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不忘初心,不负梦想兮枝

发表于-2013年12月26日 晚上9:52评论-2条

夕阳斜挂在地平线之时,轻轻合上了柴静的这本《看见》。那些原以为离自己很遥远的人和事在这个静谧的冬日扑面而来,一时间让人百感交集。序言中有这样一句话:不要因为我们走得太远,忘了我们为什么出发。之于本心,之于梦想,这一刻,令我深思。

时光若白驹过隙,转眼间我已是大二的学生。当初进大学时,曾许下的雄心壮志:要在图书馆里许一个人的浮世清欢,在《离骚》中学习屈大夫“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不懈追求理想的精神,捧一卷《西厢记》体会“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的离别之苦,或是在外国名著中感悟不一样的思想魅力。当初曾设想:要在大学里拿勤奋奖学金,要积极向上做一个有正能量的人,在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里有所作为。当初还曾纠结:读完大学时考研还是考公务员呢?当初以为一切都好难抉择。

只是流光总是容易把人抛,所有美好的想象敌不过一个现实。上了大学后,大好的时光消磨在温暖的被窝里,繁华的街市上,热闹的公园里。或者是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刷空间,上微信,挂qq,逛贴吧,看电影,玩游戏,忙忙碌碌之间数不清又蹉跎了几分流年。反正身边的同学也都是这样度过的。渐渐的,对身边的人关心少了,问候少了,距离远了,隔阂多了。期末到了,才手忙脚乱开始复习。当初设想的奖学金全都变成了浮云,有的同学开玩笑调侃:不要说考研和考公务员了,能顺利毕业就已经很不错了。于是不禁疑惑,是大学辜负了我们?还是我们自己不够努力?最初的梦想,最开始的设想,怎么会离自己越来越遥远?

直至今日,拿起柴静的这本《看见》。书中说:要想“看见”,就要从蒙昧中睁开眼来。死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无意识。柴静一开始也只是想当一名电台的主播,听听不同的人说不同的故事。走文艺女青年的路线,在尘世里安静的生活着。直到陈虻发现了她,她走进了央视这个更为广阔的天空。从一开始的“时空连线”到后来的“新闻调查”,她开始由最初的青涩走向了成熟与睿智。让我佩服的不只是她的能力,而是她始终如一,坚持自己的本心,不骄不躁。没有被困难吓倒,没有辜负自己的梦想。且不说去采访双城连续服毒的孩子们时,她为那位孩子擦泪的那一瞬间感动了我。且不说她在面对家乡山西的环境污染问题丝毫不加隐瞒,秉实报道。单是她在非典时期的那些描写,已经让我无数次动容。她无惧死亡的威胁,在大多数人都选择撤离时,她坚持去报道非典的现状,坚持去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在那些艰难的日子,她仍不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不放弃生的希望。记得那如画的文字:远远听见琴声,顺声望,只一位穿蓝布衫的老人,坐在斑驳剥落的朱红亭子里,膝上一块灰布,对着湖拉胡琴,琴声有千灾万劫里的一点从容。我们听了很久,一直到暮色四合。

在这些写实又不失文采的句子里,我看到了一种坚持,读懂了一份执着。开始重温自己最初的心情,最初的梦想。我也开始明白,不是我缺少成功的天分,而是我少了《看见》中所写的坚持。他们为了报道出最真实的情况,亲临现场是家常便饭,为了等到当事人,在雨天里淋雨,走泥泞的小路浑身都弄脏了。或者是从这个城市连夜坐火车赶到另外一个城市。弄得一身疲惫,心里却是欣喜的。因为未曾负过自己的本心。记得柴静曾说过的一句话:我渴望待在最寂静的角落里,被最热闹的声音包围。也许,大学的环境有时候会影响一个人,但我更应该不忘初心,不忘梦想。和柴静一样,于世事浮沉中坚守着。从此刻起,重拾自己最初的梦想。在图书馆里许一个人的浮世清欢,为了心中那一抹绚烂而努力。也许前方的路很苦,但正如柴静所言:人们声称的最美好的岁月其实都是最痛苦的,只是事后回忆起来的时候才那么幸福。人生总要有那么一段旅程是自己曾奋斗过,曾拼搏过的,这样回首往事时,才不会因为自己碌碌无为而羞愧。

彼时,灯光亮了。周围很安静,可以听得见沙沙的写字声。在书香气萦绕的自习室里,我愿不忘本心,不负梦想。用手中的笔为那最初的梦想添一抹坚持的亮色。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兮枝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罗军琳推荐:罗军琳
☆ 编辑点评 ☆
罗军琳点评:

不忘初心,也是不忘根本
我们从哪里来,向哪里去
这人生路走的慢不怕,就怕方向错了

文章评论共[2]个
罗军琳-评论

走的越远越不能忘,我们需要常回首,就象树叶对树根的情谊,那样的依恋(:046)at:2013年12月27日 晚上7:01

文清-评论

素雪覆千里,天冷了,朋友多保重!at:2013年12月27日 晚上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