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罗玉祥

发表于-2013年11月14日 中午12:51评论-2条

从古流传至今,而且大有继续流传下去之势的东西,如喝酒抽烟打牌下棋旅行垂钓之类,往往是人见人爱。近来,我就受了感染,喜欢上了垂钓。于是择了一个风和日丽的好日子,扛着钓竿坐到了那漾着清波的汉水边。

饵上好了,钩入水了,浮子在水面上静静地等候着鱼儿的光临了。时已仲秋,风轻而不寒,日高而不烈。我伸直了胳膊腿,席地而坐,在这不知道流了多少年的汉水之侧,我正在做着不知道还将流传多少年的垂钓之事。于是秋风秋日秋水秋鱼和我,一起神游于古往今来。

垂钓之古,古到何时?细细一琢磨,大约上古就有了垂钓。当人类社会尚处在幼年时期时,渔是人们获取食物的一个重要方式。但老者不便下水也不便拉网,于是老者便坐在树下修整工具。但工具修整妥当了总不可袖手旁观,于是便有了垂钓。偶或也能钓上几条来,但垂钓绝不是能赖以生存的方式,于是垂钓便成了一种生活的方式。无论你注不注重结果,它都是而且只能是一种生活方式。

这么一来垂钓者便须有些特色。大凡垂钓者须能静,静下心性,不急不躁,不溫不火,唯有如此,方可得垂钓之精华。古往今来垂钓之著名者如姜子牙、庄子、柳宗元等皆属此类。不过这其间的高下,却又难以评说。

先说说姜子牙吧。这位姜太公,吃饱了五谷杂粮之后,端坐于古之江河边,甩下他那别出心裁的直钩,望着河里,候着岸边。姜太公当然是具备了钓者之不急不躁不温不火之静心性,但他又有自己的特色,因为他所钓的结果不在鱼之有无,也不在于心性之修养。果然,最终他用他那别出心裁的直钩钓到了周武王。武王一到,这位姜太公即收竿而去,不再端坐于古之江河之侧,而正坐于古之车帐之中,运筹帷幄,指挥若定,大展宏图,踌躇满志。这是钓者之第一类。

再说说庄子。庄子是“无为”的代表,是“逍遥”的祖先。无谷杂粮入肚之后,他也来到了江河之侧,展竿抛钩,端坐静候。不多会儿,浮子动了两下,庄子心想:来了,鱼兄弟啊,小心啰,饵里有钩哎。浮子果然停了,庄子舒眉一笑。不料浮子又动了起来,而且渐渐地没入了水中,庄子边摇头边拉线,起来了,是一条半斤八两的。庄子把钩从鱼嘴巴里取出,说:叫你小心你不听,还是贪欲在作怪啊,走吧,无欲无求方有逍遥啊!说着把鱼放回了水中。这时身后有人在喊庄先生,庄子回头一看,是楚威王,庄子立刻明白了来者之意,心想:有人用裹着饵的钩来钓我啦,小心啰,无欲无求方有逍遥啊!于是庄子没有咬那钩,继续静下心性,不急不躁不温不火地用他的弯钩把那些鱼钓了再放,放了再钓,嘴里还不停地叨念着“无为啊,方逍遥”。这是钓者之第二类。

要说柳宗元,先得从他的《江雪》说起。“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诗中所述之翁,也许并非柳宗元之真身,但其钓者之意,是大可不必怀疑的。柳宗元之钓,既不同于姜太公,也不等于庄子。尽管他也有姜庄之钓者心性,不急不躁不温不火,但他之所钓,仿了姜太公之“别出心裁”,却最终也没有钓到唐宪宗;丢了庄子之“无为”“逍遥”,更是钓到了满腹的惆怅满面的愁容。如此,柳宗元之钓,是得了姜庄之方法,而丢了姜庄之精华,虽也可算作是钓者之一类,却不可算是钓之成功者,真所谓左右为难,不伦不类。

说着说着,古往今来之钓者,已有了三类。但瞅瞅自己身边众多之钓者,似又另有一类。因为姜庄柳之钓,其意皆不在鱼,而我身边之钓者,其意在于鱼者似乎不乏其人。因此,大约钓者可分为两大类,其一是钓之不在意于鱼者,此大钓也,如姜庄柳之属;其二是钓之着意于鱼者,此小钓也。至于大钓小钓何高何下,到也不必计较。

回头见夕阳已西下,于是我也收了竿,拎着笼里的那条小鱼,悠哉悠哉,满载而归。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罗玉祥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欣香兰推荐:欣香兰
☆ 编辑点评 ☆
欣香兰点评:

作者以自己近日喜欢上“钓”为开头,贴近生活易于吸引读者眼球,笔锋一转:于是秋风秋日秋水秋鱼和我,一起神游于古往今来。分析三类古人垂钓,得出结论:大约钓者可分为两大类,其一是钓之不在意于鱼者,此大钓也,如姜庄柳之属;其二是钓之着意于鱼者,此小钓也。
此文精悍短小,可谓字字珠玑,思路清晰,领悟的深刻,欣赏!

文章评论共[2]个
绍庆-评论

早上来欣赏美文,祝(:012)(:012)(:012)at:2013年11月15日 清晨7:53

呆贝贝-评论

一个“钓”字,也是一种人生的态度!问好!at:2013年11月16日 晚上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