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周湾缭绕烟华听晓

发表于-2013年12月14日 上午10:37评论-7条

周湾故事里的浪漫安静氛围总是从古老的祠堂中开始发生的,年迈的长者习惯祠堂的怀旧氛围,乐于在清静的午后点上长香和旱烟,闭目养神或徜徉摇椅,单品苦茶或漫卷书棋,在一片烟雾缭绕里沉默呼吸。

周湾沉寂的样子即是由此而生,大概要算上长者,或者还有其他走过路过的汉子,孩童,妇女。长者沉浸在长者的思绪里,汉子走在汉子的期待里,再有孩童或者妇女经过的时候总能轻巧分辨,轻松面对:他们所怀念的周湾模样,就在那些长一辈人的举手投足间,淋漓展现。

穿小脚鞋的阿婆是在长者离开祠堂之后才来的,她们忙完一天农活后剩下的时间大都很多,然而阿婆们总是闲不住,她们对着周湾祠堂的感情也是特别深刻。所以傍晚之后的时间里,阿婆们会陆续去到祠堂,还要三五成群的结伴,手捧香油,虔诚之至。侃侃而谈的故事是随机而来的,大多数时候,阿婆们讨论的故事主题都没有太大意义,只是图得心直口快之感,有时候也会相互嘲讽奉承一下,似乎心情立刻好了一些,爽朗一些。

长者离开的早,阿婆们散去的晚。早早离开的长者们也不一定会多早地各自休息,而是聚在一起,秉烛小谈。烛烟起兮,光火琉璃,讨论的话题总是在隔了一夜之后就忘记,唯有兴致不减,即便再过多少年,还是有长者记得,那些已经不在人世的好朋友们。相交之下,阿婆们回家后的时间就仓促的多,一大群人由周湾的一头走来,走向另一头,已经看不到还有人跟在一起,念在一起,只有清淡的身影悠悠相随。

周湾祠堂在早些年的时候,留给周湾人的念想不过如此,大抵是和时光一起苍老,怀旧的长者多了起来,追随的汉子少了起来。周湾于是越来越静默,也不突然吐声,也不寂然沉静,似乎时光任由自己掌握,淡忘多久也会惺惺相惜。

平静年头的时候,周湾人的活动和情绪也是平静的,温婉是大众的性格,喧热是后辈的狂歌。一年一至的欢笑岁末总是满布轻颜,带着欢乐的人去了,带着清醒的人去了,带着庆幸的人也去了,漫天飞舞的年末,是周湾人注重的庆贺日子。烟花和鞭炮,蜡烛和长香,纷飞在无边的夜色之中,总有一朵琉璃的花儿,让星空斑斓。

长者和阿婆们休憩的时间长,周湾醒来的时间早。孩童在晨光里嬉戏,飘扬的声音那么远,让周湾附近的人可以听到,人生命中生来有之的张力即是由此而来。长者们听到声音,开始慢慢遥想此生的漫长时光,一段时光风华无常,一段时光宁静无常,天南地北的悠悠江湖,在一阵幼稚的声音里归于平静,这也算是再渡入了道家“起始亦是终”的大循环中!

平静的时光一如无渡,缭绕的时光一阵烟华,周湾自此含笑放下,似乎对一切烟嚣流浪都满不在乎。有古老的祠堂,也有年轻的砖房,炊烟人家的主食浓香不变模样。会有站在大堂前的惆怅妇女,若有所思,焦虑异常,她等待的男人何日回家,何时共享,那满满的一铂念想。

“糯米糍粑”是周湾里流传的比较久远的一种糕点,擅长做这种糍粑的也都是在周湾里生活最久的长者们。岁末年初的光景中,大概要数长者最忙碌了,他要奔于很多个乡民的家里,向大家提出做糍粑的打算,约定做糍粑的时间。乡民们于是各自筹备,准备做糍粑用的材料:上好的原产糯米,年老的果木蒸笼,杉木柴火,最重要的自然是在祠堂里选好一方老灶。等所有工作都就绪完毕后,便只差长者的一声允诺,周湾里的乡民就都涌进祠堂了。

长桌高凳,盏灯蜡烛,还要算上干净的锅碗瓢盆,擅长做糍粑的阿婆们系上围裙,工作就可以开始了。糯米用石磨碾细,加上井水,和出的米团白皙如雪,再经过阿婆们一次又一次的揉制和一些可能外人看不出门道的手艺流程,糍粑的雏形很快显现。蒸的糍粑,煎的糍粑,味道各异,韧劲十足,伴着白砂糖,咬一口,回味无穷。

每一轮糍粑的出炉出锅,总能将在场所有的孩子都吸引过去,孩子们在大人的指导下,抓着热气腾腾的糍粑,或是小小的啃几口,或是莽撞的吞几块,让大人们悻悻不已。篝火缭绕,烛光闪烁,祠堂里的香味因此反复交错,有一些清淡的果木香,有一些浓郁的篝火香。阿婆们乐呵呵地观望着她们身后的孩子,似乎也找到了很多年前奔跑的感觉,新鲜的味觉……

年头的火热糍粑,总是会铺满家家户户的厨房小灶,周湾人大抵还要囤积好那些没吃完的糍粑,装在搁满水的大缸中。这样的糍粑,味道经过几个月的时间都不会变坏,切下几块,煮着蒸着烤着,别有风味。阿婆们都喜欢这种味道和嚼头的糍粑,似乎还要配上其他腌制的小菜,当所有的美味都上桌了的时候,周湾人特有的桌上糕点才更能体现出别具一格的特色来。

糍粑食用过后的一年年中,总是会等到热闹的端午佳节,还有随之而来的中元时节。周湾人奉上餐桌的点心会更换成另一些特色,比如说高粱馒头,南瓜甜饼,都用蒸笼统一蒸制。细心的阿婆们还要往一些馒头里多包裹些肉或者糖,在出笼之前取出;守在笼前的孩子们因此大饱口福,也不再催促,也不再胡闹,以至于多少年后,还记得那种带着淡淡篝火味道的美味包子。

长者在年中后的时间,会从祠堂里走出来,变得经常远离祠堂,好像祠堂对他们的吸引突然变得浅淡。其实,又有多少周湾人是明白的,长者们对于祠堂的感情,大都太过浓厚,以至于很容易想象的到余生的归属。那些年事渐高的长者,不是要从周湾里离开,而是彻底与周湾走到一起,生命的来回不过如此简单便行,总有一段尘归尘的路途,是人没有意识的去行走。

周湾是那行途中的一缕薄烟,天地苍茫的留转里,一些长者渐渐消失,而总有一些奔波的人,慢慢长成。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听晓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罗军琳精华:罗军琳
☆ 编辑点评 ☆
罗军琳点评:

远离城市的繁华与时尚
我们到尘嚣之外去
或者讲述的是一段历史
或者讲述的是离我们很远僻的一个古镇
优美的意境和叙述得体的文笔就这般如诗如画地令我们沉醉了

文章评论共[7]个
罗军琳-评论

点评:远离城市的繁华与时尚我们到尘嚣之外去或者讲述的是一段历史或者讲述的是离我们很远僻的一个古镇优美的意境和叙述得体的文笔就这般如诗如画地令我们沉醉了(:046)at:2013年12月14日 上午11:37

文清-评论

拜读朋友佳作,周末愉快!at:2013年12月14日 中午1:38

呆贝贝-评论

系列写周湾的文字,都好喜欢。期待你的精彩!问好!at:2013年12月14日 中午2:59

百岁寿星-评论

拜读朋友美文,晚安!at:2013年12月14日 晚上9:18

云水阁主-评论

总有一些奔波的人,慢慢成长!意味深长!!!欣赏!at:2013年12月14日 晚上10:38

绍庆-评论

欣赏美文,问好!(:012)(:012)(:012)at:2013年12月15日 早上8:36

燕语千千-评论

欣赏美文,问好!(:012)at:2013年12月15日 中午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