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原以为人的素质应该是老年人比年轻人的高,市民比农民的高。但是,去了一趟上海后,便觉得我错了。那事那人让我不得不说,人的素质这玩意儿,现代社会里是年老的比不上年轻的,年轻的比不上年少的。
秋季的一天,我乘坐的那列特快呼啸着离开了大上海。车厢里人挤人,包挨包。
从苏州上车的一位干部模样,50岁左右的男子,拿着手包看到一个空座,马上快步挤过来,旁若无人地斜坐了上去。
邻座的一个大学生,扶扶眼镜看着他说:“叔叔你的车票有座吗?这里已经有人坐了!”
那人翻翻肉嘟嘟的眼皮,用手包往自己左肩前拍拍,脸上的肥肉抖了抖,堆出几个肉疙瘩,怪怕人的看着对面座位上的一个穿红色运动装的十来岁的小姑娘,问道:“是吗?”
小姑娘郑重地点点头说:“是!是位大伯坐这儿,他刚刚去……厕所了。”说话时小姑娘脑后那长长的马尾辫儿一摆一摆的,很美!她的话音刚落,那人回来了,是一位五十岁上下的黑壮汉子,穿戴像个小买卖人。他一来便凶神恶煞般地吼道:“你、你谁呀,干嘛坐我的位?轱辘一边去!”
坐着的那人一手拿包,一手从裤兜里掏出一把弹簧刀,刀尖从刀把儿里一伸一缩地在玩弄着。一会儿后,他缓缓地站起,眼睛往上一翻,说:“出门在外,别找不自在!老子有票,哪有空位哪就是老子的座。”
“不可能!这个位是我同学让给他的,我同学他这会儿还没下车呢,到下站。”那个大学生惊讶地说着,眼睛盯着那人手上的刀子,露出些许的胆怯。
壮汉似乎被激怒了,俯身从座位下皮包里拉出一柄木榔头来,在手里扬了扬,不屑地说:“你拿把破水果刀,就以为能吓住人了?我一榔头砸扁你……”
“你有种来……”
于是,火车的轰响声中夹杂起不堪入耳的争吵、恐吓与谩骂声,像零下数十度的寒气冰冷地灌入耳朵,吹进脖子里,让人饥寒血凝,连心都凉透了。我激灵灵打了个冷战,我想应该还有人像我这样吧!
两人越骂越凶、越逼越近,榔头与刀子就要碰在一起,一场械斗迫在眉睫。
再没有人劝,也再没有人敢上前去拉开他们。
忽然,那个穿红运动装的小姑娘站起来,眨眨有着双眼皮又黑又亮的大眼睛,声音像银铃似地说:“别打架,别伤害人!我要下车了,你们过来一个坐这儿吧!”
两人分开了。
所有的人都松了口气。当众人把目光集中到小姑娘身上时,她清秀的白皙的脸上一下子笼上了一层羞赧的红晕,抿抿嘴,甩了一下脑后油黑的马尾辫,提着一个不大的旅行袋向车门走去。
火车在合肥站停了。我想,小姑娘肯定是在这一站下车了。
我到徐州站下车,火车停稳后,我随着人流涌向车门。就在我手扶车门准备走出时,我回头一瞥却惊奇地发现了那个小姑娘:大眼睛双眼皮儿、油黑的马尾辫、红色的运动装……
天啊!她手提旅行袋,如莲花般静静地依靠在火车车厢壁上,笑吟吟的一脸的淡然与轻松。
她说她到站了,原来是假的,她躲到了另一车厢里站着,她到哪里下车?还有多远呀?
我在心里默念道:“这是一个才十来岁的孩子吗?我不如也!多好的小姑娘啊!这才叫素质高!祝你永远幸福!”
-全文完-
▷ 进入水流花开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