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小品的昨天、今天和明天xaddlm

发表于-2014年01月03日 早上8:11评论-2条

小品本来是影视、话剧演员在日常学习时的一种作业和考试形式,由于其短小精悍、有一定的娱乐性,符合现代人的快餐口味,就被搬上了舞台。严格的讲,小品不算曲艺。

1、小品的昨天:大腕过堂春晚小品雏形初现 

2007-12-30 星期日郝洪捷《深圳日报》

本报讯 在前日举行的春晚语言类节目第五次审评中,郭达、蔡明、黄宏、冯巩、巩汉林等国内一线小品演员纷纷亮相,组成了春晚小品的主力阵容。

当天下午,春晚语言类节目五审在央视800平方米的排练厅举行,这是春晚语言类节目最后一次审评。此次接受审评的节目,极有可能在2008年春晚上和观众见面。

《收废品》、《红包》、《找钉子》、《新闻人物》、《为什么呢?》、《军嫂上岛》等10个语言类节目接受了最后的审评。在审评现场,小品《为什么呢?》十分受关注,郭达和蔡明这对老搭档比起以往小品有极大突破,两人各有一段经典的舞蹈。

有意思的是,除了小品演员外,央视著名主持人董卿今年也演起了小品,和黄宏成了搭档,客串起黄宏的妻子。

从审评的小品内容看,此次所有的小品创作来源更加贴近生活,黑开发商、不负责的物业、不断上涨的房价、医患关系、进城的农民工等发生在老百姓身边的事都被搬上了舞台,演员通过各种诙谐的手段来影射当下的社会生活百态。

《为什么呢?》主演:郭达、蔡明、王平

内容:蔡明是一家房地产公司的售楼小姐,几个月下来没卖出一套房,快要被经理炒鱿鱼了;郭达是一位业主,因房子质量差、漏水,而且没人修而大闹售楼处,两人为此展开纠缠……《找钉子》主演:黄宏、林永健、巩汉林、董卿

内容:这个节目可谓是一个钉子引发的事件,黄宏和董卿的结婚纪念日,黄宏要把两人的结婚照挂在墙上,而钉子被锁在箱子里。

林永健扮演的开锁工上门开锁,要求黄宏出示身份证明,可证件全部在箱子里,黄宏又找来巩汉林扮演的物业管理负责人为自己证明,巩汉林竟也要求看黄宏的房产证件。

三人就在这样一个矛盾中不断纠缠,最后忍无可忍,黄宏拿榔头砸开了箱子的锁……

《新闻人物》主演:郭冬临

内容:小人物郭冬临在回家的路上,突遇一辆公交车掉进护城河,看到身旁的人纷纷跳水救人,不会游泳的郭冬临也跳了进去。

没想到郭冬临没去救人,反而是贪财心切,把一块石头看成古董拿了起来,结果太沉,松手后砸碎了车玻璃,没承想,这一砸却救了车里的人……

最后通过电视报道,郭冬临阴差阳错成为无名英雄,成了一个新闻人物。

2、小品的今天:问号多多

曾经流连过夜市的盗版光盘摊,发现了一套所谓的精装版的名曰“中国小品大全”的盗版光盘,仔细看完目录发现“大全”不全,大都是名家成名作或早期作品,几无新作,便质问老板,老板回答:早先的东西都是经典作品,好看,好玩,关键是好卖,现在的东西……

3、小品的明天:小品不会消亡!

在小品显露衰败迹象的同时,与小品一同成长起来的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近年也受到人们的质疑、批评。春晚开内地娱乐节目之先河,当年也是无限风光,万人空巷。随着电视业的发展,各地方电视台的崛起,它也受到了冲击,极大的削弱了它的影响力。春晚与小品曾一同成长,一同辉煌,又一同落入低谷,在《综艺大观》和央电视台的元旦小品晚会淡出舞台之后,央视春晚作为小品唯一的演出平台和传播途径,为小品的发展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同样小品的优劣和直接决定了一台春晚的成败。

小品由声名乍起到盛极一时,再由盛转衰央视春晚难逃干系,从众多演员的抱怨中我们可以看出些许端倪。

赵本山:我有点怕了,怕砸自己的牌子,从1990年第一次上春晚一直没有间断过。刚开始的时候,只有冲力,没有压力,现在完了,一想到春晚就会哆嗦,春晚早晚会把小品逼死。

宋丹丹:小品必然会走下坡路,是否会灭亡我不知道,小品实在太难演了。

范伟:现在演小品压力特别大,怕失去观众,站在舞台上的感觉越来越不自信,在几十秒观众不笑心里就急。

崔凯:早前创作小品有很多社会抱负,有激情,现在不想搞了,因为不忍心为了搞笑而创作。

再看一下春节晚会对小品的要求:

3句台词一个小包袱,10句台词一个大包袱,30秒让观众笑3次,节目了时长10分钟。

这是搞创作吗?这是小品的生产车间,定下框框,比着框框照葫芦画瓢就行了。

创作需要真情、激情,是作者真情实感的表达,是对现实和活的加工提炼。春晚的这一要求,无视小品自身的艺术规律,必然导致作品的畸形。春晚的这些要求无非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收视率,这种做法无异于杀鸡取卵,拔苗助长,最终毁了小品也毁了自己,既不利人也不利已。

这些要求的目的就是要搞笑,要迎合观众,要符合过年的喜庆气氛,搞笑成了小品的唯一目的。搞笑就真的那么重要吗?只靠抖几个包袱,编排几句俏皮话就能起到搞笑的效果吗?即便达到了搞笑的效果,搞笑了观众就会万事大吉吗?一味搞笑不能真正打动观众,这种搞笑的小包袱人为痕迹太重,会让人发笑,而不是发自内心的笑,连点技术含量都没有。过多的包袱只会让演员在台上大喊大叫,大吵大闹,把重点放在台词上,从而忽视了最重要的表演成份。国外的幽默表演重表演而轻语言,语言只是恰到好处的衬托。

春晚大可不必兴师动众对小品进行一遍又一遍的审查,,只要它的大方向正确,内容健康,积极向上就要以了,细枝末节的东西就不要管它了,从前经济领域有一个被反复提及的问题,政府对企业管得太死,统得太死。春晚是否应该思考自己的位置,在保证小品大方向正确的情况下,放给创作者和演员更多的自由,按艺术规律而非人为标准打造小品。搞笑没有地位,是小品创作的误区。

小品与春晚相互依存的状况短时间内还无法改变。除了春晚,小品还没有别的演出平台和传播途径。小品新作目前还只能通过春晚展现在全国人民面前。在各种娱乐节目大行其道的今天,春晚还必须抓住小品这一救命稻草,没有小品的春晚也不像春晚,也就没有吸引力来笼络观众,那么春晚也就名存实亡。

小品近年确实不景气,观众严重分流了,这让演员们很没有信心。这种担忧很没有必要,其实观众是很喜欢小品的,观众的要求是很低的,很简单的,他们只希望演员能以真情对待自己,用真情演出就行了。小品演员们一定要真正的深入生活,了解观众的要求,知晓观众想要什么样的作品,用自己的真诚真情打动观众。

从王景愚的《吃鸡》到赵本山的《说事儿》小品悄然走过了二十余年的路。二十年,光荣与梦想、希望与失望、兴衰与成败、挫折与奋斗,都如昨日烟花,飘然远去。当下的小品确实在走下坡路,在走弯路,处于低谷,这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使然,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暂时的低落也是必要的,毕竟小品有着良好的群众基础,等到合适的机会它还会东山再起,重塑辉煌。

小品不会消亡!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xaddlm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月光下的贝壳点评:

小品作为一个艺术表现形式深受观众喜爱,每年春节晚会上更是喜闻乐道,但是随着审美观念的改变,小品甚至包括更多的艺术形式都在发生改变,文章对于小品的分析和认识细致、全面,能让我们对于小品有更多的了解和认识。

文章评论共[2]个
月光下的贝壳-评论

文章大部分内容可见于07年深圳晚报和08年新浪微博,如是原创请注明原创再发和首发名称,谢谢,问好作者,祝新年快乐!at:2014年01月03日 早上9:45

呆贝贝-评论

很周全的介绍了小品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烟雨要求原创。祝写作愉快!at:2014年01月03日 上午11:24