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重阳的献礼蒲宇伦

发表于-2013年10月27日 下午5:46评论-1条

重阳的献礼

蒲宇伦

我国楹联文化是世界之独创,与诗,词,歌,赋,曲同为中华传统文化之瑰宝。楹联是文人的称谓,民间称之为对联,是贴在门的两边门枋上的,又称门联。对联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化,在民间广泛运用,家有红白喜事一般在大门两边的门枋上都要贴上对联,结婚,祝寿,乔迁新居,开业等都用红纸写内容吉祥的对联,死了人办丧事,其对联则用白色或黄色的纸写对联称之为挽联。春节到来家家户户的大门两边都要贴春联,红色的春联配上红灯龙,表示喜庆。民间还有一种对联是刻在坟墓墓碑两边或刻在石柱上,其内容有总结赞颂墓主生前功绩保佑后人发达昌盛,也有对坟山地理环境赞美的,家谱,家神也常常使用对联。民间庙宇,宗祠也常用对联,企业开张庆典,工程竣工庆典都要用大红对联表示庆贺。

对联的内容极其丰富也非常广泛,不同时期,不同地域对联的内容都代表着民众和社会的心声,对联的创作者既有文人墨客也有下里巴人,往往都是用“托物言志”“寓情于景”“借景抒情”等手法进行艺术创作,含意藴籍。民间的许多对联通俗易懂,从平淡的文字中得到启发。

对联对联讲的是两联在字数,词性,音韵,平仄,内容等等方面都有对仗。小时后在私塾唸书时曾经读过一本对子书,而今还记得那些内容“云对雨,雪对风,来鸿对去雁, 晚照对晴空,黎明对黑暗,珍禽对异兽,青山对绿水,花香对鸟语,阳春白雪对下里巴人,品千古美文对赏万里河山......”这些内容和后来在学校语文课中学习反义词差不多。但是对子书留下的印象是最深刻最难忘的。

去风景名胜,寺庙古刹参观旅游,留下印象最深刻的也是那些黑漆溜金的对联。

我们川南一代,对联在民间流传甚广,就以川,滇,黔三省边陲的兴文为例,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和影响,文化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明清以来,文风甚浓,除了汉文化还有僰族和苗族文化,在这片热土上,文人墨客们,民间文化爱好者们,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名联佳作,尚无人整理成册。《凌霄文萃》和《香山诗书画苑》两个民间文化团体,一群业余文艺爱好者们,一群退而不休的老年人,他们花了一年多时间,收集了二千多副楹联,从中严格按楹联标准,筛选出一千多副编辑成《兴文楹联》于重阳佳节正式付梓。这个集子选入的作品按时空顺序和人物分别编成《名联遗咏》;如明朝正德元年状元杨慎题本县九丝山龙君三圣祠联;赫耀照千载;威灵服一山。明九姓长官司十四任长官联;但使万彝皆乐土;何嫌七尺冒惊涛;《耆宿雅咏》收集了健在的三十多位知名文化人的作品。如96岁高寿德高望重的罗祝裔老人,为抗日名将周希濂写的联;“上海抗战,振奋民族精神,运筹帷幄寒敌胆;金堂起义,恪守共同纲领,统一祖国著先鞭。”,本土知名文化人八十八岁高龄的贾子谦老先生的养生联;“养生常怀淡泊志;闲居但作逍遥游。”题舞台联;“历史并非虚无,兴衰成败凭君记取;人生岂属飘渺,离合悲欢任我评弹。”题宜宾千佛寺联;“圣地越千年,一瓦一椽,一锛一盂,无非接引;文心连四海,一诗意对,一杯一刻,尽是禅缘。”还有《新秀齐辉》,《民联拾萃》等栏目。民间的家谱,宗祠,庙宇,墓碑,家神都传存着许多内容丰富,对仗十分有趣的对联。随举几例;如解氏堂联;“千年老树为衣架,万里长江作浴盆。”某处土地联;“不作揖是小事,献刀头要大方。”某处哥老会联;“三人三姓三结义,一龙一虎一圣贤”例子不胜枚举。

厚厚一集楹,沉淀淀一份乡土文化,是老年文友们的一份心意,是给重阳老人节的礼物,也是献给桑梓的一份大礼,更是留给子孙后代的一份宝贵文化遗产。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蒲宇伦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春燕来
☆ 编辑点评 ☆
春燕来点评:

中国的古老文化,蕴含着深厚的知识,学之不尽,取之无穷。

文章评论共[1]个
文清-评论

古老的节日,总能让我们联想到许多。问好朋友!at:2013年10月28日 下午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