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夷坞在《许我向你看》中说:没有得到过爱的孩子很难懂得去爱,因为他感受到的东西太过贫瘠。我一直很庆幸自己很幸福,因为我的身边簇拥着挺我、疼我、爱我的朋友、亲人,我的生活总是被爱所包围,而我可以以最敏感的心思感受着这肥沃的温暖。
之一
行在回家的路上
从报告厅里出来时,心里失落落的。这个时候,面对自己迷茫的前程,总是有些脆弱的。
室外的温度有些低,我没心思去感受,唯一想做的就是赶紧回到宿舍,和母亲说说话。我的母亲在我的生活里,已经不单单是一个母亲的角色,我更喜欢的是她所扮演的朋友的角色。能在母亲面前肆无忌惮的撒娇、开玩笑、去哭、去吵,不必去刻意隐瞒任何喜怒哀乐和心思,和她沟通生命、婚姻的价值,是我此生莫大的荣幸。
我爱我的母亲。
“最近有没有出去玩啊?”
“你手冻的好了吗?”
“你回家时把的羽绒服带去吧!我的袄袖长。”
“我现在不穿,你穿着也不肥。”
“要不给你买个羽绒坎肩,不贵。”
“钱还够花吗?要不在给你打点?”
“多吃点,吃多了就不怕冷了。”
我本来想对母亲说:妈,好累。可是眼泪已经流了下来:“妈,我想家。”
“想家就回来吧,考完试就回来。”
“还多长时间考试啊?”
每年央视春晚重播的时候都会插播一些公益广告,每次看到这些公益广告时都会泪流满面。我记得一句特别深刻:我们这一生都在回家的路上。
是的,我们这一生都在回家的路上。我这一生爱的是我的家,依赖的是我的家,为的是我的家。我要找的那个值得与我相守一生的人,必定是一个有担当的人,可以与我组建一个稳定和谐的家庭,而我,也愿意为之付出一切。
之二
父亲的计谋
其实对于弟弟的出生,我并没有什么意见,当时是觉得这小东西特好玩,现在是觉得他是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弟弟出生没几天,父亲就拿来一份报纸给我看。故事大概是这样的,一个初中生因为父母给自己添了个小妹妹而以为父母不再爱自己选择了自杀,危急之下,小妹妹输血救了哥哥一命。
父亲摊出自己的手掌,反复翻转了几次,说:“敏子,掌心掌背都是肉。”
这是父亲的的计谋。
这是我的父亲。
之三
外公的大衣
我天生手脚冰凉,每逢冬天便是梦魇。
所以每年去外公家过年时,外公总是提前把床上多加几个垫子,换上新被褥,买来电热毯。
有一次睡觉时把脚露在外面,外公半夜醒来,默默把盖在自己被子上的大衣包在我的脚上。
可叹我何德何能,竟可以得到如此眷顾。
之四
小凯的笔
家弟小凯,现年十二岁。
离家之前,才发现忘记了从学校里把笔袋拿来。
问小凯有没有多余的蓝色笔,他说没有。
五分钟之后,他拿着一支新笔出现在我面前。
小家伙趁我没注意到楼下超市刚买了一支,其实这也没什么太感动的,可是中午母亲让他到去买饮料时,他是雷打不动……
之五
母亲的谎言
暑假时给母亲买了一件衣服,颜色偏老。
可是母亲一直视若珍宝,今天东家说说,明天西家说说,然后回家告诉我:她们都说你买的衣服真好看。
之六
半个多世纪的婚姻
外婆二十岁嫁给外公。
外公十六岁分家独立,外婆纺线卖钱,供外公上学。
半个多世纪以来,外公与外婆争吵不断。我始终认为外公以文化人自居,嫌弃外婆。
三年前外婆去世,从来没落过泪的外公失声痛哭。
我忽略了外公会给外婆在集市上买来搓手油;我忽略了外公一直津津乐道着外婆出丑的事儿;我忽略了外婆和外公都喜欢一样的点心;我忽略了外婆临终前,瘦弱的外公抱起孱弱的外婆,焦急不安。
原来我一直忽略了每一种爱都有它表达的方式,有一种爱,也许不像我们年轻人这样时常挂在嘴边,却一直一直的存在着。
之七
家和万事兴
奶奶瘫了之后,父亲决定把她接到家里来。
其实母亲一向和奶奶不和,而且奶奶在家里住就意味着外公不能在家住。
我本以为父母会为此大动干戈,可母亲同意了,她说:“其实这样挺好啊,起码你爸爸不用来回折腾了啊!家和万事兴。”
【后记】越是临近毕业,越是觉得父母的话很有哲理。虽然他们说的并没有任何文采,却深沉通透,是这个世界上最简单的大道理。
-全文完-
▷ 进入蒲陶陶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