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父亲的遗物古蔺之子

发表于-2013年11月25日 晚上10:14评论-4条

一、两张存折,一张卡

一张是父亲的工资存折,只有两个月的工资没取,所有的均转存在折卡相通的卡上,帐户都是母亲的名字。如同父亲离世前对二姐所说,10月24日,卡上有用于他和我母亲后事的10万块钱(他不让儿女花费)。

父亲省吃俭用,所积聚的钱都留在了母亲名下,倾注了他对母亲的无限的爱。

父亲积聚的钱,展露是他宁愿苦着自己,也不愿连累儿女的广博无私的心胸。

二、衣、物

新衣中有我妻子为父亲选购的雕毛外衣,有我送他的薄羽绒衬衣,他都没穿过。

父亲一生从苦难中长大,好衣舍不得穿。吃得也素朴。

他很珍惜女儿送他的东西,原来女儿留给他的彩陶马在我兄弟装修房时丢了,他有些生气。他常说:“睹物思人”,看着马,就如同看着她疼爱的孙女龚宇。

所以女儿龚宇又买了泥雕象送给他。

仔细地清理他的屋子,我们送他的许多东西,他都很好地保留着。如报时报气温的小钟、飞科电动剃须刀、长折扇等。

三、证件和粮油本

证件包括父亲的投诚证、退休证、人大代表证、工会会员证和系列证书。

父亲曾任国民党陆军川湘鄂绥靖公署上尉参谋,于1949年11月在峨边县投诚。

父亲1988年9月退休,从教41年。

父亲先后荣获“宜宾地区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泸州市优秀教师”“古蔺县优秀教师”“从教40年”等荣誉称号。

粮油本是计划经济的产物,也是我们家艰难生活的证明。父亲或许不是有意留下,只是想保存一段不可磨灭的生活记忆。那时全家仅父亲一人工资,一家七口人,要吃米吃油,生活是节俭的,却是甜蜜的。父亲、母亲,宁愿饿着他们,也没饿着我们。

四、电视机、收音机

父亲晚年最离不开的是电视和收音机。他看电视,一是听看新闻,一中观看体育节目。他中风就是因为晚上起来看球赛所致。收音机,也是为了了解时事新闻,父亲关心台陆局势,最讨厌美国,他从内心实实在在地感谢共[chan*]党。他拥有的是比一些党员还要纯正的思想。

收音机一大一小,大的是弟媳的二哥送他的,一个是我送他的,都是地震时所得到的捐献物。

电视机与收音机,是父亲晚年生活中的宝贝,是父亲精神生活的依赖品。

五、多本古典文化读物

父亲是最近两年买文化读物来看的,有《中国通史》《世界通史》《世界上下五千年》《中华上下五千年》《世界文明未解之谜》等。

父亲晚年生活中,较少看到他读书报,他主要通过收音乐机和电视机来了解世界。他之所以少看书报,一是眼睛问题,二是母亲大病后护理的重担一下落在了他老人家身上。

至于近两年为何他爱买文化读物来看,一是源于他一向对古代文化经典的爱,二是源于他的心理需求,他似乎想在历史和文化中找寻战胜晚年落寞和人生痛苦的东西。后者是我的推测。

六、隐形的精神财富

1、高尚的师德

父亲敬业、勤业、精业,对学生的关爱,影响着一代又一代教师,也影响着他的学生,也影响着我们儿女儿孙。

2、无私的厚爱

父亲爱妻子,爱儿女,爱孙辈,这样的爱可以融化一切,可以成为一种支撑我们努力工作,不断进取,战胜困难的永恒的力量。

难怪乎,前来祭悼的,有相当多的是已经成为教师的父亲的学生,还有父亲的战友、同事,还有来自重庆、泸洲等四面八方的朋友。他们前来是为了表达对对父亲的敬爱与感谢。

难怪乎,院坝里堆满了无数个花圈,送殡的的大大小小的车就有20多辆,还有不少摩托车。

这一些,足以证明父亲的为人所带来的巨大影响。

应该,父亲的思想、情感,学识,为人已经为我树立起了人生的高标,我只有不断努力靠近,再靠近。

父亲虽不在了,可他的精神必将成为我的内在血脉,滋养着我终生。在他的引领下,我知道如何敬业与爱生,敬人与爱人……

父亲虽不在了,可他的品质终会影响他的同事、学生们和亲朋们,让他们成为各行各业的精英,成为一个个真正活得有意义有价值的大写的人!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古蔺之子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夜雨不朦胧点评:

父亲是慈爱的,宁愿饿着自己,也不愿饿着我们。
父亲是敬业的,对学生的关爱,影响着一代又一代教师。
父亲有投诚证、退休证、人大代表证、工会会员证和系列证书。
父亲虽不在了,可他的品质影响着他的同事、学生们和亲朋们......

文章评论共[4]个
夜雨不朦胧-评论

(:046)问好朋友!at:2013年11月26日 早上9:51

古蔺之子-回复谢谢点评 at:2013年11月26日 上午11:07

古蔺之子-评论

谢谢点评at:2013年11月26日 上午11:08

文清-评论

素雪覆千里,天冷了,朋友多保重!at:2013年11月26日 晚上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