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儿时琐事记忆带雨的云

发表于-2013年10月28日 早上9:28评论-1条

《带雨的云八十年感怀短文800篇》 

第742篇 儿时琐事记忆

——当我有饭桌那么高

年老后常想起儿时,不知道是因为浅薄,因为寂寞,因为闲得无聊,还是因为智力倒退回了儿时,或者通常说的“老年怀旧”。

一天,忽然想起当我有饭桌那么高的时候我一阵惊喜,多么高兴呵,比吃肉还多了几分。不记得是几岁,只记得是还没上学时候。

儿时家住山边一栋两进的老式房屋,成为三个姓氏的四家人共住。

本是祖传给子孙的屋子,因为有的败落,卖给了外姓人,有的发财了离开了个山旮旯,于是就成三个姓氏四家人的共住屋。正屋住人,“横屋”是厨房、饭厅、储藏间、厕所、谷仓。

我家就是厨房、柴草房、饭厅三合一。厨房特宽敞,不下于五、六十平米。东南角是灶可以叫做厨房,西北角堆了柴草,又算是柴草房,中间有一张圆桌,就得算做我家的饭厅了。

那年代没有煤,没有电与燃气,是烧晾干了的柴块与蕨草。买柴草有季节性,且要隔年买好晾干,得一次得买许多,今年存好明年的,草的燃点又低,干柴烈火,容易引起火灾,柴草要离开灶台远远的。所以厨房就要特别宽敞。

蕨草像两边对称的梳子,又如同一条大蜈蚣,杆子细细的,抽去芯可以当成吸管,孩子们用它吹肥皂泡,比谁的泡泡多。更有人把“蕨”的空心杆子连接成“自来泉水”玩耍。

儿时没有伴玩时,我常去坐在灶边帮祖母添柴草,看一阵阵火光呼啦啦,冬日又暖烘烘的。

记得,儿时是扒上一把大椅子跪着吃饭,吃饭前想看看吃什么菜也是扒上那把大椅子,夹不着菜便站在椅子上。那时候吃饭不许尽是挑好菜,还不许吃太多菜,祖母爱唠唠叨叨,比如吃多了肉会拿眼睛瞪着我说:“菜是下饭的!”比如油炸花生米就只能一颗一颗夹不许用勺子舀。

记得有段日子,祖母快抄完菜我就拿个旧铜脸盆“叮叮当当”敲,是给哥哥报信。是哥哥的主意,他躲在房里看故事书,条件是看过故事讲给我听。

还记得没饭桌高时常和一邻居在饭桌底下钻来钻去玩,他胖墩墩的钻不过我。一次天黑了还没回家,他妈妈就来我家找,原来是在饭桌底下睡着了。他特爱睡,上学以后还会扒在课桌上睡着。

我家还烧过谷壳,烧谷壳省钱。灶旁装有风箱,一边做饭一边要拉风箱。开始时候我常常抢着拉,后来腻了就不再乐意了。

为什么记得儿时的这些琐事呢?因为对自己的年纪耿耿于怀。

那个年代的孩子没现在“命”好,小孩没有地位。现在的孩子几乎个个是家里的“小皇帝”,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六个人围着团团转,可珍贵呵,想吃什么穿什么都给买。那个年代的孩子简直是“被统治者”,好东西都要让给大人先吃,大人才穿好衣服。小孩几乎都捡哥哥姐姐穿不下的衣服。

猜想过去年代生育无需指标,家家户户孩子成堆、子孙满堂,也就不像现在这样“物以稀为贵”了。

那时还有“奶奶喜长孙”“妈妈爱满崽”的说法,意思是奶奶喜欢大孙子,妈妈偏爱小儿子。

连兄弟也分等级,女孩就更矮一级,甚至不让上学,留在家帮着做事,就像现在的几等几等公民的说法,没有十等而已,我姐姐干脆才出生三天就成了人家的童养媳。且模仿调侃几句:

一等孩子是长孙,重点培养接班人;

衣食住行得优惠,奶奶要靠他孝敬。

弟弟们成二三等,女孩更成等外品;

不让他们去读书,逼得她们去革命。

公民居然分十等,一家人也等级分;

生命都是上天赐,为啥如此不公平。

衙内犯法如满清,杀人犯能罪减轻;

兄弟姐妹不一样,是谁如此等级分。

为什么要分等级呢?一定是保守的老奶奶们的主意,考虑她们自己的利益吧。

我设想,“长孙”年龄最大,能首先孝敬奶奶,所以特宠着,“满崽”是妈妈告别生育的纪念,所以也能受些关照,不大不小倒霉了。女孩则是要嫁出去,是给外姓传宗接代的,当然就得更次一等。 

那年代家家户户都有一大串孩子,比如穿,几乎都是老二穿老大的,老三个穿老二的,老四穿老三的。

记得一次妈妈要给我做新衣裤奶奶就不肯,说我还没饭桌高,一点儿大穿什么不是一样。奶奶还常常凶我:“小孩子懂什么,大人说话不许插嘴!”心理上极大的压抑呵,嘴里不说心里却耿耿于怀。奶奶还常常叫我“矮鼓子”,笑话我还没饭桌高。

所以当我发现已经比饭桌高,自己不知不觉中,竟然长了一截,心里多么高兴呵,这样的好事怎么会不记得呢。

后来,我每天都要和桌子比,看看是不是又长了。再后

来,还在墙上画个记号,比比又长高了多少,巴不得很快就成了大人。可是过了很久还差不多,有时还会变矮,才渐渐不再比长高了多少。

杂七杂八说自己儿时,近八十年前的老事还津津有味,

得回忆中的快乐。朋友们一定觉得繁琐吧。对不起,耽误了诸位的宝贵时间。

一位编辑朋友建议我写得精炼些。意见非常对,我写文章确实常常是很罗嗦。是因为感觉与感情不一样吧。

既然称作“感怀短文”就该随感怀自由自在驰骋。啊,我咋舍得把思绪绞碎,哪舍得把想象的翅膀扯断,对于别人是罗哩罗嗦、鸡毛蒜皮、不足挂齿,对我可是生命历程的一页页印痕呵。

文学虽然属个人感受,其实也是一定社会生活与历史的缩影,至少能够帮助从中理出历史的轨迹,帮助了解旧日生活的印痕吧。曾经的年代主张宣传新旧对比,我想,这也可以算是一种新旧对比咯。

况且俗语说,文章是自己的好,孩子是自己的聪明,即使孩子是个瘌痢头也是最美的。自己的东西怎么能不喜欢呢?

不嫌它罗哩罗嗦,爱任其驰骋奔腾;

少年时已经远去,非想象重现哪能。

儿时事印迹太深,忆童趣思绪耿耿;

八十载就要过了,细小事也能动情。

儿时事琐琐碎碎,对于却绵绵不绝;

常梦中闪闪烁烁,真令我神怡心悦。

饭桌高兴高采烈,盼每天能长一截;

恍惚中忆起儿时,猛回头喜中有悲。

人生事感怀多多,其中有坎坷蹉跎;

琐碎事击入电脑,不怕人笑我啰嗦。

甜酸苦或者快乐,都已经一一越过;

忆往事缠绵悱恻,不舍得快斧乱剁。

请原谅罗哩罗嗦,想砍去不忍心斫;

八十年渐渐纪录,留末年一一斟酌。

让后代细细琢磨,曾经的坎坎坷坷;

不忘记过去时代,去力争更多快乐。

《带雨的云八十年感怀短文800篇》

http://blog.sina.com.cn/dydyabc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带雨的云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春燕来
☆ 编辑点评 ☆
春燕来点评:

童年是贫穷且苦涩的,却始终是最难以忘记的。

文章评论共[1]个
文清-评论

当凉风与秋雨相伴,我为朋友暖暖的送上一句,天凉了,早晚要加衣!at:2013年10月28日 下午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