息,尽显王者风范;或像鳄鱼潜伏,伺机吞食,试着接近,是否会张口流泪?还有《西游记》中通天河里的老乌龟也逃到这里呼风唤雨了,是否还想水淹唐僧?佛祖叫它不要兴妖作怪,于是上山变为化石了。山顶一块大岩石,上书“天目山”三个字,硕大也,闪光也,醒目也。耀眼之山,山环水绕;植被葳蕤,充满生机;含蓄灵秀,玲珑精致。虽然,没有泰山那么巍峨壮阔,没有华山那么陡峭如剑,没有嵩山那么峻峰罗列,没有衡山那么莲峰若飞,没有恒山那么气势磅礴,也没有北方之山的雄浑苍凉,却糅合了五岳的特色而集于一体;不像桀骜不驯的蛮汉,一如青春勃发、蕴藏内涵的丽人,具有黄山的雄奇瑰丽而更翠秀并与之遥遥呼应相媲美,具有庐山的雾峰绿水而更俊俏并与之息息相通互争妍,具有峨嵋的旖旎多姿而更神奇并心心相印各一方,融汇三山的气质韵味傲立在大地上,形成自己的风貌特性高亮在蓝天下,展示着其丰满的身躯和娇俏的体态,散发着其馥郁的芬芳和迷人的气息,奉献着其四季的妩媚和独特的魅力,传递着其超凡的诱惑和感召的情意。

天目山的水,来自清冽甘甜的山泉,丰盈的河水沿着河道九曲十八弯的流向太湖。很多山谷都有小溪经过,大大小小规则不一的鹅卵石星罗棋布,色彩斑斓。溪流激石,淙淙作声,彻夜灌耳,以为梦雨;出外才知天气晴朗,蓝蓝的天空白云高飞;实地跋涉,才懂泉水叮咚、溪水潺潺的微妙之处,那是大自然最优雅、最悦耳、最动心的天籁,是水与石的碰撞磨擦之声,是刚与柔的共鸣交响之乐,是灵与肉的滋润渗透之音。水波澹澹的激扬着,水花翻翻的奔放着,鱼儿自在的游动犹如在天上穿云驾雾,鸟儿快乐的雀跃歌唱交汇成瑶池仙曲,竹筏载着欢声笑语逐浪飘荡,是怎样的一种享受、怎样的一种滋味?崖壁上的百丈瀑布仿佛自天而泻,势不可挡,白玉飞溅,奔腾喧响,落在一潭碧池里升起蒙蒙氤氲;轻风徐徐而清新,沁人肺腑而惬意,怎不叫人忘乎所以、怎不叫人心情荡漾?江湖太多陷阱,浊世不可混迹。这里有茂林修竹以招鸾引凤、可佛道养生润光华,又有清流激湍而水起风生、可深潭弄影闻月声,曲水流觞,闲云野鹤,拥衾独坐,烟波钓叟。山,得水则活,有仙则灵;地,得水则绿,有宝则优;人,得水则智,依山则仁。

天目山的绿,最为养眼;天目山的树,与天争高。山脉层峦叠秀,林木覆盖,葱葱郁郁,千重幽深。长江中下游典型的森林植被,在这里完美展现其原生态的风姿,蓬蓬勃勃,生意盎然。有中生代孑遗植物银杏,被誉为“活化石”作重点保护,全球仅在天目山有天然野生林。树龄一千五百岁以上的公孙树银杏——“五代同堂”,多株同根而生、和谐共处,两条根互相交缠着拔地而起,载誉九龙壁奇观。还有“子孙满堂”、“夫妻树”等,默默地宣示着自然的奥秘,诠释着生命的共性。而叶互生、以螺旋形状排列的罗汉古松,老枝盘虬,遒劲有力,层次分明,造型优美,为历代游客所仰慕。枝平展而轮生、叶螺旋状散生的金钱松,雄姿勃发、直插云霄六十余米,有“冲天树”之称。天目山半山腰以上均有天目松(即黄山松)生长,有的聚集在一地,有的零落在林中,有一株扎根在悬崖峭壁的石缝里,以柔克刚、破土裂岩,探出枝杆凌空伸向蓝天。这些小巧玲珑、千姿百态的天目松,使粗犷大气的原始森林别有一番风韵。 许多稀有物种,以“天目”命名,而天目铁树仅遗存五株,全球一枝独秀。大树底下好乘凉,需三人以上合抱的竟有四百余株,无不为之惊叹赞誉。乾隆身体力行,下轿徒步爬山,天气闷热催汗,令人烦躁不已。不觉来到七星塔下一棵高大的柳杉树下,繁盛的树冠撑起华盖一伞遮阳,一片浓荫使人顿觉清新无比,一股阴凉沁入肺腑。乾隆见此树树干未曾有的粗壮,好奇触发好动,兴致盎然的伸出双臂去抱,却遥遥不及,大臣忙接手五人合抱。最后,乾隆解下自己的腰带围在树干上量度,并说:“这棵树系上朕的玉带,不也成了大王树了?”。天目山多珍稀濒危植物,有树干高耸、花美丽的香果树,有叶互生、花密集、雌雄异株的银鹊树,有花果成簇、红艳夺目的领春木,有杆直叶美、寿命长的连香树。万亩竹海,处处青翠欲滴,株株挺拔直上,整齐排列,紧挨相拥,竹叶婆娑,鸟蛋不坠。百草园中识别寻找各类中药,倘佯在探索发现的五颜六色中。到了冬天,满目银装素裹,遍山琼枝玉叶。茂盛的植被自然是无数动物虫鸟的庇护之地和许多种国家级珍稀保护动物的栖居乐园。长有发达犬牙、大猫形态的云豹,是爬树能手,以树为家,昼伏夜出,枝上守候猎物。黑背白尾的黑麂,早晚出没于冬阳夏阴的坡地,雌雄成对,游泳本领惊人。羽毛艳丽有光泽的白颈长尾雉,朝暮成群觅食。翅面有数条斑纹的中华虎凤蝶,纷飞于蒲公英、油菜花之间吸食花蜜。一对对红嘴相思鸟形影相随的厮守在竹林里,用婉转动听、清越悠扬的啼叫倾诉彼此的缠绵,日复一日,平淡无奇却永恒不变,似乎比人类更重感情。

天目山的路,无尽绵延,蜿蜒连通群山峻岭,宛如一条条长龙随时恭候游客踩上其龙骨背脊,之后就让人上山下水,享受腾云驾雾、顺流飞跃的乐趣了。千年古道,青石垒砌;佛祖涅磐,佛心之路;感觉新奇,曲径通幽;上上下下,接天入谷。十里峡谷,沟壑纵横,一步一入胜,一时无暇顾。往返于西径山西侧与宝灵寺之间,既可看到山上的香椿、紫楠等名贵树种,逢礼拜日还可虔诚进香,游客络绎不绝、十分热闹。小径常缘溪涧同行,溪床有时涓涓细流、砾石裸露,有时湍湍漫流、水势盈溢;树木夹道静候、枝丫摇曳;路旁地皮水润、青苔油光光的,蕨类植物片片滋生、毛茸茸的。时踏汀步,跃水而过,质朴自然,绕有情趣。栈道缘于崖壁,隐于树丛,人行其上,就像飞虎走壁。沿天目溪拾级而上,不用怕山路崎岖,到了遮天蔽日的森林,犹如置身“大树王国”,惊叹大自然造化的奥妙无穷,也就忘了疲劳和烦恼。夏有蝉鸣,一蝉鼓噪,全族齐奏,悦耳动听,给人精神。攀山临水,天高气清,步入山林,凉透肌肤。临渊之处,小亭玉立,俯瞰谷底,心驰神飞。百步云梯,乃是陡壁凿成的狭窄石阶,手扶两旁护栏,铁链铮铮作响;过了惊险处,似乎也征服了自然,颇感刺激、自得其乐,居高临下,湖景倒影、湍流飞练悉在眼前,不由得流露出喜悦满足之情。新修的盘山公路像一条明亮的光环,灿烂的围绕在山腰上,为天目山增添几分时代色彩。

天目山的云,别有一番景致,萌发难以体验的情致。走进山坳深谷,白雾覆盖了所有,宛若一片汪洋,四周迷蒙、浩渺无边。随着步步登高,浓雾像揭开迷纱般的层层稀薄,清晰的山色犹如玉笋绽露出来,湿湿的、润润的,近看就有了些许光泽。仙人顶上如入仙境,团团云霭袅袅似烟,在微风的吹拂下,轻柔的飘动着,亲密的拥抱着,舒畅的溶合着,意象频频闪现。云雾俨然是大海的波涛,群峰俨然是海上的岛屿。站在主峰上,云在脚边溜过,如泛舟在茫茫云海里,有一步登天之感,飘飘欲仙。能不能牵住一缕云丝,那是仙女盘丝的云鬓,那是神女飘逸的羽衣,那是宫女遗落的梦幻;是否闻得到酒窝里几许温馨?莫非这儿就是天堂?山岚散发出只能随心而感的悠悠清香,忽淡忽浓的幻化着、随机演绎着,曼舞在连绵起伏的群峰之间,模糊了人们的视线,是否想架起云桥让游客从这座山峰走到另一座山峰?真的能否一步跨越这千沟万壑?如果能够的话就成了神仙了,千万不要以为这山看着那山高,那是距离上的错觉!其实是一览众山小啊!重雾弥漫也挡不住眼下的一片瑰丽,当一沫沫的红光斜射进来,绿春丹秋总是这么的惹眼、这么的荣耀,真的是云蒸霞蔚、千峰争雄、万物竞发,煞是美丽壮观!胸中豪气油然而生。

天目山的历史,悠久而璀璨。熔儒、道、佛等宗教文化于一炉,尤其是佛教文化的广泛传播和交流,促使该区域动植物的遗存和保护,建造了众多的寺院和庵堂,成为古今闻名遐迩的一大奇观。东晋升平年间,佛教传入西天目山,开山始祖为竺法旷。嗣后,慕名入山修禅问法的高僧不乏其人。东汉道教大师张道陵,立志修道拯救百姓,曾先后来到天目山附近的神仙观和通仙观,设立讲堂,教授五经;数年间,学生达千人之多,“大儒”名传一方。唐大中初年,洪言西土禅师继位,“始惟百僧,后盈千数。”元至元十六年(1279),高峰禅师入西天目山倚松结庐,后与其徒相继建成规模宏伟的狮子正宗禅寺、大觉正等禅寺。从此,天目山名声远播,国内外交往频繁。唐朝“酒仙”李白,两次游历江浙一带,留下“伊昔升绝顶,俯窥天目松。仙人炼玉处,羽化留遗踪。”的诗行。宋代苏轼在《游径山寺》一诗中写道“ 众峰来自天目山,势若骏马奔平川。中途勒破千里足,金鞍玉镫相回旋。人言山住水亦住,下有万古蛟龙渊。道人天眼识王气,结茅宴坐荒山巅。精神贯山石为裂,天女下试颜如莲。”刘基等文人墨客都登过天目山游览,穷幽探奇,吟咏并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章。清代王琳国师于康熙四年(1665)创建禅源寺,西天目山赫然闪亮,香火更为鼎盛,寺内藏书甚多。可是,一千多年来,由于兵事频扰、风雨侵蚀,寺院几度兴废。一九三九年三月,正值各种政治势力分裂、内斗激烈和日帝国主义疯狂侵华之时,民族深陷灾难,周恩来曾在此慷慨陈词,号召各阶层人民和政界各派求同存异,建立抗日统一战线,一致对外,争取共同胜利。当东方的旭日映红周恩来演讲纪念亭时,一股股精神力量鼓舞着每个奋发求进的国人,像温煦的阳光暖和人们的心房。缅怀革命先辈,更要珍惜当前;感恩报国,永远不晚。曾经风云际会,所以根深叶茂、蕴涵深厚;多少风流人物,更添几分诗意、几多赞许。今幸存的尚有天王殿、韦驮殿、狮子正宗禅寺、禅源寺山门等。禅源寺前有一座古亭,亭枕双清溪口,聘婷于跨溪蟠龙小桥之上。亭中悬有“雨华亭”扁额,亭柱上有“蝉唱泉声成妙曲,树涛山籁谱清音。”的对联。这样,把一桥一亭布局在泉声树涛之中,构成一种诗情画意的奇妙组合,使游客不知不觉地进入享受大自然的美好意境。当秋天落下第一片杏叶以后,地上渐渐的铺满了金色,显得多了些亮丽;当枫叶飘飘的时候,红色点缀,风中交杂,缤纷斑斓,任何神笔都描绘不了大自然造就的好风景。请问,各种秋虫的阵阵交鸣呢哝,是否也在为这份美丽而叫绝?是否已经有所领悟?能否给人有所启迪?

古老天目山,今天更峥嵘。山,是你的身躯,是你存在的标志和象征;水,是你的血液,是你生命的脉动和源泉;绿,是你的本色,是你不朽的容貌和华装;雾,是你的气息,是你吐纳的玉露和灵气;路,是你的命运,是你兴衰的符号和告白;寺,是你的灵魂,是你成功的气质和砝码。天赐神韵,焕发灵动,身临其境,如入天庭。静态的美感,非一眼所能览尽;动态的节律,非一时所能洞察。品鉴、考量,玩味无穷。当夕阳照遍天目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的时候,依然游兴未央、难舍美景,一步一回头,把一点一滴收藏在梦里,陶醉在那一抹的血色霞光里。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玖阳梅兰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心海梦涛点评:

随着作者文字的指引,有幸也让我们欣赏到浮玉天目山的美景,
与作者感同身受,欣赏问好。

文章评论共[2]个
文清-评论

云淡风轻,随意放飞美丽心情!祝朋友平安快乐!at:2013年10月22日 中午12:52

玖阳梅兰-评论

谢谢编辑朋友们的支持,祝你们快乐好运多!at:2013年10月22日 晚上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